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 隨舞動變化而改變 [大鼓切分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音樂中的切分音是把強拍的重音移轉到弱拍,或在弱拍時強調。例如以4/4拍為基礎的樂曲中,正常拍位置是第與第拍,切分音可能出現在拍的第拍(弱拍的正拍位置),或夾在拍子之間的間隙(偏移或提前),製造出「推拉」感,增加節奏張力,在整體節奏律動中爲歌曲帶來豐富的層次變化。幾週前練過切分音,當時是打擊在小鼓上,現在轉移至大鼓,有更多重音位置變化。


大鼓切分音練習(Kick Drum Syncopation)帶我邁進新一階的練習。這兩週發現加速踩踏時容易僵硬的大腿,終於能隨重音位置變化,調整先前沒能改過來的習慣,做出一些改變。剛開始練習時,淡定老師先以口說形容踩踏大鼓的時間點,同時埋首在筆記本上寫練習鼓譜。因爲沒盯著譜看,更專注在觀察踩踏與聆聽聲音之間的關係。練習大鼓的切分音,除了在拍子裡的不同位置,並在小節裡逐次增加到3個切分音變化,最後是每一拍都擠進一個切分。隨重音變化,會聽出一些熟悉的節奏,雖然更改原先在重拍踩踏的習慣頗有難度,一旦跟上節拍器速度的趣味性與成就感,也促使練習時更加起勁。


在重複練習中體察細節,感受腳掌隨節奏踩踏的控制力度,與手部打擊律動相互配合。開始時設定拍速70bpm,之後增加10bpm,跟不上再減5bpm。但慢慢加速到90bpm時,發現踩踏大鼓與小鼓的聲音近乎重疊,不確定自己是否打對。聽淡定老師說,打鼓時聽的鼓音很可能會進入聽力盲區,這時可以觸擊感受到的振動作輔助,若再不確定,也可以錄影回放監聽。感覺跟著節奏律動配合的手與腳細微變化,像舞動中改變步伐,過程並不容易,但這一份進階練習會帶來更豐富的樂音~⭐️。挑出喜歡的兩首有大鼓切分音的歌曲,聆聽的同時順道閱聽歌曲資訊做筆記,補充下方分享:(2024.11.27更新)


🎧The Eagles - Hotel California | 《Farewell Tour》現場版本 2005

大鼓音在弱拍的正拍位置敲擊,主要為弱拍重音,鼓和吉他的對話搭配,製造懸浮和流動感。主歌大鼓在第四拍後半運用切分,聽來放鬆有張力;歌曲結尾(吉他雙重獨奏部分),大鼓在小節結尾處增加一個切分點,利用切分音跳躍特性,增加空間感,襯托吉他旋律線,為歌曲添色。 (動態鼓譜 Hotel California Drum Score)

🎧南拳媽媽|時光特别版《牡丹江》

大鼓切分音偏移在拍子縫隙間,主要在在第二與三拍之間與三拍後半部分,與吉他和弦切換交錯;副歌大鼓增加切分音頻率(第四拍後多一個切分),與小鼓交互形成緊湊律動,與貝斯節奏交替,切分音帶來跳動,爲旋律提供豐富層次,柔和且充滿生命力;結尾部分大鼓歸於平穩,保留每小節尾聲處切分音點綴。(動態鼓譜 牡丹江-Live版)

|Week29-30 練習整理

  • 專注腳部的獨立性,與手部敲擊小鼓與開合Hi-hat節奏時仍能保持穩定。
  • 切分音容易偏離節拍,特別是速度加快時,練習時可專注於單腳的踩踏穩定性,逐步控制每一腳踏的音量。
  • 大鼓切分音與手部衝突時回放慢速,切段練習,專注腳部節奏再與手部合奏。
  • 腳部控制力不足時,切分音踩不均勻時,跟節拍器重複加強踩踏控制力。

|歌曲與影片


  • Meytal Cohen (1983-):以色列裔美國鼓手,美國重金屬樂隊Meytal創始成員之一。生於以色列拉馬特甘的Cohen,從小學習踢踏舞,高中讀戲劇,18歲習鼓,並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兩年,20歲搬到美國洛杉磯,在洛杉磯音樂學院主修打擊樂。畢業後加入自己樂隊Metaphor,團員演奏大提琴、小提琴以及鋼琴。2007年巡演足跡遍至澳州、中南州和歐洲。自2010年起,開始線上自媒體頻道,演奏搖滾和重金屬歌曲爵士鼓翻奏,累積觀看次數超過1億次。2015年Meytal發行第一張錄專輯《Alchemy》,曾登Billboard排行榜Top Heatseekers榜首、Hard Rock Albums排行榜第5名,以及Independent Albums排行榜第7名。Cohen在頻道演出時使用DW Performance Series鼓組和Meinl銅鈸,並獲得了DW和Meinl的代言支持。

