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連續 3 次被逼到辭職,會怎麼做?」有些人可能會選擇放棄,有些人則會懷疑自己。但張忠謀沒有。他在 5 年內 3 度辭職,從德州儀器(TI)到通用儀器(GI),再到工研院,每一次看似挫敗的離開,實際上都是累積養分,讓他最終創辦全球最強的晶圓代工公司——台積電(TSMC)。
年輕創業似乎是成功的標配,比爾·蓋茲 19 歲創辦微軟、賈伯斯 21 歲創辦蘋果、黃仁勳 30 歲創辦輝達(NVIDIA),但張忠謀 56 歲才創辦台積電。當時的台灣不僅缺乏技術、資金,連半導體市場的認知都相對薄弱。然而,這位在業界「看似已過巔峰」的資深經理人,卻帶領台積電從零開始,顛覆了全球半導體產業規則,成為所有科技巨頭的關鍵夥伴。
🗣️ 本集思考重點:
00:00 開場
01:32 本集《張忠謀自傳》下冊 3 大重點
03:00 德州儀器時期:已經到副總裁了,為何選擇離開?
07:00 加入通用器材,卻再度遇上價值觀衝突
09:30 台灣工研院的失敗改革:為何「退無可退」?
12:00 台積電管理哲學:不只是要追求第一,而是要保持第一
15:00 技術 vs. 服務:台積電如何靠「服務」打敗 Intel?
18:00 學習曲線理論:為何擴大規模是台積電的核心策略?
19:50 ASML 合作的關鍵抉擇:為何選擇當第一家使用 EUV 技術的公司?
21:00 與蘋果的關鍵談判:如何搶下 iPhone 晶片代工大單?
22:00 短期成功是運氣,長期成功才是真本事
23:00 台積電成功的 5 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