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我是週三的主題專家,最愛陪你一起讀商業好書的老查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明明知道要交報告給老闆的時間快到了,卻遲遲還沒動手;待辦清單越列越長,但真正完成的事情卻沒幾樣。這是因為自己太懶嗎?或者,是自律能力太差?
在《不內耗的拖延自控練習》書中提到:拖延是一種心理逃避行為的效應。背後隱藏著情緒壓力、完美主義、執行錯誤等多種複雜原因,原因可分為以下 13 類:
1. 害怕失敗:擔心結果不好,乾脆不做。
2. 害怕成功:怕表現好後壓力加大,被賦予更多責任。
3. 完美主義:因為沒把握做到 100 分,就遲遲不開始。
4. 無所適從:面對資訊過載或跨越門檻太高的任務,陷入停滯。
5. 動機過低:覺得任務無趣,缺乏開始的驅動力。
6. 感到無聊:任務缺乏挑戰性或意義,進一步降低投入意願。
7. 對努力產生反感:覺得努力也看不到結果,就不想嘗試。
8. 自我貶抑:懷疑自己能力,對自我價值產生否定。
9. 對意外狀況的容忍度低:遇到突發狀況就崩潰、停擺。
10. 不知該如何開始:任務太大、方向不明、資訊不足。
11. 猶豫不決:陷入選擇焦慮,導致行動卡住。
12. 渴望立即滿足:寧可滑手機,滿足當下,也不想做正事。
13. 缺乏立即後果:覺得「不做好像也沒怎樣」,缺乏動機。
每個人的拖延原因各自不同,我發現我通常是因為「害怕失敗」「完美主義」和「動機過低」「覺得無聊」「缺乏立即後果」這幾項原因造成拖延。必須找出造成自己拖延的因素,才有機會改善。
克服拖延的策略:從小行動到系統設計
要克服拖延的問題,書中整理了一些技巧,幫助我們展開行動:
1. 建立「先動手」的小勝利
- 10 分鐘原則:只做 10 分鐘,不要求完成,只為破冰。
- 吃掉青蛙法:先完成最討厭的任務,讓接下來一整天壓力大減。
2. 消除外在干擾源
- 關掉社群通知
- 移除干擾物(例如把手機放遠一點)
- 為自己找個工作區,劃定明確時間空間界線
3. 設計誘因與承諾機制
- 任務完成後給自己獎勵(例如 可以看Netflix、吃甜點、玩遊戲)
- 對外承諾(找朋友幫你設 Deadline 或提醒,昭告天下何時完成)
- 成立積分制或進度表,讓成就感成為回報
4. 任務拆解與可行化
- 把模糊目標拆成具體行動:例如「完成簡報」→「找資料」「寫大綱」「製作封面頁」等,比較能著手進行。
你有拖延的問題嗎?有什麼克服拖延的招數嗎?歡迎在留言分享😃
「方格人氣王」關卡挑戰賽,發文互動拿禮物
方格子的使用疑問,歡迎找智慧客服機器人
想加入瘋狂野格團嗎,野格團成員招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