綺忻非常關心孩子的教育問題,不是因為我自己有小孩,而是因為從小我就很嚮往婚姻,在那時候對婚姻的想像當中,自然也包含了小孩的存在,所以我從小(不誇張,就是從8歲)就開始讀有如何教育小孩的書籍,對於教育各階段的小孩有自己的一套理解,雖然按照目前自己現況這輩子應該是沒有機會將這個理解使用到自己的小孩身上就是了。(有興趣想了解原因的朋友可以
免費訂閱我的專欄)
所以當我看到「小一孩訂正生字『沒辦法下課去玩』她貼作業字跡批師矯枉過正」的新聞時,我有感而發地留言了:
其實這個發言是結合了我閱讀教育小孩相關的書籍、觀察我朋友教育小孩的心得,雖然對於某些人來說,沒有自己教育過小孩,對教育小孩這件事發言,無疑是紙上談兵。不過我個人認為,「沒有實際上做過這件事,你就一定不擅長或不能評斷這件事情」的這種想法本身就不正確,有機會會在另文撰寫討論這個觀點,這邊就不多贅述。
不過,我沒有想到這個只是順手表達自己觀點的留言,會遇到一個「網友」,相當「認真」的與我「討論」了起來:
其實坦白說我覺得這位網友講得也不是完全錯誤,下課時間完全被剝奪,並不健康。但是留言的最後一句話直接把我預設家長,把寫好一次生字的下課時間,上綱上線到可以剝奪小孩的身體健康、社交健康、肌肉發展的健康,我隱隱的感受到這個人可能是個立場偏頗的人,在判斷個別事情之前,已經有了自己的立場。
老實說,這種人我認為是不需要去說服的,因為他們也無法被說服。但是對我來說,表達自己的想法更為重要,雖然這是我私人的臉書帳號,不過我已經做塔羅占卜十年了,一開始粉絲專頁的功能並不完善,有些功能必須要讓客人聯絡我的私人帳號才能使用,正因為如此,我的私人帳號在發言的時候,也會當作是以「綺忻」這個身分在發言。
而我持續寫作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可以把我認為正確,或至少相對正確的想法,讓更多人知道;如果我沒有答案或相對正確想法的問題,也可以提出問題,團結力量大,透過大家討論,可以有個雛形的想法。
所以為了完整表達我的想法,讓之後看到這個留言串的網友可以了解我的觀點,我又繼續的回應了那位網友:
我在留這個留言的時候,還搜尋了一下網路資料,確認我沒有忘記讀書所學到的知識。其實我在留言裡講的很委婉,事實上小肌肉訓練在7歲是黃金訓練時期,小孩有很多身體跟頭腦的黃金學習期,錯過之後有些是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有些甚至錯過時機就無法再學習,不過通常這是小孩有狀況的前提,例如發展遲緩,自閉症等。
所以我才會覺得老師要求小朋友把生字寫好沒什麼問題,畢竟這也屬於課程範圍,不是屬於「因為做錯什麼事而罰寫」的懲罰,在小朋友需要好好訓練怎麼使用筆的時候,練習把生字寫好,我覺得有益無害。
但因為新聞並沒有提到沒有下課的天數持續了幾天,還有小朋友是一直寫同一範圍的生字,還是是練習不同課呢?小朋友會需要在下課時間寫生字,是否是因為作為回家作業小朋友會直接不寫呢?
資訊太少的狀況之下,我只提出可能,但不做出結論。但該網友只有瘋狂跳針跟反諷說這樣的教育是陋習、甚至開始諷刺我的小孩(預設我有小孩這點直接讓我笑出來,這在我在臉書上與網友討論教育話題的時候常常發生),這點讓我覺得非常可惜,我認為突破同溫層的理性對話,才能夠真正的改變世界。
為什麼我會這麼想呢?這是因為,在同婚通過前那兩年的同志大遊行,會有護家盟等其他反對同婚通過的人到遊行現場抗議,那時候同志族群有組織跟訓練一群志工,專門與那群人進行理性對話,去理解他們反對的理由,也讓他們理解我們想通過同婚的原因,我自己認為這對於後來同婚通過有造成一定的正面影響,所以我認為跟異溫層對話是很重要的,這可以讓世界往你認為好的方向改變。
最後附上我跟網友整串的留言作為紀錄,一為生活紀錄,二也是為了自己的座右銘──「人生必須坦蕩蕩」。
不過,我還是多說一句,雖然「人生必須坦蕩蕩」是我的座右銘,但有些事情在我的情緒跟思緒還沒整理、消化完之前,我也沒辦法立刻攤開來跟大家分享,因為我也很想趕快做到完全的坦蕩,請大家等等我。
最後再小小的補述一段,我覺得這位網友直接把事情簡化為「老師要求過當」、「小孩被剝奪下課時間絕對錯誤」未必代表這位網友邏輯不好,也許是他遇過很糟糕的老師,導致他看到黑影就開影就開槍,所以我在跟他討論的過程中,也沒有產生什麼情緒,但有點想要激起他的情緒的意味,希望他可以有機會能夠反思一下自己的想法,不過看到他後續回應其他網友的留言,看起來是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還好綺忻進行異溫層對話,支持我做下去的最大動力並不是得到我想要的成果,而是執行過程中的充實感,所以在這之後,我也還會繼續做下去,希望我看起來不是只是個愛吵架的人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