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電動車:自駕大時代已來臨?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最近,輝達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展中,宣布未來將會和豐田合作自駕系統的開發。此外,本田也宣布與高通跟瑞薩電子合作,將要整合系統,為未來的自駕車做好準備。

究竟,自駕系統的時代是否已經到來?各家車廠都卯足全力投入自駕車,是否2025年會是自駕車的新一波高峰?是否對於車用相關股票來說,有望回到前幾年的高點?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6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科技搶先報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黑麥的沙龍
28會員
119內容數
黑麥先生的關鍵報告,主要以產業趨勢跟投資理財為主題,提供深入淺出的觀點,以最容易的方式分享當今產業看法,也讓讀者在投資上可以有更多知識,面對變化迅速的當今投資局勢!
黑麥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針對美國禁止輝達H20晶片銷售至中國的禁令,本文分析其成效及影響。首先,回顧美國先前限制ASML設備至中國的經驗。其次,分析AI晶片禁令的困難度。最後,探討禁令對中國和輝達的影響,認為中國自研晶片,加速中國晶片研發。結論指出,美國應更專注於自身AI應用發展,而非過度倚賴禁令,避免加速中國技術提升。
2025/04/29
針對美國禁止輝達H20晶片銷售至中國的禁令,本文分析其成效及影響。首先,回顧美國先前限制ASML設備至中國的經驗。其次,分析AI晶片禁令的困難度。最後,探討禁令對中國和輝達的影響,認為中國自研晶片,加速中國晶片研發。結論指出,美國應更專注於自身AI應用發展,而非過度倚賴禁令,避免加速中國技術提升。
2025/04/25
歐盟為因應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考慮取消對中國電動車的高額關稅,改採最低價格限制。此舉將有助於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但特斯拉等公司可能因此受衝擊。中國車廠也積極佈局油電車市場,以規避關稅,搶佔歐洲市場份額。
Thumbnail
2025/04/25
歐盟為因應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考慮取消對中國電動車的高額關稅,改採最低價格限制。此舉將有助於中國電動車在歐洲市場的銷售,但特斯拉等公司可能因此受衝擊。中國車廠也積極佈局油電車市場,以規避關稅,搶佔歐洲市場份額。
Thumbnail
2025/04/22
Wolfspeed,曾是碳化矽晶片巨頭,如今面臨財務危機,股價暴跌。本文分析Wolfspeed由盛而衰的原因,包括來自亞洲國家的競爭,以及在電動車市場的策略失誤。作者認為,Wolfspeed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明朗,除非獲得美國政府的持續補助,否則可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2025/04/22
Wolfspeed,曾是碳化矽晶片巨頭,如今面臨財務危機,股價暴跌。本文分析Wolfspeed由盛而衰的原因,包括來自亞洲國家的競爭,以及在電動車市場的策略失誤。作者認為,Wolfspeed未來的發展前景不明朗,除非獲得美國政府的持續補助,否則可能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臺灣獨立調香師品牌 Sunkronizo,Friday : Sexy Vibe 淡香精,揉合威士忌、菸草、皮革、蜂蜜與花香的多層次魅力,讓知性自信與內斂的從容態度,從視覺、嗅覺都充分表現。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使台劇得以突破過往印象中偶像劇、鄉土劇等範疇,產製更多類型,甚至紅到國外、帶動台灣觀光的最重要原因,便是「隨選串流平台」服務在近十年的蓬勃發展,台灣人愛看串流的程度或許比你我想像中都高,高到連美國電影協會(MPA),都委託Frontier Economics進行研究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特斯拉股價近期大幅震盪,本文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包含中國電動車崛起、特斯拉應對策略、歐盟政策、亞洲車廠競爭以及自駕計程車發展等面向。作者認為特斯拉已來到短期高點,未來股價走向仍需觀察其在自駕計程車領域的表現。
