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創作|你寫小說時,想好全部情節才開寫,還是一有靈感就動筆?

更新 發佈閱讀 14 分鐘
《小說教室》是日本資深編輯根本昌夫的寫作主題散文集,因作者指導學生獲芥川文學獎而受到關註,根本昌夫也被稱為「日本文壇伯樂」。

在《小說教室》中,根本昌夫基於自己在知名文學雜誌的從業經驗,回顧日本文學名家寫作之路,將他關於小說寫作的心得娓娓道來。小說的本質是什麽?小說寫作時有哪些需要註意的地方?好小說是什麽樣的?人們為何而寫小說?

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一下,當你準備寫小說時,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一、規劃出簡單的設計圖

寫小說時,要思考到故事結尾才開始寫,還是先想個大概就開始動筆,這依小說家的類型和領域而有所不同。有人是先想清楚再寫,有人只在腦子裏概略構思,也有人會先做筆記。

不管采用什麽樣的方法,建議事先描繪出一個大致的構想,以下稱為「設計圖」。

我認為篇幅超過三百頁的小說有必要事先規劃一定程度的設計圖。因為如果沒有設計圖就開始寫小說,愈是長篇愈容易拖泥帶水,變成一部無法收尾的作品。愈來愈往岔路走,細枝末節不斷增加,結果可能會迷失當初原本想描寫的事物。

規劃設計圖,首先需要的是邏輯力和架構力。

想要培養邏輯力,大量閱讀還是重要的。如果看一些經典作品很辛苦,那麽讀一些簡易入門書也無妨。邏輯力也可以靠下棋或打麻將來培養。

規劃設計圖時,有人會在意「起承轉合」或「序破急」(源自日本舞樂的概念,也應用於能樂、香道、劍術等技藝,在編劇上即指「三幕構成」。),其實不用硬把自己的故事套入這些規則中。小說的情形不需要歸結在這樣一板一眼的順序裏,很多既成的小說也沒有遵循這套規則。

「起承轉合」和「序破急」是幫助促成寫作順暢的引擎之一,但要是被它製約了,就會變得無趣。隨小說的不同,「起」的前面可以先有「合」也說不定。另外,也有小說是從「轉」開頭的吧。該以什麽順序寫什麽東西,那要看小說的內容而定。

二、直覺讓小說更有趣

完成自己的設計圖後,就可以開始寫小說了。

規劃出一份好的設計圖時,感覺自己也能寫出一部好小說,一定是滿心歡喜吧。不過,事實不見得如此,而這也是寫小說的樂趣。當直覺超越設計圖時,好小說才會真正誕生。

我常聽作家們說,雖然寫作前的確會事先規劃設計圖,但完全按設計圖寫成的作品總顯得無趣。這種時候,他們會惋惜「自己只會按照設計圖寫作」。

寫小說真正有趣之處在於,雖然按照設計圖下筆,但是到了中途突然不斷湧現出自己原先沒料想到的點子,直覺會開始發揮作用。

作為剛開始下筆時的基本藍圖,設計圖是必要之物。可是設計圖在以此為本、幾經轉變之下,或許可稱之為一種「草案」。

當作家的直覺開始發揮作用,據他們的說法是「書中的角色會自己動起來」,很多作家都曾不約而同地說出這樣的話。

作家的構想如果只局限於事先規劃出的設計圖,像在操縱人偶般擺布角色人物,這表示這部小說好像還不夠精彩有趣。

超越作家控製的小說似乎連結局都會和作家當初設想的不一樣,就像最後一塊拼圖般,分毫不差地吻合,構成真正完美的結局。這樣寫作完成的作品不僅會成為生動的小說,甚至會超越作者自身擁有的經驗。

