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Alexandra Suich Bass
原文收錄於:The Economist: The World Ahead 2024
與昔日夥伴重聚,總有今非昔比之感。明年,隨著新片《此地》(暫譯,原文為”Here”)的首映,好萊塢將會有一群人因為該部電影,再度團聚在一起。原來,該片的演員群、導演及編劇皆是《阿甘正傳》的班底,他們暌違了四十年再度重聚,共同創作了這部與《阿甘正傳》毫無關聯的新電影。《此地》以一個房間為背景,時間設定則跨足幾十年之久。片中,湯姆·漢克斯與羅蘋·萊特等巨星們將透過AI技術「回春」,在電影裡某些片段使他們變年輕,好讓導演可以一邊拍攝,一邊實時記錄下演員們十年來的變化。
生成式AI的技術強大,可以在幾秒內就憑空創造出一張圖片,也可以指定它依照歌手的創作風格來作出新的歌曲(連過世的歌手也可以)。現在亞馬遜上有超過三千本書將ChatGPT列為作者或共同創作者,為「影子寫手」這個詞增添了一些新意。
雖然以AI紀元來說,現在或許還處於發展早期,但2024年絕對是一個前哨戰,使得大家得以一窺未來世界的樣貌。有三件事值得大家注意。首先,在「說故事」變得越來越注重個人化以及互動性的潮流下,AI將會如何被運用來拓展敘事的風格與疆域呢?不只電影的概念將會大大地改變,遊戲也不再會是我們現在熟悉的樣貌,因為比起去看電影,玩遊戲讓人能夠更加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體驗的冒險。人們唾手可得的娛樂種類將會迎來爆炸性增長。
就像當初網路的出現催生了社群媒體與YouTube上大量的「使用者生成內容」,同樣地,生成式AI將會貢獻大量的影片及其他素材到網路世界。有些人預測2025年之前,網路上百分之90的內容都將出自AI之手。到時,挑選、策劃內容,以及高品質的搜尋工具將會是不可或缺的功能。關於是否該於AI生成的內容上加上標籤,以及該如何標籤的辯論將會大肆展開。
事實上,沒人能夠篤定地解釋說故事的型態將會如何改變,然而,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改變必定會發生。電影史專家大衛·湯姆森將生成式AI的崛起,與當初有聲電影的出現做比較。當電影不再是無聲,它大大地撼動了劇情發展的方式,以及觀眾與角色產生共鳴的深度。克里斯托巴·瓦倫蘇埃拉是RunwayML公司的老闆,他們提供AI增強軟體工具給文化創意產業。他表示,AI就像是一種「新型相機」,給世界「一個嶄新的視野,去重塑我們對於故事的想像」。以上兩種詮釋方式都形容得非常好。
好萊塢的編劇罷工事件成功地將一個問題攤在陽光下:我們該讓AI開始編劇嗎?目前,電影製作公司已同意做出讓步,不會讓ChatGPT取代寫手們的工作。因此,想要看到整部皆由AI創作的賣座大片,可能還要再等幾年了。
第二個值得大家關注的重大發展在於,AI將如何被用來當作節省時間的工具。生成式AI能夠自動化和簡化複雜的任務,例如配音、剪輯、特效和背景設計。想一窺未來的趨勢嗎?看看202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長片的《媽的多重宇宙》吧。其中一幕就運用了RunwayML公司提供的「轉描機技術」,將背景的綠幕編輯掉,並成功讓一顆說話的石頭看起來更逼真。這項技術讓原本應該花費好幾天的剪輯過程,壓縮到幾小時內就順利完成。
第三個值得注意的是所謂創作者(或稱為版權擁有者)與AI營運平台之間的衝突將會更加戲劇化。接下來一年很有可能出現大量來自作者、音樂家、演員和藝術家的訴訟,控告它們的文字、音樂和照片在沒有經過同意或付款的情況下,擅自被拿去訓練AI系統。或許他們可以接受某種執照制度,也就是AI公司要付錢給版權擁有者,才可以用他們的創作內容來訓練AI模型。但想要達成這個共識,恐怕還是要先在法院上吵個幾輪了。
AI在故事的未來走向,以及集體創作的特性上,針對較大的命題提出了叩問。例如,生成式AI的創作方式是否會一昧的複製暢銷作品的固定模版,導致市場上出現更多賣座鉅片的衍生系列、或沒有深度的流行歌複製品,而非生產原創故事與藝術?隨著娛樂產業逐漸傾向追求個人化體驗,市場上還會不會出現能夠成為人類集體記憶的經典之作?還能不能出現感動無數人、讓人們可以互相討論的作品?
創作者一邊對付AI崛起勢力的同時,也會一邊將他們因科技而生的焦慮感融入創作之中。因此,請留意更多人類與機器之間《魔鬼終結者》般的衝突。正可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翻譯by Jasmine Hsieh
譯於202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