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投資 vs. 主動投資之戰】影片心得,覺得有參考價值。 昨天運動聽了「#老墨的市場觀測站」討論到這個議題,他認為近期常有主動與被動投資的朋友FB貼文討論優劣,他也有被推文的人爭辯過。
他認為自己是被動投資也是主動投資,屬於灰色區間。本身有40%被動指數投資,其他是選擇權或其他投資,專業是選擇權,也喜歡推廣選擇權。
他提到有些人投資個性急,你要他慢慢投資,做不到。有些人就慢慢投資,就不適合當沖,投資方法要因人而調整才合適。
#他認為被動投資沒有問題,值得推廣,有問題的是特定的人際相處現象。若大家都不帶人身攻擊,就方法上推廣是很好,他也推崇雨果大的ETF投資方法,很讚。
美國兩百年大盤持續向上沒有問題,問題是人的生命太短。若剛好入場的時機點是景氣衰退或盤整時期,未必退休用錢之時會如其所願,但人生幾十年過去,無法重來。
一部分資產配置市場指數,取得市場平均報酬,再怎樣也還有這一部分的績效。
有些朋友會認為威利是主動投資,想要打贏大盤。這樣的朋友可能沒有聽過、閱讀過去的作品,我長期投資指數化工具,美股的部分是100%市場指數,沒有買個股。也在社群分享過投資紀錄。台股也買台股0050,其他的部分還有高股息指數ETF、個股長期價值投資、跟部分資金練習短線眼光。
我認為在投資的當下不存在要「打敗大盤」的念頭,「穩定資產成長」才是正解。之所以會認為「打敗大盤」的投資結果,都是事後來看,而且還要特定投資區間做比較,對個人投資來說,意義不大也很難做到,除非可以100%預測未來。
另外即便是投資,除非100%投資市場大盤指數,只要有預留投資的「現金占比」或「股債平衡」追求降低組合波動,基本上就不大容易贏過大盤,但這才是長期投資合理的資產配置方式。
對部份指數化投資者或指數投資經典書來說,只存在「投資大盤」指數才被認可為指數投資,我以為2023年了,伯格當年的時代並沒有這麼多元的指數化工具。只要一檔ETF是追蹤特定指數,就是指數化投資。就如同喬飛大所說,每個人遵循的典範不同,無法比較。但總結可以賺錢就很OK,網路酸來酸去,錢不會更多,錯誤的不是方法,是人,勉勵大家在投資路上一起努力。
#被動投資 #指數投資大賺錢 #主動投資 #人的格局決定行為 #網路酸民文化
#努力賺收入認真理財比酸人實際 #威利都是認真分享心得 #解讀的人以為是酸人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