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電動車:自駕大時代已來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輝達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中,宣布未來將會和豐田合作自駕系統的開發。此外,本田也宣布與高通跟瑞薩電子合作,將要整合系統,為未來的自駕車做好準備。

究竟,自駕系統的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各家車廠都卯足全力投入自駕車,是否2025年會是自駕車的新一波高峰?是否對於車用相關股票來說,有望回到前幾年的高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技搶先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會員
52內容數
黑麥先生的關鍵報告,主要以產業趨勢跟投資理財為主題,提供深入淺出的觀點,以最容易的方式分享當今產業看法,也讓讀者在投資上可以有更多知識,面對變化迅速的當今投資局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黑麥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聯電公佈了今年第四季的財報,第四季的營收為603.9億元,跟第三季差異不大,不過比去年同期到是增加了約莫10%,相對於其他成熟製程的廠商來說,聯電仍然維持得不錯。 全年營收也比2023年增加約莫5%,算是歷史次佳的紀錄。 那麼,聯電在逐漸競爭的成熟製程中,有什麼不可取代之處?有辦法穩固目前
特斯拉股價近期大幅震盪,本文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包含中國電動車崛起、特斯拉應對策略、歐盟政策、亞洲車廠競爭以及自駕計程車發展等面向。作者認為特斯拉已來到短期高點,未來股價走向仍需觀察其在自駕計程車領域的表現。
日本三大車廠本田、日產、三菱合併,預計2026年推出單一品牌,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廠。本文分析此合併案的優缺點,探討其對日本汽車產業的影響,並點出日本企業合併常面臨的挑戰,例如:合而不併、各自為政等問題。
美國晶片領先地位面臨挑戰,本文探討維持領先的策略,認為技術研發與盟友合作比單純限制中國更為重要。持續投入技術研發,與臺灣、韓國等盟友分工合作,才能維持長遠競爭力。過度限制中國反而會影響全球產業鏈,損害美國的國際地位。
日本的記憶體公司鎧俠最近在日股IPO上市,股價表現良好,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抱持樂觀。然而,鎧俠面臨來自中國及其他強勁競爭對手的挑戰,尤其是在記憶體產品的多樣性及市場佔有率方面。文章探討了鎧俠的歷史背景、市場挑戰及未來發展前景,分析了地緣政治風險如何影響其成長,提出了對於日本在全球記憶體市場地位的思考。
美光於上週公佈的2025年財報顯示,其表現穩定,本季營收達87億美金,相較於上季增長12%。然而,對於明年的預期則較為保守,尤其在NAND和HBM領域的成長預測上。本文探討了美光的財報數據、各事業線表現、記憶體供需現狀及未來股價等多個方面,提供投資記憶體的見解與建議。進場投資時機,值得進一步探索。
最近,聯電公佈了今年第四季的財報,第四季的營收為603.9億元,跟第三季差異不大,不過比去年同期到是增加了約莫10%,相對於其他成熟製程的廠商來說,聯電仍然維持得不錯。 全年營收也比2023年增加約莫5%,算是歷史次佳的紀錄。 那麼,聯電在逐漸競爭的成熟製程中,有什麼不可取代之處?有辦法穩固目前
特斯拉股價近期大幅震盪,本文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包含中國電動車崛起、特斯拉應對策略、歐盟政策、亞洲車廠競爭以及自駕計程車發展等面向。作者認為特斯拉已來到短期高點,未來股價走向仍需觀察其在自駕計程車領域的表現。
日本三大車廠本田、日產、三菱合併,預計2026年推出單一品牌,成為全球第三大車廠。本文分析此合併案的優缺點,探討其對日本汽車產業的影響,並點出日本企業合併常面臨的挑戰,例如:合而不併、各自為政等問題。
美國晶片領先地位面臨挑戰,本文探討維持領先的策略,認為技術研發與盟友合作比單純限制中國更為重要。持續投入技術研發,與臺灣、韓國等盟友分工合作,才能維持長遠競爭力。過度限制中國反而會影響全球產業鏈,損害美國的國際地位。
