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是傷痕,也是信使:訊息的核心是鼓勵個人的覺醒。
焦慮的使者可能有很多種形態:憂鬱、侵入性思維(intrusive thoughts)、執念、強迫行為、失眠,或者身體出狀況。
作者在前言就點出為何他認為焦慮是禮物,也分享多年個案經驗的故事佐證。
後面各章節就身體、侵入性思維、思考與感覺的領域等做說明、教我們如何轉換角度和跳脫焦慮給我們的影響。
另外我個人覺得有趣的是作者仔細說明一年四季的涵義和他們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並且也針對關係(戀愛、親子等)要會如何與焦慮互動說明並給予指引。
以下節錄一些印象深刻的觀點和我的心得。
關鍵四要素是:好奇、慈悲、靜止與感恩。
而作者給的練習是指認和留心,每天在焦慮出現時保有好奇心,並記錄他如何呈現、要傳達什麼訊息。
我在對待憂鬱症的症狀、情緒,以及平時身體時的第一步也是一樣,先發現和留心、覺察,然後不批評和評價。
所以當看到作者說對待焦慮也是一樣的方法時,我不禁會心一笑。
隨著呼吸,將我們通常「不想要」的感覺吸入,再將「想要」的感覺吐出。
其一是訓練自己去接受、歡迎痛苦和恐懼,其二是藉此與其他人的痛苦連結、同舟共濟。
這一個練習讓我大開眼界,因為我對於讓我痛苦和難過的人事物,總是下意識逃避和排斥。
但這個練習是讓我們習慣,並且練習帶著慈悲的心態去與之共存,是有意識的與自己「不想要」的感覺在一起,然後練習用不一樣的角度跟他待在一起。
另外,作者在書中多次提到我們會活在文化給我們的「正常」或是「標準」裡,而當我們無法達成,就會產生焦慮,以及焦慮背後更多的情緒和侵入性思維。
當然作者提到的文化是以美國文化為主。
但我認為套用在讀者自身的文化亦然可行,只是要去找尋自身文化中,是哪些框架困住我們。
例如我們會期許賺大錢、幾歲要有車有房、年薪百萬、戀愛關係應該要怎樣等,去保持「有意識」是相當重要的,這樣才能夠了解自身的焦慮。
三階段除了套用在療癒焦慮以外,也可運用在人生有重大轉折時,例如畢業、換工作、搬家之類。
有意識的知道改變都會有一個歷程,其中也包含憂傷、害怕、期待、麻木、沮喪等情緒,並給自己空間與時間去調適。
這是很重要的提醒,人們常認為轉變是理所當然的,於是在生活或人生計劃轉折時自然而然讓他過去,然而很多時候「改變」不只是美好和快樂的,也會包含其他情緒。
如果我們沒有慢下腳步指認和留心,並且練習陪伴自己,很多時候這些情緒就會卡住,成為焦慮、成為身體上的疼痛,或著是在人生的某個瞬間,他們可能會回來提醒你要面對。
在討論侵入性思維的章節中,作者先說明侵入性思維通常會如何呈現、有哪些句子可能是我們會說出來或思考的。
並且提出一個輪狀圖,去分析和舉例侵入性思維與我們的認知、情緒、生理、心裡或需求等有何關係,講白點就是將本書提及過的各方面和練習都綜合成一張圖,教你去紀錄、梳理、觀察、分析自己的焦慮。
如果你有焦慮的症狀,而且是停不下來的負面思考,這一章節會給你很大的幫助。這整本書中作者提供各種面向的方法和練習,讓我們與焦慮共存。
找尋讓自己安樂的方法和儀式
我認為本書對我很大的提醒是這幾句話,不論從哪個角度切入,作者提到滿多次給自己獨處或慢下來的時間,也提供二十四個方法讓我們參考。
如果一邊讀書的過程,也一邊嘗試實踐,其實或多或少都能夠讓我們接近自己的「焦慮」。
活在當下、什麼也沒做。
一方面是有時間讓我們往內探索和覺察,一方面是讓自己的內在充電和釋放。
一舉多得,你的身心靈都會因為你給了自己時間而得到幫助。
這是一個很棒的建議跟叮嚀,不論你是否受焦慮所苦,我認為每個人都很需要練習「活在當下」,這是一個喊口號非常容易,但實際要做到有難度的功課。
但如果我們花了時間與自己共處,有一些瞬間你會知道,原來存在是如此飽滿、如此自在、如此穩固,真的不用思考什麼,也不用做什麼,原來,是這種感覺。
作者時常會引用專家或書籍內容,也會以自己的個案或是人生經驗為例子,讓讀者能有多種角度貼近自己的人生和生活,去理解作者想說的話。
不過在文字書寫上,作者使用很多形容詞彙,可以感受到作者感性和詩意的一面,不過因此讓我多花了很多時間去看懂內容。
整本書讀下來我的感受是很溫暖的,就如作者在第七章提到「內在家長」的觀念,作者的書寫中常給人那種循循善誘的感覺,且書中內容很豐富,又有二十四個練習可以做,對於「焦慮」這個課題很有幫助。
甚至若能長久跟持續練習,一定能看見焦慮背後的意義,進而去體悟為何焦慮是禮物,而不是疾病、苦痛或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