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夥人怎麼挑?這個問題跟出資方式是高度相關的。
▋能力或資源互補
一般來說會找人合夥,為的就是合夥人之間的能力或資源可以互補,所以大家集資,湊一筆錢來創業。所以找能力互補的合夥人非常重要。
但非常多的合夥卻不是這樣,很多是找與自己專長類似的人來創業,也許這種組成的專業能力會非常強,但可能就會欠缺其他領域的補強。
▋身分問題
分享一個創業者很常踩的雷,就是合夥人的身分問題,例如找親朋好友創業,甚至是夫妻共同創業。其實夫妻共同創業非常常見,合得來當然很好,如果很不幸的合不來的話,恐怕非常難收拾,因為有婚姻關係、有財產分配的問題,相當錯綜複雜,畢竟創業是個現實的經濟問題,所以夫妻共同創業的話,一定要多方面想清楚再做決定。
如果找親朋好友合夥創業,會怎麼樣嗎?無論感情再怎麼好,都建議盡量不要找來當合夥人,畢竟做生意講的是利益。往往一開始大家談的都是理想的狀況,談的當然是有錢大家一起賺,但實際上的問題恐怕很多,不只是分潤的問題,經營的分歧也是常見的問題,所以一開始談的理想的狀況,往往不會發生。而一旦合夥人經營理念不合,開始出現衝突時,恐怕就很難收拾了。
▋獨資是個好選擇
因此,獨資是個好選擇,如果非得合夥的話,也一定要慎選合夥人,而且這個合夥人盡可能不要選你的親朋好友,以免未來不幸的反目成仇,那就很尷尬了。
▋出資方式
既然合夥人要找能力或資源互補的人,表示有的人出錢、有的人出技能、有的出資源,但是錢、技能、資源這些都是不同的種類,怎麼認定價值呢?
以目前台灣的法規來說,設立公司的出資方式有這幾種:
✅現金
✅其他財產
✅技術
✅勞務(限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
看起來真的就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例如三個人合夥創業,一個出錢、一個管理、一個出技術。但是,技術出資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技術出資
技術出資不是你有烹飪的專長,就可以來技術出資。技術出資有嚴格的條件,必須針對你的技術鑑價,一般會由第三方的鑑價公司出具鑑價報告書,再由會計師做資本額簽證。
所以如果你想技術出資的話,除了你擁有這項專長之外,還要有辦法提供足夠的資料及數據給鑑價公司,將這項專長估計出一個價格。實務上在鑑價報告這一關,就刷掉很多打算技術出資的創業者了。
如果真的有辦法出具鑑價報告,通常這個價格也會遠低於你預估的,所以技術出資在實務上其實是不容易做的。
▋非現金出資的稅務考量
重點來囉!如果不是以現金出資的話,還要考量個人稅負的問題。以勞務出資為例,目前只有閉鎖性股份有限公司可以使用勞務出資,假設勞務出資200萬,在取得股份的當下,就當作你有200萬的所得,必須於隔年度五月份申報個人綜所稅時,申報所得課稅。
結果公司根本還沒開始賺錢,一下子就冒出200萬的所得要課稅,對創業者來說,壓力真的很大。
其實以前的規定還會進一步區分,如果勞務出資所取得的股份有閉鎖期間,在你可以處分的當下,才要計入所得課稅了。例如規定你取得股份兩年後才能賣掉,你就可以選擇兩年後再計入所得課稅,這樣壓力就小很多了。當然,你要現在馬上就計入所得課稅,也沒有人會阻止你。
但最新的勞務出資規定是,取得股份的當下就要計入所得課稅了。所以如果你也打算用勞務出資的話,建議要先清楚這個規定,想清楚再進行,免得被補很多稅。
▋最重要的是合夥人有共識
無論用什麼方式出資,前提就是所有的合夥人都認同,認同技術、勞務或是其他資產的價值,重點在於要訂出一個價格,以這個價格作為出資額。
至於像上面提到的,在登記實務上,技術作價的困難,或是勞務出資的稅務問題,就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了。至少在合夥人之間,把大家的出資方式訂清楚、出資額訂清楚、持股比例訂清楚,有了這些共識,後續才好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