如果說小說只能局限在作者經驗範圍內,那麽只有擁有特殊經驗的人或很有內涵的人才能寫出好小說,不過大家也曉得,小說的實情並非如此吧。

小說在「寫」的過程中,有時會超出作者的經驗和知識的範疇。這樣的小說反而具有令人興奮雀躍的趣味感。

三、寫出角色人物的小檔案

在開始寫小說之前,請先寫出各個角色人物的個性或小檔案,並且盡可能周詳地設定清楚。不只是主角,對所有會出場的人物,都要仔細設定好他是個什麽樣的人物。

據說,倉本聰先生在為連續劇《來自北國》寫劇本時,對於各個劇中角色都一一製作年表,設定他們有什麽樣的童年,到幾歲為止過著什麽樣的生活。小說尤其以人物的特質取勝,仿佛隨時會動起來般事先仔細思考、設定出角色的生平會比較好。

這絕非難事,就像假如你遇到一個很有趣的人,就會想要了解對方吧,這可以視作同樣一件事。例如,這個角色在哪裏出生?在什麽樣的家庭長大?談過什麽樣的戀愛?現在住在哪裏?有什麽樣的朋友?常去什麽樣的店?諸如此類的事,就算不直接寫在小說上,也要先巨細靡遺地寫下來。這麽一來,角色的存在感和臺詞就會顯得栩栩如生。相反的,若事先沒有想過這些,這個角色的分量就會變得相當薄弱。

我們知道「小說是另一個可能的世界」,角色人物在那個世界是擁有生命的。所以角色人物不可隨隨便便塑造而充滿了矛盾,也不能當作為了發展情節就便宜行事的對象。作家要尊重角色,不應該輕率地操控。

近來在通俗小說的世界裏,角色人物的個性尤其受到重視。有沒有塑造出一個充滿魅力的人物,就決定了小說一半以上的價值,這樣說也不為過。現實中個性太過強烈的角色若能在作品的世界裏保有真實感,讀者就能自然而然地接受。

我常常這麽說:「自己創造出的角色要照顧到最後,甚至小說寫完後也會想到『不知道他現在在做什麽呢?』」要如此用心對待才行。

四、絕無僅有的好標題

請務必為你的小說取一個好標題。

雖然很難說明什麽是好標題,不過如果對於這篇小說會想到「啊,非這個標題莫屬」,那就是非此不可的最佳標題了吧。

例如,《廚房》不管怎麽說就是《廚房》([日]吉本芭娜娜著),不可能叫其他的名字。同樣的,《挪威的森林》只能是《挪威的森林》,《ab珊瑚》也只能是《ab珊瑚》([日]黑田夏子著),除此無他。

關於標題的命名法有許多種情形,與主題的關聯、作品的背景地點、角色人物的關系、作品中關鍵的物品、作品整體的印象、最終的場景或利用開頭的意象,或是製造詼諧的效果、抒情的文韻、看起來冷漠無情反而引人註意等各式各樣的例子,並沒有一套只要遵循就能取個好名字的公式。

當有好幾個候選的標題無法選定,或覺得應該另有更好的名字的時候,那就表示還沒有真的遇見好標題。請再加把勁,想出一個好標題吧。

五、開場白是小說整體的縮圖

小說開頭的第一句話很重要,或許可以說是最重要的。很多小說家都表示「若沒決定好開頭的第一行,小說就寫不出來。」

以下舉出數本名著的開頭為例,解說這些開場白何以出色。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眾所周知,這是川端康成的《雪國》。

這個著名的開場白雖然只有短短一句話,卻提示了相當多的信息。首先,季節是冬天。主述者好像是從都市千裏迢迢越過縣界來到鄉下,應該是坐火車。這些信息喚起形象,成功帶領讀者在一瞬間就進入故事裏島村與駒子的世界。

到戲院看電影的時候,會先買電影票再進入微暗的房間。這個過程是必要的,具有讓觀眾暫時脫離日常世界的效果,可以先有心理準備,接下來即將置身於電影這個非日常的世界。小說是日常生活的延伸,為了在翻開書頁的同時達到這個效果,開頭的第一句話非常重要。以這樣的觀點來看,《雪國》的開頭就是在宣告闖入一個異世界,仿佛暗示著讀者將被帶往一個非日常的空間。

