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新聞、消息面開始在
試算著每升息一碼,銀行躺著就能多賺幾億幾十億利差時,
您至少該想到什麼?
操作壽險業至少該想到什麼?
操作銀行業至少該想到什麼?
操作證券業至少該想到什麼?
以下是簡單的第一次提醒:
長期投資角度的人持續觀望即可,看勢才想要進場短投機的人,建議別因為盤中氛圍直接追高,真想進場投機,應該選擇有回檔時在接,也別去接錯標的類型,因為升息不是整體金融業全面利多:
壽險業:
個人在此篇文章評估升息對壽險業的影響時,有個預設前提是台灣央行不會跟Fed同步,但是意外的,第一次升息竟然立即跟進,這樣的短效果會是如何?
會少掉匯率單向走勢的利多
原本台幣單向貶值的走勢,3月中旬開始短時間內轉為升值,之後會震盪,然後要到下一次Fed會議跟央行會議前後,走勢才會明朗。
也就是說,壽險金控3月開始可能因為海內外銀行子公司而有多收利差,但是壽險子公司可能會少掉1至2月明顯有的匯兌收益。
一來一回難估,還是只能回到相信頂天優秀團隊的操作的論調,然後持續觀察。
銀行業:
當大家只看到目前新聞面著重的利差利多時,您至少該注意並緊盯兩點:
1.不少銀行業如同壽險業一般,操作並持有大量的債券資產,在前幾年,不少銀行業的高比例獲利來自此塊,京城銀算是代表。
在國內外都開始升息循環的當下,整體債券淨值的變化充滿不確定性,操作難度升高很多,來自操作債券的獲利空間將被壓縮,這樣的現象反映在今年的京城銀獲利以及股價就會比同業明顯。
2.升息的利差當然對銀行業會是純利多,升一碼多收多少?累積升二碼多收多少?很好算。
可是當一年內升息的總幅度到達一定程度時,您要開始擔心付利息的人付不付的出來?會產生多少呆帳?這部份是難測的。
個人認為在操作銀行業時,您必需先去查查該家銀行業土建融跟房貸業務佔去該家銀行放款業務的比例,偏高的要時時警覺。
現在尚未知,但房地產若因升息過快有明顯反轉時,在目前的房市水位,產生的呆帳絕對不是多出來的利差能補。
證券業:
這次升息循環對整體證券市場的影響之前已說過很多次,今年以來的舊文章可以再多加複習,實際效應至少也要5月後才能逐漸看出端倪。
但台灣直接跟進升息,對證券業則有一個顯而可見的利空。
整體證券業很大一部份的獲利,來自固定收入的融資以及款項借貸業務,有點像銀行的放款業務。
央行升息,銀行業能直接反應在放款利息上。但是證券業以目前競爭程度,要轉嫁成本給客戶很難,主要原因是,前一波降息的過程中,實際上券商客戶的融資利息除非特別去談,否則帳面利息都還是6%上下。
也就是說,券商在融資這塊,前一波降息循環,成本下降,但一直沒有主動反映給融資客戶。
這幾年聰明一點,量大一點的券商客戶會去跟券商談融資或款項借貸利息的下調,因為競爭以及利差尚大的關係,除非想直接放棄客戶,不然加減收總比完全失去客戶失去相關收入好,基本上都會被動同意調降。
這也就是說,現在在這塊業務,券商的資金成本會因為升息而上升,但是很難反應在聰明一點,量大的客戶上,更難轉嫁在根本沒在前波降息循環時調降過融資利息的一般客戶上。
以上,第一次簡單提醒。
當新聞面以及風向目前只著重在利差利多的報導時,您該提前將這些隱藏的風險因素先放在心底的小角落,時時觀察。
2022年3月20日 PM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