日本的記憶體公司鎧俠最近在日股IPO上市,股價表現良好,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抱持樂觀。然而,鎧俠面臨來自中國及其他強勁競爭對手的挑戰,尤其是在記憶體產品的多樣性及市場佔有率方面。文章探討了鎧俠的歷史背景、市場挑戰及未來發展前景,分析了地緣政治風險如何影響其成長,提出了對於日本在全球記憶體市場地位的思考。
美光於上週公佈的2025年財報顯示,其表現穩定,本季營收達87億美金,相較於上季增長12%。然而,對於明年的預期則較為保守,尤其在NAND和HBM領域的成長預測上。本文探討了美光的財報數據、各事業線表現、記憶體供需現狀及未來股價等多個方面,提供投資記憶體的見解與建議。進場投資時機,值得進一步探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歐洲自行車展場的觀察,內容包括電動輔助自行車系統、變速套件與其他零件、IoT、攤位設計概念、人身部分與趣味產品。文章內容充滿豐富圖片和詳細說明。
Thumbnail
本篇是2024歐展系列的第二篇,專注在中國市場的崛起趨勢,以及中國製造的影響力和潛在挑戰。文章中提到了中國國內市場的成長原因、中國製造的熱度和大廠的挑戰。另外,也提到了DJI在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的進入以及e-MTB 'AMFLOW'的表現。文章結合了趨勢分析和個人觀察,為讀者提供了詳盡的訊息。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產業新聞:4 則 杭州成中國首個開放自駕車上路的城市!5/1 已率先上路 美國科技巨頭轉向墨西哥生產人工智慧設備 日本擬加嚴半導體管制,北京警告將嚴重影響經貿 G7成員國達成協議 2035終結燃煤發電 📝文章:在你背後的主管,會是你不在場時最好的代言人嗎?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2024 從社群電商、AI狂潮再到電動車,背後都有越來越強的中國因素在牽動產業格局變化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有關歐洲自行車展場的觀察,內容包括電動輔助自行車系統、變速套件與其他零件、IoT、攤位設計概念、人身部分與趣味產品。文章內容充滿豐富圖片和詳細說明。
Thumbnail
本篇是2024歐展系列的第二篇,專注在中國市場的崛起趨勢,以及中國製造的影響力和潛在挑戰。文章中提到了中國國內市場的成長原因、中國製造的熱度和大廠的挑戰。另外,也提到了DJI在電動輔助自行車市場的進入以及e-MTB 'AMFLOW'的表現。文章結合了趨勢分析和個人觀察,為讀者提供了詳盡的訊息。
Thumbnail
福斯大舉投入新一代電動車與汽車軟體,Waymo開放舊金山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市場仍將關注今年AI車用與自動駕駛,昨日市場輪動震盪並以科技股主要表現,債券維持表現,整體維持中性偏強,靜待市場表態格局。
Thumbnail
最近的兩篇報導引發了我對未來產業發展的深思。首先,中國在科技實力上的迅速崛起,逐漸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科技研究中心。這不僅體現在探捕捉、AI應用和通訊網絡上,更在激烈競爭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展現出色。中國的科技擴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深遠影響,特別是對台灣來說,這種趨勢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Thumbnail
產業新聞:4 則 杭州成中國首個開放自駕車上路的城市!5/1 已率先上路 美國科技巨頭轉向墨西哥生產人工智慧設備 日本擬加嚴半導體管制,北京警告將嚴重影響經貿 G7成員國達成協議 2035終結燃煤發電 📝文章:在你背後的主管,會是你不在場時最好的代言人嗎?
Thumbnail
"自駕車是AI計畫之母"這句話是沒錯的 所以我們才會先賺到電動車想像期財富再來才換AI產業想像期財富 蘋果自駕車確定失敗後,也只是在2020~2025年群雄割據過程的品牌淘汰賽,誰被淘汰跟誰繼續在市場就是2025年後的下一個電動車競爭主角 這個我們在2020年說明過了,就不在多說 蘋
Thumbnail
2024 從社群電商、AI狂潮再到電動車,背後都有越來越強的中國因素在牽動產業格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