人說這叫大紅色的謊言。如果謊言也有顏色的話,我想撒個玫瑰色的謊。我一直想要這麽做。

這是荻野安娜的芥川獎得獎作《背負的水》。男女間的戀愛是少不了算計和謊言的世界,同樣是說謊的話,「想撒個玫瑰色的謊」。這個開場白非常貼切地象征了整本小說。讀者會想「讓我見識下那玫瑰色的謊言吧」,而進入閱讀的狀態。

埋伏進入第四天了。

這是島田雅彥的《寫給溫和左翼的嬉遊曲》的開場白,主人公埋伏心儀女大學生的場面。讀了這一句宛如懸疑小說的開場白,讀者會想到「到底在埋伏什麽呢」而忍不住想繼續看下去。讀者闖入已經進行三天如戲劇般的異空間,對「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充滿了期待。

《寫給溫和左翼的嬉遊曲》是島田雅彥的處女作。從這樣的開場白可以窺知,打從一開始他就明白什麽是小說,還有開頭的重要性、小說的規則都掌握得宜。

六、好作品都有精彩的開場白

在我讀過許多小說後,深切地有感於「好作品都有好的開場白」。沒見過開場白好而後文差的作品,也沒有開場白不好而後文寫成傑作的小說。

因此,我認為作家們是絞盡腦汁才寫出開場白的一句話。或許也有靈光乍現、神來一筆的時候,但大多數的情形應該是反復重寫了好幾遍吧。很多作家都說:「想不出起頭的第一句話就寫不下去。」

吉本芭娜娜的《白河夜船》的開場白:

究竟從什麽時候開始,當我獨處的時候,會如此熟睡呢?

睡意如潮水般湧來,我已無力抵抗。

這是由提示謎團開場。

讀者也會忍不住想「從什麽時候,為什麽」而一頭栽進小說中的世界,而且這個開場白也直接加深了書名(日文中,「白河夜船」為形容睡得很沈的成語)所喚起的印象。結合書名,讀者會留下「深夜、河、海、船、睡眠」這些印象。由此又能聯想到羊水或沈睡的胎兒等,而和作品的主題「撫慰、救贖」產生聯結。這部作品擁有撫慰讀者的力量,甚至是在讀者看到開頭三句的瞬間,撫慰的作用就已經開始啟動了。像這樣的獨白式開場白,雖然也伴隨著無法促使讀者提起興趣的危險性,但這裏的獨白反而和主題相輔相成,效果更好。

開場白應多加留意的是,是否能讓讀者一舉跳脫出日常生活。如何讓讀者一頭栽進故事當中的世界,從「這個世界從以前就持續著的暗示」或「空間上移動的提示」這些由前人所示範的優秀開場白,即可窺見一斑。

此外,「不要提示一個封閉的世界」「不要陷入自言自語」也很重要。據說公開征稿的新人獎對於以「主人公在自己的房間醒來」而開始的小說,是無條件予以剔除的。因為無法在開頭暗示一個開闊世界的作品,接下來的內容已可想而知(話雖如此,卡夫卡的《變形記》就是主人公從自己的房間醒來而開始的故事。凡事皆有例外)。

各位學習寫小說時,有個利用名著開場白的練習法。找一本名著,從它開頭的第一行開始試著寫下持續的句子,寫成自己的小說。高橋源一郎也推薦這個方法,會成為很好的訓練。

例如,開高健的「那時,我也在旅行」,請接著這句話寫出後面的文章。或者,島田雅彥的開場白「埋伏進入第四天了」,試著寫出後續的發展。

只有你才寫得出來的小說就會由此展開了。

七、如何精進描寫的手法?

左右小說的成敗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描寫。

所謂描寫,是針對某一個對象做敘述,亦即用語言表現或用不同的說法敘述這個對象的形態、狀態、角色人物的感覺等。

想要增進描寫的技巧,就要多讀好作品。不只是描寫,對話、說明文也包含在內,借由多閱讀好文章,自己的表現能力也會有所進步。

相反的,當自己能寫出好文章時,對於他人寫的好文章也能更加深入地賞析。這麽一來,閱讀的樂趣就會加倍。

對自己的感受有所自省也很重要。不要人雲亦雲、隨波逐流,要重視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這樣才能琢磨寫作能力和表現力。

