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蒙侯爵(比爾史柯斯嘉)說:這世界上有三種人,為了目標而活的人,為了目標而死的人,為了殺戮而活的人;肯恩是三種都有,約翰維克是三種皆無。
《捍衛任務4》絕對不是一部用「爽片」帶過一切的作品,四集明確的主題:第一集「為了失去的復仇」、第二集「為了人情而殺戮」、第三集「為衝動承擔後果」,第四集的收尾,為約翰維克這個角色找到「平靜」。正如同溫斯頓(伊恩麥可夏恩)所言:殺了侯爵之後呢?把高桌會掀了然後呢?之後呢?
問道「要走到什麼地步才會收手?」約翰維克遲疑了,沒有回答。因為他知道,真正的終結就是和夏隆一樣,平靜地躺在六呎之下,才是真正獲得平靜的方式。
《捍衛任務4》中的三位重要演員:(由左至右)勞倫斯費許朋、基努李維、伊恩麥可夏恩
《捍衛任務》當然可以無限制繼續拍下去,因為只要約翰維克一路殺到底,要殺高桌會、要殺長老,要把整個世界都翻過來都可以;但那有什麼意義?「活著」和「死亡」,其實不是只有心跳有沒有繼續跳動,重要的是「怎麼活」,「怎麼死」。
正如溫斯頓所言:「死了就變我就是烈士,活著我就是懦夫和叛徒。」
《捍衛任務4》導演查德史塔赫斯基(右),在羅浮宮中指導演員伊恩麥可夏恩的幕後側拍
兩幅存放在羅浮宮中的名畫,《梅杜薩之筏》和《自由引導人民》,完美詮釋了第四集要探討的主題:「絕望」和「自由」。
由法國浪漫主義畫家 西奧多傑利柯所創作的《梅杜薩之筏》,目前收藏於羅浮宮之中
《梅杜薩之筏》(Le Radeau de La Méduse)描繪的是1816年法國海軍巡防艦梅杜薩號海難沉沒後,大約150人在簡陋自製的木筏上漂流,經過10天後最後僅有15人被救起。
這起事件要回朔到拿破崙被反法同盟打敗後的隔年,英國為了支持波旁家族在法國復辟,將位於西非的聖路易港無條件「償還」(名義上是贈送,實際上是歸還)給法國;當時的法國新政府為了前往該地接收這座港口,因此派出了包括梅杜薩巡防艦在內的艦隊。不料,被臨時任命為梅杜薩號船長的肖馬雷子爵,是個沒有航海經驗的文職海關,因此船隻在西非海岸擱淺,最終沉沒。
梅杜薩號沉沒後,船上總共400人,有250人坐上救生艇,其餘的150名基層水手利用木條和麻繩搭起木筏,在救生艇的拖行下,試圖前往附近的海岸求生。不料,在救生艇上多是官員、權貴,資源豐富,但木筏卻只有分到一袋餅乾、兩桶水、六瓶酒;木筏上的人很快就因為不滿資源分配不均而試圖攻佔救生艇,肖馬雷當下切斷了連接木筏的纜繩,這艘沒有動力的木筏就在海上開始漂流。
目前存放在羅浮宮之中的《梅杜薩之筏》(照片中央),可見該畫實際尺寸十分巨大
「梅杜薩之筏」上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沒人說清楚;倖存者多半表示很多人是餓死,但實際上不少人是在筏上發生爭執而被殺,或是被殺死後相食。令人難以想像的慘況,在這艘木筏上上演,有人甚至絕望到跳海自殺。這起事件被視為波旁復辟後的最大醜聞,在法國社會再度掀起波瀾;畫家西奧多列柯則是在1818年,海難事件發生後兩年開始繪製,並於1819年公開亮相。
由法國浪漫主義畫家 歐仁德拉克洛瓦所創作的《自由引導人民》,目前收藏於羅浮宮之中
至於《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相信是只要提到「革命」、「自由」、「打倒強權」就一定會提到的經典畫作,由畫家德拉克洛瓦所繪製;其創作的背景是為了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畫中坦露胸部、右手舉著法國國旗的女人是自由女神,帶領著手持武器的人民衝鋒;而可見左側的男人們皆為法國基層社會的勞工扮相,使用大量紅、白、藍三種法國國旗三色構圖,和《梅杜薩之筏》同樣屬於「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品。
「浪漫主義」,有別於18世紀的古典主義或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是在面對工業革命、啟蒙時代和科學理性突飛猛進的時代下,人們開始將注意力回歸到個人情感面向的反思;正如《捍衛任務》系列般,當人們獲得物慾、金錢、權力的滿足後,便開始思考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為當注意力回到以人性為出發或基礎時,人們才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
所以,《捍衛任務4》說到底就是一場由約翰維克發動的革命運動,因為不滿整個體制,不滿自己的所有被剝奪而起身反抗;諷刺的是,他為了獲得自由,在第三集還被迫重新加入這個他想要擺脫的組織。但回頭想想,在他身邊的所有人,包括包厘街之王(勞倫斯費許朋)、溫斯頓、夏隆、肯恩、拉斯卡羅馬家族、無名先生(沙米爾安德森)、第三集的荷莉貝瑞等,體制內、體制外的人都多少收到了影響而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