好書分享|被社會遺忘的一群人 《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非行少年(Juvenile Delinquency)一詞,泛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觸犯法律、行為偏差的少年。原為兒童精神科醫師,後轉為少年院法務技官的宮口幸治,在作品《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中,分享親自接觸這些犯罪少年後,對這群人的認識和理解,也拉響教育體制的警鈴。那些老師和家長們眼中的「調皮」、「不認真」的學生,需要的不是責罵,而是援助。他們自幼便不斷地發出求救訊號,如果我們多點理解和關懷,或許能拯救他們的一生。

 非行少年的特徵

 說到罪犯,我們都會認為他們的心靈扭曲可追溯至被家暴、霸凌、虐待等不平等的對待。當然,作者也發現有些少年有如此的背景,但他們之間更顯著的共通點其實是自幼便展露出的特徵:

1.認知功能不全: 推想能力薄弱

2.無法控制情緒: 容易發怒

3.不知變通: 不擅應付意料之外的情況

4.自我評價錯誤: 不了解自己的問題點,過度自信或缺乏自信

5.缺乏社交技巧:拙於溝通

+1 動作笨拙: 動作不協調

 被忽略的求救訊號

 「關於智能障礙者,一般社會大眾經常誤以為周遭的人一定會發現並伸出援手。其實,輕度智能障礙者在日常生活中與一般人並無明顯差異…輕度智能障礙者、臨界智能障礙者的平常生活,往往與一般人無異,有無人察覺其障礙。等到出事了,眾人才驚呼:『怎麼有人做得出這種事?』」(p.145)

 如上述,輕度智能障礙者和臨界智能障礙者因較難被察覺,校方時常無法發現這些孩子其實並不適合一般教育,所以也不會多加費心,也因此,這群少年小時候幾乎沒有上過醫院,也通常是在遭警方逮捕後,接受診療才發現他們的問題。

 而這群該被呵護,卻因種種因素而被疏忽的孩子,長大後因認知功能障礙等問題,越來越無法應對周遭的變化,持續累積壓力的情況下,除了拒絕應付有壓力的環境,也開始將情緒發洩在不當的地方,出現種種偏差的行為。若想拯救這群少年,「關鍵是在小學時期發現求救訊號與及早應對」(p.141)。

孩子心房的門把裝在門的內側

 「孩子心房的門把裝在門的內側。」(p.200)

 這群孩子其實是渴望學習的,當一般教育部適合他們時,他們需要接受的是特殊教育。而在根據作者多年的經驗,歸出「打開孩子心防的最大關鍵是突然醒悟的經驗,大人的任務是盡量提供促使兒童覺醒的機會,而不是靠說教或斥責強迫對方打開心房」(p.200)。

 改善偏差行為,孩子必須發現自我和提升自我評價。孩子在少年院團體生活中透過人際關係來發現自我,並經由各類體驗和教育提升自我評價。大人該做的是營造能讓少年自我改變的動機,而非強迫斥責與提醒。

 總結

 在閱讀《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後,我覺得自己先前對非行少年的理解近乎無知。當我們看見了少年罪犯,我們總謾罵,年紀輕輕不學好,是社會亂源,但我們卻忽略了整體社會對輕度智能障礙者和臨界智能障礙者的不友善。他們自幼便不斷發出求救訊號,但教育和醫療體制的不夠完善,造成這群需要援助的少年被社會遺忘。