再一次以吉本芭娜娜為例。

對於自己的作品,她期許讀者能在腦海中創造一個「空間」。既不是「畫」也不是「字」,而特別指出是「空間」。

如果描寫得太詳細,會局限在「字=意思」上,或是視覺上的描寫太過寫實,又會只成為一幅「畫」。恰好寫到微妙處以傳達出主人公的心情,她希望自己的小說能準備一個這樣的「空間」,邀請讀者進入到這個空間裏面。

打個比方,假設有一支湯匙。關於這支湯匙,如果巨細靡遺地寫出「有多少重量、什麽形狀」,那就只成了說明(=字)。

或者,對這支湯匙的外觀仔細描述到能喚起鮮明的形象,那每個讀者都看到相同的影像,對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樣的湯匙(=畫)。

為了寫出讓讀者感受到「空間」,而不是字或畫,她勢必在描寫上花了很多苦心。

這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也有小說花了很多篇幅描寫風景以營造出季節的氛圍,不過到了現在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法已經過時。如果只是想表示季節,像島尾敏雄的《死之棘》的開頭一樣,「不再掛蚊帳了」就足以傳達。吉本芭娜娜的「空間」意識,具有讓可能偏向過剩或欠缺的「描寫」產生恰到好處的效果,這樣的附帶效果也可說是一種智慧吧。

八、寫親身體驗時該注意的事項

你未來計劃要寫的小說,或許會有以你的親身經驗為基礎的部分。這時候,有個應該註意的地方,就是愈是以親身體驗為本的部分,愈應該細心描寫。

有位學員得小說中寫了看似不可能發生的情節,例如主人公中了一千萬日元的彩票獎金。其他的同學看了直說「怎麽可能有這種事」。但我一看就知道那是基於作者本人的親身體驗所寫成的。

盡管如此,為什麽其他同學覺得「不可能」呢?那是因為是自己的親身體驗,所以下筆時不經意的自信滿滿。由於是親身體驗,一不註意就會在表現的手法上怠惰,使得文章看起來粗糙。

如此一來,讀者可能會覺得該處顯得格格不入,無法傳達出真實感。不管是真是假,為了貼近真實都不應疏忽,要下功夫來描寫。

九、結局不可缺少之物

所謂的好小說,就是不管是什麽樣的小說,最後都會留下希望。

不管是多渺小的希望都好,而且不一定要是快樂的結局。「最後終於和心愛的人在一起了」——就算不是這或者那個圓滿收場的結局也沒關系。

綿矢莉莎的作品《親愛的閨蜜》的結尾,主角用大阪腔說了一句「真拿他沒轍」。故事的結局離主角希望的快樂結局還差得很遠,但還是豁達地說了一句「真拿他沒轍」。這種豁達其實也是一種希望。

