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有話講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篇舊文——﹝是薄倖抑或長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至今竟然有超過四千人瀏覽過,幸會、幸會!

此文的寫作動機,是為這位詩人翻案,一翻「千古渣男」的冤案,並剖析這首【離思】,並非悼念亡妻之作;而實是詩人離開了他的初戀情人,在長安時寫的,其時一面準備京考,一面思念戀人,藉著互通書信,藉詩山盟海誓,始有如此切慕而又信誓旦旦,聲言絕不會移情別戀,絕不會見異思遷。

離思,是指別離的思念,不是悼念亡妻的呀!關於這點,完全推翻過去許多學者的看法;而同時,還詩人一個公道。

(2024年11月2日謹識)

    61會員
    808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早前提到門前哪幾顆樹,修剪前與修剪後有啥不一樣? 回應有三種: 一、樹就是樹啦,有啥不一樣?閑著沒事幹! 二、啊!是有點兒不一樣呀!沒事找事。 三、樹還是樹啊!本來無一物嘛! 唐朝有位禪師叫做青原惟信,他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
    ①多難就可以興邦嗎? ②是否無難就不能興邦呢? ③那興邦的同時,是否就必然多難呀? ④若不興邦,是否就沒有災難呢? 以上四問,其實就是邏輯假然推理的四種情況,而其中的第二和第三問,在邏輯學上講是無效推理;也就是說,②和③這兩種情況,其結論都不一定的,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姑勿論如何,多難就可以興
    《背影》和《荷塘月色》這兩篇散文,大家都讀過、都很熟悉,可在大陸地區,這兩篇名著的命運就坎坷了。 《背影》: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
    當大家讀到《道德經》時,覺得好像怪怪的,怎麼跟孔子的講法對反的呢?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而老子卻說「大道廢,有仁義」。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呢?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就是常道,常道是自有永有的,不管是太平盛世,抑或
    俗話講:空穴來風,事必有因。世間事,有果自然有因。那麼,元稹何以在死後才有那麼多緋聞呢?這個「因」從何而來呀?關於這個追因究竟,筆者就未見過有學者去探究,故而至今仍是千古之謎。 過去講過杜牧,說手頭上那四本中國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只有一本略略提起杜牧,其他的文學史書,則連杜牧的名字都不提。哪本《中國文
    關於元稹和劉采春的那段緋聞,同樣出自晚唐那本筆記小說集— —《雲溪友議》,當中記述元稹四十五歲時出任越州(紹興)刺史、浙東觀察使時,正趕上劉采春隨丈夫在紹興唱戲,所謂人靚歌甜,花容絕色,少婦風韻,嫵媚豔麗,元稹把持不住,於是給了劉采春丈夫一筆銀兩,就把劉采春買斷,據為己有。至於劉采春,除了仰慕元稹才
    早前提到門前哪幾顆樹,修剪前與修剪後有啥不一樣? 回應有三種: 一、樹就是樹啦,有啥不一樣?閑著沒事幹! 二、啊!是有點兒不一樣呀!沒事找事。 三、樹還是樹啊!本來無一物嘛! 唐朝有位禪師叫做青原惟信,他說: 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及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
    ①多難就可以興邦嗎? ②是否無難就不能興邦呢? ③那興邦的同時,是否就必然多難呀? ④若不興邦,是否就沒有災難呢? 以上四問,其實就是邏輯假然推理的四種情況,而其中的第二和第三問,在邏輯學上講是無效推理;也就是說,②和③這兩種情況,其結論都不一定的,可以是,也可以不是。 姑勿論如何,多難就可以興
