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來由於疫情的緣故,對於需要觀賞現場演出的觀眾來說增添了些許不便,因此在韓國有些音樂劇製作公司也會採用「現場購票入場」和「線上付費觀賞」兩者並行的方式。
而在台灣也有影城提供直播的場次供觀眾選擇,藉由電影院的銀幕與音響設備進行直播,帶給觀眾近似於踏進劇場的感受;這次正好有機會能觀賞我放在口袋名單的韓國音樂劇《德古拉》,於是也一併記錄下來這次的經驗並與讀者分享。
本部《德古拉》(Dracula) 為捷克所創作的歐洲音樂劇,與另外一部由法蘭克・懷德恩 (Frank Wildhorn) 作曲、且同樣改編自愛爾蘭作家布蘭姆・史鐸克 (Bram Stoker) 的同名小說《德古拉》(Dracula) ,並在 2004 年於百老匯首演的《德古拉》(Dracula) 為不同的版本。
而關於布蘭姆・史鐸克所著的《德古拉》小說心得則可閱讀以下這篇文章。
延伸閱讀:【本週讀誌】《德古拉》讀後心得-跨越時間的經典恐怖小說
在故事上,捷克版與 Wildhorn 所製作的版本最大的不同在於針對原著小說內容的詮釋。捷克版的故事則聚焦在描寫「德古拉」這個角色身上,也因此讓觀眾在觀賞過程中對於德古拉伯爵的印象不會單純只流於過往媒體所塑造出的反派形象,而是從「人」的角度出發,進而揭開整個故事的序幕。
雖然說簡介中以「跨越 400 年的愛情」來當作主題,但我自己在觀賞過後反而覺得劇情的重點不只有單純描寫角色們的愛情,還有隱約帶出圍繞在「人與信仰」之間關係的疑問。
另一方面,在故事中有著「神的代言人」之稱的大主教也正打著替天行道的名號,實際上卻是為了中飽私囊而四處攻城掠地。
不願意跟從命令加入軍隊一同參戰的德古拉,自然就成了大主教的眼中釘,恨不得早點除之而後快。接下來雙方發生的衝突也就讓德古拉憤而選擇背棄上帝,也即所謂的光明正道,轉而投身向黑暗之中以嗜血維生。
而當時間轉瞬來到 400 年後的法國巴黎,在兇手不明的連續殺人事件頻仍發生的時局下,這時的凡赫辛也就名正言順地以「正義使者」之姿來擔任驅魔師的職務,最終使命自然是消滅德古拉這位與他有著血海深仇的吸血鬼,但先前有著大主教這個角色可拿來當作借鏡,凡赫辛的內在動機是否真如他本身所表述的那樣一致?不免會在觀眾心中畫上一個問號。
綜觀整體下來,電影院線上直播音樂劇的體驗帶給我的感受是很優質的;然而畢竟是直播,沒辦法體驗置身劇場和演員處於同一空間的真實感,也因此觀影過程其實會比較偏向觀賞一部電影,選位時也需要考慮到自己對螢幕包覆感的要求來選擇前排還是後排。
也由於能在劇院觀賞直播音樂劇算是非常難得、不常見的機會,若是之後自己有興趣的劇目也有計劃在電影院播映的話,我很推薦購買電影票來換取進場享受劇院級的銀幕和音響效果。
延伸閱讀:【音樂劇心得】《三劍客》劍與音符的交響曲
想看更多好劇分享?歡迎蒞臨阿瓜曼達筆記繼續觀看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