 「預防方法就是及早發現需要援助的兒童,並伸出援手,最能提供有效援助的則是學校…我深切期盼學校今後能提供不同觀點的教育,其內容也能日益充實」(p.233),或許大家多點了解,議題受到更多重視,少了受折磨和誤會的孩子,就會多了點微笑和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建崑-avatar-img
2024/03/01
慘綠少年,真的是被社會遺忘的一群…謝謝妳分享這本書。💐
avatar-img
維克絲的沙龍
182會員
184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維克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我看過不少心理書籍,分享那些沉重、陰鬱、難纏的創傷、難關和心理疾病,在翻閱《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之前,我以為這也是一本不太能輕鬆閱讀的書籍,直到我翻開第一頁、閱讀完第一章、第二章,我被作者幽默和風趣的筆觸吸引,那些故事,都充滿張力,就如她所說的,「我寫在這本書裡告訴你的東西—並不是治療,而是治療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0
我看過不少心理書籍,分享那些沉重、陰鬱、難纏的創傷、難關和心理疾病,在翻閱《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之前,我以為這也是一本不太能輕鬆閱讀的書籍,直到我翻開第一頁、閱讀完第一章、第二章,我被作者幽默和風趣的筆觸吸引,那些故事,都充滿張力,就如她所說的,「我寫在這本書裡告訴你的東西—並不是治療,而是治療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2/18
星巴克為什麼會在眾多咖啡廳中脫穎而出,成功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廳? 「星巴克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店面設在成千上萬通勤族的必經之路」(p.28),我在《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讀到過;而《小眾,其實不小》書中也拿星巴克為例,講述其他咖啡廳落入中間地帶,而當主打品質好、口感佳、味道獨特的星巴克出現時,那
Thumbnail
2025/02/18
星巴克為什麼會在眾多咖啡廳中脫穎而出,成功成為全球最大的連鎖咖啡廳? 「星巴克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店面設在成千上萬通勤族的必經之路」(p.28),我在《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讀到過;而《小眾,其實不小》書中也拿星巴克為例,講述其他咖啡廳落入中間地帶,而當主打品質好、口感佳、味道獨特的星巴克出現時,那
Thumbnail
2024/12/05
閱讀過不少與理財相關的書籍,包括前陣子閱讀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和個人很愛的一本著作《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發現這類的書籍都有個相通點,它們都將時間視為工具,如滾雪球般,創造出財富自由的重要工具。而我,也理所當然地將時間和生財資源畫上了等號,直到近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作者O
Thumbnail
2024/12/05
閱讀過不少與理財相關的書籍,包括前陣子閱讀的《財務自由,提早過你真正想過的生活》和個人很愛的一本著作《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發現這類的書籍都有個相通點,它們都將時間視為工具,如滾雪球般,創造出財富自由的重要工具。而我,也理所當然地將時間和生財資源畫上了等號,直到近期看了《人生4千個禮拜》這本書。作者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上週有一則引起廣泛討論的「茶碗蒸事件」起因於不滿別桌客人看自己一眼,於是起了口角爭執之後演變為肢體衝突的狀況,而過去也曾經發生因為陌生人的眼光而引發殺機的事件,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離譜的犯罪事件發生呢?其實除了我們表面上猜測動怒的人大概是自卑或是無法克制衝動行為之外,卻鮮少有人去想過這可能是認知障礙所
Thumbnail
上週有一則引起廣泛討論的「茶碗蒸事件」起因於不滿別桌客人看自己一眼,於是起了口角爭執之後演變為肢體衝突的狀況,而過去也曾經發生因為陌生人的眼光而引發殺機的事件,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離譜的犯罪事件發生呢?其實除了我們表面上猜測動怒的人大概是自卑或是無法克制衝動行為之外,卻鮮少有人去想過這可能是認知障礙所
Thumbnail
非行少年(Juvenile Delinquency)一詞,泛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觸犯法律、行為偏差的少年。原為兒童精神科醫師,後轉為少年院法務技官的宮口幸治,在作品《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中,分享親自接觸這些犯罪少年後,對這群人的認識和理解,也拉響教育體制的警鈴。那些老師和家長們眼中的「調皮」、「
Thumbnail
非行少年(Juvenile Delinquency)一詞,泛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觸犯法律、行為偏差的少年。原為兒童精神科醫師,後轉為少年院法務技官的宮口幸治,在作品《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中,分享親自接觸這些犯罪少年後,對這群人的認識和理解,也拉響教育體制的警鈴。那些老師和家長們眼中的「調皮」、「
Thumbnail
從書封就可以想見《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這本書會帶來蠻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書裡有四個案例,是作者宮口幸治整合自己的診療經驗,描繪了四種性格的四種案例,並提出針對他們可以採取的對應或處遇方式。 讀完全書後,我查了一些數據(詳見上圖,摘自網路),摘了一段文: 警政數據顯示,近八年間青少
Thumbnail
從書封就可以想見《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這本書會帶來蠻多值得深思的問題。書裡有四個案例,是作者宮口幸治整合自己的診療經驗,描繪了四種性格的四種案例,並提出針對他們可以採取的對應或處遇方式。 讀完全書後,我查了一些數據(詳見上圖,摘自網路),摘了一段文: 警政數據顯示,近八年間青少
Thumbnail
「多辦一所學校,就少建一座監獄。」雨果說。 少年院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縮影,反映了社會的失敗與每個人的冷漠。 起初看到書名,感到奇特,為何作者會用「不會切蛋糕」來形容呢?帶著好奇與疑惑開啟了閱讀之旅。
Thumbnail
「多辦一所學校,就少建一座監獄。」雨果說。 少年院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縮影,反映了社會的失敗與每個人的冷漠。 起初看到書名,感到奇特,為何作者會用「不會切蛋糕」來形容呢?帶著好奇與疑惑開啟了閱讀之旅。
Thumbnail
犯罪只是最後的外顯行為,其中包含了許多次的不理解及傷害。作者利用一位連蛋糕都切不好的犯罪少年,帶著大家探討這群少年需要協助的地方。
Thumbnail
犯罪只是最後的外顯行為,其中包含了許多次的不理解及傷害。作者利用一位連蛋糕都切不好的犯罪少年,帶著大家探討這群少年需要協助的地方。
Thumbnail
孩子怕受罰,會假裝懂事,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真正錯在哪裡,才會在出了少年院後,又犯了一樣的錯誤。
Thumbnail
孩子怕受罰,會假裝懂事,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真正錯在哪裡,才會在出了少年院後,又犯了一樣的錯誤。
Thumbnail
真心覺得書名很長的部分真的是表達能力缺陷,到底有什麼理由要把所有的訊息放在書名著實不懂。這本書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的續作,一樣邀請到國內刑法大山李茂生教授推薦,續集感滿重的,碎念感也是。 精神科醫師想要說的大抵而言就是作為助人者在協助非行少年時,應該持守的態度和作法。書中具體的談論幾個心態上的
Thumbnail
真心覺得書名很長的部分真的是表達能力缺陷,到底有什麼理由要把所有的訊息放在書名著實不懂。這本書是《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的續作,一樣邀請到國內刑法大山李茂生教授推薦,續集感滿重的,碎念感也是。 精神科醫師想要說的大抵而言就是作為助人者在協助非行少年時,應該持守的態度和作法。書中具體的談論幾個心態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