不管包圍主角的現實是多麽絕望,只要主角的心中還有希望或向前的力量,讀完後內心會覺得舒坦。讀者讀完後,覺得「太好了」「真好看」,便能受到救贖、獲得撫慰。

在我與角田光代女士的對談中,提到「結尾的安排不容易」的話題。其中,角田女士表示並不是一定要「相信希望」,而是寫出「想要相信希望,這樣就夠了」。

——完——

本文節選自[日]根本昌夫著《小說教室》第二章第三節,該書由「九久讀書人」出版,節選內容有部分刪減。本文發佈已經出版方授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oric故事研究所的沙龍
49會員
36內容數
走在創作的道路上,我們一直在探尋什麼是「好故事」?故事好在哪裡?應該怎麼寫好故事? 在這樣的思考下,「這樣寫出好故事」專題應運而生,我們將在這個專題中,與你探討故事創作的方方面面。
2022/07/06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一、主角 誰最受傷害? ——
Thumbnail
2022/07/06
你在決定故事中主要人物時,記得主角和主視點角色不必是同一個人。絕大多數把「主人公」視作主角的同義詞。但我們現在經常把一個反面人物作為主要角色或是主角,你最好記得兩者之間的差別。 但主人公不一定便是主角。 M.J.英格(美國科幻作家、學者)的傑作《阿斯蘭》是最好的例子。 一、主角 誰最受傷害? ——
Thumbnail
2022/07/01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2022/07/01
在故事創作中,人物塑造常常是令寫作者抓狂的問題。 如何塑造一個生動的主人公形象?如何用人物性格推動事件發展?真是抓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難題。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塑造人物,我們特別製作了今天的闖關遊戲。你只需要放輕松地閱讀,每一個「關卡」都會有錦囊助你通關。
Thumbnail
2022/06/29
新人作者創作科幻作品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故事中,究竟應當如何應用科學要素?用到什麽程度算是合適?會不會在高手面前貽笑大方? 今天,我將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其二,讀者需要我們預測嗎? 第三,故事要收束到人性上 ——
Thumbnail
2022/06/29
新人作者創作科幻作品時,總會面臨一個問題:在故事中,究竟應當如何應用科學要素?用到什麽程度算是合適?會不會在高手面前貽笑大方? 今天,我將為大家解開這些疑惑。 其二,讀者需要我們預測嗎? 第三,故事要收束到人性上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小說教室》是日本資深編輯根本昌夫的寫作主題散文集,因作者指導學生獲芥川文學獎而受到關註,根本昌夫也被稱為「日本文壇伯樂」。 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一下,當你準備寫小說時,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一、規劃出簡單的設計圖 不管采用什麽樣的方法,建議事先描繪出一個大致的構想,以下稱為「設計圖」。 ——完——
Thumbnail
《小說教室》是日本資深編輯根本昌夫的寫作主題散文集,因作者指導學生獲芥川文學獎而受到關註,根本昌夫也被稱為「日本文壇伯樂」。 今天,我將和大家分享一下,當你準備寫小說時,應該注意一些什麼? 一、規劃出簡單的設計圖 不管采用什麽樣的方法,建議事先描繪出一個大致的構想,以下稱為「設計圖」。 ——完——
Thumbnail
在進行大綱構思時,「人物設定」非常重要,在本篇裡,我將結合個人編輯經驗談談如何寫好一個小說人物。
Thumbnail
在進行大綱構思時,「人物設定」非常重要,在本篇裡,我將結合個人編輯經驗談談如何寫好一個小說人物。
Thumbnail
為了避免爭議,陳述經驗之前先亮個背景。 小說寫齡(?) 21 年,非相關科系畢業,也無正式商業出版背景。過去曾與同好一起經營原創小說社團「Note.」,並以月刊形式發表同名之小說合輯,運營時間約兩年多,由於生涯規劃因素而告休止。
Thumbnail
為了避免爭議,陳述經驗之前先亮個背景。 小說寫齡(?) 21 年,非相關科系畢業,也無正式商業出版背景。過去曾與同好一起經營原創小說社團「Note.」,並以月刊形式發表同名之小說合輯,運營時間約兩年多,由於生涯規劃因素而告休止。
Thumbnail
我認為本書命名為《寫小說時不能犯的N個錯誤》較能反映其真實內容。但想寫小說的人需要讀這本書嗎?我覺得,只要小說作家能夠抽離作者的視角,以讀者的角度客觀地審視自己的文字,本書指出的「錯誤」基本上全都可以避免。
Thumbnail
我認為本書命名為《寫小說時不能犯的N個錯誤》較能反映其真實內容。但想寫小說的人需要讀這本書嗎?我覺得,只要小說作家能夠抽離作者的視角,以讀者的角度客觀地審視自己的文字,本書指出的「錯誤」基本上全都可以避免。
Thumbnail
《寫出娛樂的力量: 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貴志祐介 我果然很喜歡看小說相關的工具書,每次看都會有不同感受。認識了新的角度,也有重覆出現的觀點,每一樣都會默默記下來,待自己發揮的一天。
Thumbnail
《寫出娛樂的力量: 貴志祐介教你成為暢銷小說家》貴志祐介 我果然很喜歡看小說相關的工具書,每次看都會有不同感受。認識了新的角度,也有重覆出現的觀點,每一樣都會默默記下來,待自己發揮的一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