🎵The Pot|Tool-鼓手Danny Carey|drumcover by Meytal Cohen

原曲鼓手 演唱會版Tool - The Pot Live [HQ AUDIO]

Who are you to wave your finger? You must have been out your head」

質疑與挑戰那些批判他人行為的人是否清醒或理性,有什麼資格指責別人;一首批判且引人深思的歌曲,透過隱喻和強烈語言,揭露人性中常見的偽善與矛盾。


🎵Pull Me Under|Dream Theater-鼓手Mike Portnoy|drumcover.MC

原鼓手|The Iconic Drumming Behind “Pull Me Under” by Mike Portnoy (曲4'20")

「Every breath leaves me one less to my last」

在生命不可逆的洪流,每ㄧ次呼吸都帶我往終點,但在此過程,仍有餘力去探索與反思,感受內心的撞擊與掙扎,尋求精神的超越,提升思維格局;以「Pull me under」去接受與直面未知的深淵,臣服於某種無法抵抗的力量,以換得平靜。


🎵Tom Sawyer|Rush-鼓手Neil Peart|drumcover by Meytal Cohen

原唱|Tom Sawyer at the 2013 Rock & Roll Hall of Fame Induction Ceremony

「He knows changes aren’t permanent / But change is」

變化是自然發生,改變是人為,改變始終在變化中流轉,不會停留在某一狀態,無論高峰或低谷終將過去,變化的過程永無止境,改變是去學習與適應這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欣賞這樣一個永恆常態,與之共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希浠 刹那之間:
143會員
366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與你分享親近藝術與人文的內容工具和相關創作。
2025/04/18
Week 43-44/重回節拍組成裡的綜合練習,在鼓棒敲打下的那一瞬,像在線性時間上的縫隙裡,要搶說一些什麼。接續的爵士樂,有酷派爵士、硬派爵士、巴薩諾瓦,與一對巴西音樂創作夥伴,望窗外一位比基尼巴西女孩走過及錄音時「剛好在場」的女歌手與音樂人寫下樂壇的傳奇,與歌曲靈感中的女孩,50年後的受訪影片。
Thumbnail
2025/04/18
Week 43-44/重回節拍組成裡的綜合練習,在鼓棒敲打下的那一瞬,像在線性時間上的縫隙裡,要搶說一些什麼。接續的爵士樂,有酷派爵士、硬派爵士、巴薩諾瓦,與一對巴西音樂創作夥伴,望窗外一位比基尼巴西女孩走過及錄音時「剛好在場」的女歌手與音樂人寫下樂壇的傳奇,與歌曲靈感中的女孩,50年後的受訪影片。
Thumbnail
2025/03/18
W41-42/難得機緣與擅長爵士樂的鼓手老師學習,沒料想在學習爵士鼓遇到障礙...,先前40堂課的努力還只是熱身,真正的練習從這一刻才開始。
Thumbnail
2025/03/18
W41-42/難得機緣與擅長爵士樂的鼓手老師學習,沒料想在學習爵士鼓遇到障礙...,先前40堂課的努力還只是熱身,真正的練習從這一刻才開始。
Thumbnail
2025/03/05
W38-40/自去年開始學爵士鼓至今屆滿週年,這一年把鼓棒削瘦了一大圈,新買了一組鼓棒,等候與迎接下一階段到來的練習~🎶
Thumbnail
2025/03/05
W38-40/自去年開始學爵士鼓至今屆滿週年,這一年把鼓棒削瘦了一大圈,新買了一組鼓棒,等候與迎接下一階段到來的練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Week29-30/切分音是指把強拍的重音轉移到弱拍,或者在弱拍的部分加入強調,製造一種「推拉」的感覺,增加節奏的張力。
Thumbnail
