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不會提及有幸能爬上位置的倖存者們,而是想來談談人才斷層問題
或許,在迷宮中持續練等的各位挑戰者也能偶爾回頭伸出援手?希望有一天能讓台灣真正重視這個問題。
直接統稱為創意產業好了,這其中包含商業平面以及3D動畫產業等等,只要是創意相關就涵蓋在其中,因為都有差不多相同的困境,不過本篇仍會以設計產業為主。
創意產業在筆者看來是一個極度扭曲的破損金字塔結構,最底層不外乎就是畢業生、學生這一類,依序往上是各種層級的職業,到了最頂端,並不是一個很正規的金字塔結構,薪資是呈現極端的變化,越往上,淘汰的人就越多,位置越少。
設計相關學生畢業後,照市面職缺來看,通常是只有美編、美工可選,這兩個職稱其實差異不太大,筆者就以最惹人厭的美工來統稱好了。
美工絕對是CP值超高的套餐職缺了,初入社會之時,發現企業時常將美工跟各種職缺做組合搭配,例如美工+國貿、美工+會計、美工+倉管、美工+業務、美工+客服、美工+行政……有的甚至還不只是兩種組合,多種組合加上底薪,CP值這麼高的職缺到底上哪找?找美工就對了!
本科生初入職場沒得選,什麼都不懂只好先答應再說,接著才發現血淋淋的現實,而有些企業其實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人,那也沒關係,找美工就對了!
可能會有人以為美工就只有本科生會去應徵,並沒有,由於有些企業並不懂自己想要找什麼樣的人才,有時確實是不太需要用上設計系的技能,所以非本科生會去應徵美工,導致初級戰場就是一場大混戰,可能企業就只要一個聽命行事的員工幫忙把字體放大放小而已,這種級別的小事確實非本科也做得到,這導致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設計系本科生到底一開始要做什麼才好,有點遠見的人,剛踏出畢業大門就遠遠以錢為志向,懷抱夢想的本科生則最容易先以美工為起始點。
刷經歷什麼的其實根本就不重要。
想起當年陳育民講師曾說道:「先談生存,再談理想」,這是很實際的一句話,設計產業真的一開始別去做美工,總會有人去接手這個爛位置,別降低自己的價值。
如果真要接下,那被作為套餐組合時,薪資上不去就是該跑的時候了。
另外當踏入美工這個職涯時,其實是很難合理的升到下個層級,因為整個創意產業並沒有形成一種工業化結構,反而是非常零散破碎的狀況,這導致新手一開始就要彎曲式的左繞右繞才容易跨過中間的大斷層,也有可能在過程中就摔斷了腿。
而越往上的企業看的格局則會變得不一樣,但要求的技能卻變多、變難了,薪資則不一定有顯著提升,這些額外的技能,則是要新手不斷的砸學習成本才能獲得,當美工時的經歷則不一定能獲得這些知識,相當於不只浪費了時間,還白白磨耗了自己的精神。
即便砸了高昂的學習成本,不只不能得到相對回饋,還不一定能真的在職涯中派上用場,可以說投資報酬率極低,非常低。
面對一個這樣極為慘烈的現況,已經夠慘了,現在又出現AI非本科生投入戰場,整個創意產業從艱難變得更加艱難,新手會更難生存,也更容易有投機心態出現,如果真的有意願繼續於此路往上爬的新手,請記住AI是工具,但你跟外行非本科生的差異,在於你懂背後運行的脈絡,相對於加強技法,知識才是你最大的優勢,是這些外行人不屑擁有的最大差異。
最後總結
最近聽了轉角遊樂器的Podcast,討論中提及《英雄旅程》的作者說過這樣的話:
『當人生遇到困境的時候,他建議人去想一想,你兒童時代最喜歡玩的遊戲是什麼,人會從遊戲裡找回初心。』
當你在這個極度扭曲的社會現實中不慎跌落,也許這句話適用於觀看此文的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