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太想分享「香港01」的新聞,但香港的傳媒來來去去都是這幾間,而且本公子同意這篇末段的分析,所以在此回應一下。文中前段介紹新港人之日常,沒興趣的可以跳過;末段由中大學者李兆波所講的分析才是我想回應的。(對於新港人的定義,請看本公子的《港人北上現象 | 山姆超市的啟示》。)
雙城融合或拉平兩地物價 長遠累庫房收入大減
誠然,中港融合為港人提供生活和發展的空間,廣東省政府日前提出推動粵港澳三地居民統一身份認證、電子簽名互認,實現企業及居民高頻「跨境通辦」。方案倘若通過,「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俗稱回鄉證)持證人於內地生活所享有的權利,將與內地居民看齊。此外,國家發改委亦推動更多粵港口岸「24小時通關」。
但「針冇兩頭利」,李兆波認為,隨著兩地之間越來越便利、距離越來越近,差異進一步縮小,兩地物價或被拉平,蜜雪冰城9元一杯的檸檬水屆時在港可能見怪不怪,甚至長遠樓價、公務員工資等亦向內地看齊,從而動搖本港地價。
對依賴賣地收入的港府而言,情況不容樂觀,李兆波指出,不但2023/24年度財政赤字可能會略超過1,000億元,下年度(2024/25年度)有機會繼續出現赤字。他強調,政府要考量兩地的界線何在,不能再「口號式」融入大灣區。
原文網址: 「山姆」欲來風滿樓 北上消費奏響港深融合 香港經濟先跌一跤?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7584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理想化的「港深融合」應是兩地求同存異,以及差異化互補,羅兵咸永道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曾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深港同城化並不是消除兩者在行政上的邊界,或將香港變為深圳,而是要在保留深港各自的優勢上,進行合作和互補。看來,中港融合的過程中,在消費拉鋸戰,香港「先跌一跤」,但在其他領域如何不甘落後於人,急起直追,將同城化變成自身優勢,是值得思考的一個課題。
「羅兵咸永道」(普華永道 PwC)是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Big4)之一,她對「香港如何翻身」的回應是「這是值得思考的一個課題」,大家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