Week29-30/切分音是指把強拍的重音轉移到弱拍,或者在弱拍的部分加入強調,製造一種「推拉」的感覺,增加節奏的張力。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這陣子想要練習完整的把一首歌的譜採下來,於是就翻出了小時候聽的一些歌來看看有沒有構造比較簡單的,然後就找到了這張方大同的《15》。其中讓我意外的是〈OVER〉這首歌在節奏上的製作。
Thumbnail
這陣子想要練習完整的把一首歌的譜採下來,於是就翻出了小時候聽的一些歌來看看有沒有構造比較簡單的,然後就找到了這張方大同的《15》。其中讓我意外的是〈OVER〉這首歌在節奏上的製作。
Thumbnail
請務必學會唱譜。在教學經驗上遇過許多學生不太清楚怎麼唸,而導致不知道該怎麼打節奏,或是打出來卻不知道自己打得是否正確。 所以在未來要能夠自學的話,一定要學會如何唸。
Thumbnail
請務必學會唱譜。在教學經驗上遇過許多學生不太清楚怎麼唸,而導致不知道該怎麼打節奏,或是打出來卻不知道自己打得是否正確。 所以在未來要能夠自學的話,一定要學會如何唸。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停更了好幾週了😵,不是因為放棄練習古箏,相反的陷入古箏的漩渦中。這幾周中陸陸續續的準備了幾場表演,背的譜也足夠讓腦筋打結,也是停更的原因。相信擁有學習音樂經驗的朋友都曾經有過,被(背)譜綁架的感覺。 為什麼要改? 伴奏的變化 在伴奏時不乏使用到左手的勾+間一弦,或是左手的打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停更了好幾週了😵,不是因為放棄練習古箏,相反的陷入古箏的漩渦中。這幾周中陸陸續續的準備了幾場表演,背的譜也足夠讓腦筋打結,也是停更的原因。相信擁有學習音樂經驗的朋友都曾經有過,被(背)譜綁架的感覺。 為什麼要改? 伴奏的變化 在伴奏時不乏使用到左手的勾+間一弦,或是左手的打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崩潰的伴奏 別於以往 常見的左手伴奏的型態為「1 3 5 1」、「1 2 3 5」為最基本的練習,只有熟練基本功就很輕易地可以駕馭或完成伴奏,當左手的伴奏改變了,如圖中的「4 1 2 3」就很容易忘記左手該往哪去了,要克服這狀況除了對於右手必須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外,對於左手也
Thumbnail
週報升級,更多圖文版! 崩潰的伴奏 別於以往 常見的左手伴奏的型態為「1 3 5 1」、「1 2 3 5」為最基本的練習,只有熟練基本功就很輕易地可以駕馭或完成伴奏,當左手的伴奏改變了,如圖中的「4 1 2 3」就很容易忘記左手該往哪去了,要克服這狀況除了對於右手必須擁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外,對於左手也
Thumbnail
from 電子音樂考前突刺班 校長柯智豪 時間沒有標籤,如夢如電,唯有可觀的事件發生,才能標記出時間產生時間感。 這一切的基底依然是物理:牛頓的古典力學,慣性,F=ma,作用力反作用力,由這核心開出各種節奏的奇花。 鼓聲出現的那一瞬間用了力,改變了現狀,然後回到靜默,慣性被破壞後又回到前一個狀態。
Thumbnail
from 電子音樂考前突刺班 校長柯智豪 時間沒有標籤,如夢如電,唯有可觀的事件發生,才能標記出時間產生時間感。 這一切的基底依然是物理:牛頓的古典力學,慣性,F=ma,作用力反作用力,由這核心開出各種節奏的奇花。 鼓聲出現的那一瞬間用了力,改變了現狀,然後回到靜默,慣性被破壞後又回到前一個狀態。
Thumbnail
在練習了「124擴張指法」以及D大調音階後,接下來要來正式練習D大調練習曲。這首練習曲篇幅其實不算長,但皆由八分音符組成,乍看之下眼花撩亂,因此我們試著將樂曲分段,希望能幫助你在練習時能有更清楚的結構感。
Thumbnail
在練習了「124擴張指法」以及D大調音階後,接下來要來正式練習D大調練習曲。這首練習曲篇幅其實不算長,但皆由八分音符組成,乍看之下眼花撩亂,因此我們試著將樂曲分段,希望能幫助你在練習時能有更清楚的結構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