    《背影》和《荷塘月色》這兩篇散文,大家都讀過、都很熟悉,可在大陸地區,這兩篇名著的命運就坎坷了。 《背影》:走到那邊月台,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
    當大家讀到《道德經》時,覺得好像怪怪的,怎麼跟孔子的講法對反的呢?孔子講「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而老子卻說「大道廢,有仁義」。那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呢? 《道德經》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大道,就是常道,常道是自有永有的,不管是太平盛世,抑或
    俗話講:空穴來風,事必有因。世間事,有果自然有因。那麼,元稹何以在死後才有那麼多緋聞呢?這個「因」從何而來呀?關於這個追因究竟,筆者就未見過有學者去探究,故而至今仍是千古之謎。 過去講過杜牧,說手頭上那四本中國文學史之類的書籍,只有一本略略提起杜牧,其他的文學史書,則連杜牧的名字都不提。哪本《中國文
    關於元稹和劉采春的那段緋聞,同樣出自晚唐那本筆記小說集— —《雲溪友議》,當中記述元稹四十五歲時出任越州(紹興)刺史、浙東觀察使時,正趕上劉采春隨丈夫在紹興唱戲,所謂人靚歌甜,花容絕色,少婦風韻,嫵媚豔麗,元稹把持不住,於是給了劉采春丈夫一筆銀兩,就把劉采春買斷,據為己有。至於劉采春,除了仰慕元稹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要寫詩給自己的舊情人訣別,居然厚著臉皮要現任情人代筆?這男的也太沒誠意了吧? 《和泉式部日記:動人的戀愛故事》深刻地展現了平安時代歌人的心思纖細與時代背景差異,非常適合作為入門平安時代格差戀愛的易讀書籍。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1984年,由皇冠出版社印行的第二本書是《春衫猶濕》,這是一部書信體愛情小說,當年在皇冠雜誌連載時,曾引起海內外頗大的迴響,甚至收到美國和歐洲讀者的來信。二十餘年後,中國大陸網站居然還有讀者在詢問、傳抄、討論這本濃情蜜意的書,讓我感到十分意外與高興。  此書值得一提的是,許多讀者喜歡這個書名,
    Thumbnail
    小說反映人生,表現時代與社會,好的小說透過藝術性的敘事手法,引起讀者共鳴,進而思索人生的意義,找到目標與方向,不再迷失徬徨。好的小說,無不蘊含真、善、美的元素。 讀者通常不會在乎作者選擇什麼形式來說故事,不論古典或現代,寫實或後現代,只要看得懂、看得入迷以及看得感動,就算是好小說。臺灣文學理論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僅以此篇作品致敬在我人生中穿梭的過客,以及已逝不能追的歲月。
    Thumbnail
    要寫詩給自己的舊情人訣別,居然厚著臉皮要現任情人代筆?這男的也太沒誠意了吧? 《和泉式部日記:動人的戀愛故事》深刻地展現了平安時代歌人的心思纖細與時代背景差異,非常適合作為入門平安時代格差戀愛的易讀書籍。
    《文藝春秋》引起共鳴與同感並不意外。而且這種共鳴,所招喚起的情懷,在很大的程度上屬於「同代人」。就算不是標準文青——其中作者展現出一種承襲前代的廢材氣息(例如駱以軍?),卻也正是是這種「廢材」與「偏差」散出的寂寞氣息,形塑起這一代,甚至前溯與後推鄰近世代文青臉譜——,在接觸「漢聲小百科」、「林強
    Thumbnail
    回歸質樸,老詩詞與新創作會有什麼火花?請看這裡。 雜詩三首·其二 唐代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這詩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他久居異鄉,突然遇見一位來自故鄉的朋友,心中自然充滿了對故鄉的關切。他急切地想知道故鄉的近況,於是便問道:“你從故鄉來,應該知道故鄉
    Thumbnail
    透過近於「挖出黑歷史」的方式,全書簡要地帶領讀者認識這批「詩人群」,同時揭露了詩人在「紙本」之外的另一面。當中的議題有許多延伸討論的空間,比如楚影在臉書與文學論壇間「活動模式與效果」的差異、陳允元「被遺忘的孔雀獸」究竟是「被遺忘」還是集結時的「刻意捨去」等,這些現象在網路時代都值得進一步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