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幫讀者提供加權指數的結算區間價,昨天預估在16250-16350之間做結算,今天加權指數果然在這個區間做結算,最終選擇權的結算價是16275(以加權指數最後半小時的簡單平均數做結算)今天的16250call跟16300put尾盤都有翻倍的現象。這就是因為結算價在16275的關係。
今天整天的盤勢就是上下巴來巴去,我也停損一次,本來想說在尾盤用put來操作,不過11點半之後,指數就在盤整區間做震盪。尾盤再靠AI概念股急拉一小段區間,因此今天做錯邊就是眼巴巴看著call在尾盤有翻倍獲利的機會。我也做了交易檢討,認為選擇權交易不能只看倍數獲利,要看長期的穩定績效,因此,我後來檢討,如果我是操作價內一檔選擇權,把獲利的期望值降低,不求賺取N倍(不可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那是主力才能做的事),賺取一段「波段」也就是20-100%其實也很不錯了,同時,價內選擇權交易就可以比較不會被吃龜苓膏(選擇權歸零),至少「停損」之後還有一點肉可以回收。今天的16250call跟16300put尾盤都有翻倍的現象。這就是因為結算價在16275的關係。
價內選擇權的特性就是有內涵價值保護著,主力與外資因為資金大,他們都交易價內選擇權與期貨避險為主,而非價外選擇權拼樂透,畢竟如果連外資都吃歸零糕,後果比我們散戶所承擔的還要多很多,這就是選擇權市場的特性。莊家比較傾向於在價內選擇權做佈局買方,在價外選擇權偏向做價差單或純賣方,來收取租金。
選擇權交易其實是拚勝率才是王道,這就是為何主力與長期贏家都要做價差單或者賣方,因為有穩定的現金流挹注到自己的權益數,打造長期穩定績效而非一次性暴漲的績效。本專欄的特色是想以小資金博取大獲利,這是理想目標,不過市場中就是老大,特別是選擇權這項更加複雜與多樣化的投資工具,操作起來本身就很不容易甚至是高難度的任務(比期貨還難),我能幫大家挑出選擇權可能結算的區間以及找出期貨與加權指數的支撐與壓力就是我的能力極限範圍。
交易最終要回歸到自己本身,能不能控管面臨停損與停利的情緒?現在我停損都停的很自然,只要到達虧損20-30%我就要趕快出場停損,等待下次機會,關於停損這件事情,在選擇權交易的世界裡也是一項藝術,因為選擇權要參考加權指數與期貨,單憑選擇權的技術線型線圖是很難判斷要在哪裡停損的,除非像我一樣採用固定數字來做停損的依據。
有關於停利這一點,我在先前的舊文章有提到,因為我們都交易選擇權的結算日,由主力來幫我們控盤最終的結算價,我們的任務是找出選擇權的相對低點與進場點,剩下獲利的部分就讓主力來控盤(這屬於被動停利的模式),主動停利的模式也可以是賺50%、60%、100%或N倍才出場。
當我們把交易的預期報酬率與期望降低,那就代表著更多的交易機會可以進來自己的交易模式,賺1個tick也是賺、賺50%也是賺、賺2345倍也是賺,讀者可以考慮調整自己對於交易的期望值,把更多的獲利機會納入自己的交易範圍也是一種提高勝率的方式,這樣一來,就等於是也可以同時考慮價內一檔(相對安全)或價平選擇權(輸贏機率各半)或價外一檔選擇權(壓對邊就是翻N倍,做錯就歸零,除非採用勒式策略或跨式策略,而且點位要挑好,才能鎖住風險與獲利)。
因為今天的盤勢特別難做,也讓我深刻體會到市場才是老大,至於能不能被市場老大賞臉混口飯吃,就需要我們自己做好靈活的狀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