Thumbnail
特斯拉股價近期大幅震盪,本文分析其背後原因,並探討特斯拉未來發展可能面臨的挑戰,包含中國電動車崛起、特斯拉應對策略、歐盟政策、亞洲車廠競爭以及自駕計程車發展等面向。作者認為特斯拉已來到短期高點,未來股價走向仍需觀察其在自駕計程車領域的表現。
Thumbnail
近期關於日本汽車大廠Nissan及Honda的相關新聞很多,甚至連鴻海也傳出是潛在收購Nissan的買家之一;The Bottom Line特地選出了其中一篇相關新聞作為切入視角 新聞標題是: 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的合併談判所暴露出中國電動車對日本汽車業造成的生存威脅(
Thumbnail
近期關於日本汽車大廠Nissan及Honda的相關新聞很多,甚至連鴻海也傳出是潛在收購Nissan的買家之一;The Bottom Line特地選出了其中一篇相關新聞作為切入視角 新聞標題是: 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的合併談判所暴露出中國電動車對日本汽車業造成的生存威脅(
Thumbnail
汽車產業的大事之一東京車展已轉型為日本交通展 ( Japan Mobility Show ) 。 並且已於11月初結束,往年都是日本車廠出盡鋒頭的盛事,今年成為焦點的卻是中國車廠比亞迪。 電動車的市佔率今年將可能達到被稱為銷售甜蜜點的15%,往昔新產品如PC跟智慧型手機到達15%之後迅速全面普及
Thumbnail
汽車產業的大事之一東京車展已轉型為日本交通展 ( Japan Mobility Show ) 。 並且已於11月初結束,往年都是日本車廠出盡鋒頭的盛事,今年成為焦點的卻是中國車廠比亞迪。 電動車的市佔率今年將可能達到被稱為銷售甜蜜點的15%,往昔新產品如PC跟智慧型手機到達15%之後迅速全面普及
Thumbnail
過去十年,是智慧手機崛起的時代,台股蘋果供應鏈那時輝煌燦爛;未來十年,很肯定是電動車的時代,電動車普及化正加速來臨,滲透率不斷提高,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未來的投資佈局不可錯過電動車相關商機!
Thumbnail
過去十年,是智慧手機崛起的時代,台股蘋果供應鏈那時輝煌燦爛;未來十年,很肯定是電動車的時代,電動車普及化正加速來臨,滲透率不斷提高,市場規模持續成長,未來的投資佈局不可錯過電動車相關商機!
Thumbnail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風起雲湧的快速發展中,但在高利率經濟放緩的同時,也出現了由特斯拉降價帶動的激烈價格戰,在不同的市場呈現了非常不同的格局。在最激烈群雄並起的中國市場,是特斯拉降價和補貼福利最積極的地方,因為中國的對手比歐美市場都強悍許多。
Thumbnail
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在風起雲湧的快速發展中,但在高利率經濟放緩的同時,也出現了由特斯拉降價帶動的激烈價格戰,在不同的市場呈現了非常不同的格局。在最激烈群雄並起的中國市場,是特斯拉降價和補貼福利最積極的地方,因為中國的對手比歐美市場都強悍許多。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與環保意識的抬頭,電動車已逐漸成為汽車產業的主流趨勢,其發展前景看好,將對未來交通運輸產生深遠的影響。儘管 2022 年全球車市因烏俄戰爭及中國大陸疫情封控而衰退 0.6%,但電動車需求持續增長。2022 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達 1,052 萬輛,較 2021 年成長 55%。
Thumbnail
隨著全球對永續發展與環保意識的抬頭,電動車已逐漸成為汽車產業的主流趨勢,其發展前景看好,將對未來交通運輸產生深遠的影響。儘管 2022 年全球車市因烏俄戰爭及中國大陸疫情封控而衰退 0.6%,但電動車需求持續增長。2022 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達 1,052 萬輛,較 2021 年成長 55%。
Thumbnail
自從伊隆·馬斯克推出「特斯拉」,成功擠身為全世界電動車第一品牌,再加上世界各國大力推動排碳,電動車產業及相關技術,已變成世界主流。
Thumbnail
自從伊隆·馬斯克推出「特斯拉」,成功擠身為全世界電動車第一品牌,再加上世界各國大力推動排碳,電動車產業及相關技術,已變成世界主流。
Thumbnail
特斯拉是一間很常出現在媒體報導的公司,也了解它是做什麼的,但那時覺得電動車的普及不會太快,所以只有把它放在心上。直到最近股價有跌下來一些,才開始買進一些。 因為法令以及環保的議題,電動車的未來應該是很有發展性的。但就表示特斯拉的競爭對手也會有很多。因為起步較早,特斯拉與競爭對手而言,自動駕駛技術應該
Thumbnail
特斯拉是一間很常出現在媒體報導的公司,也了解它是做什麼的,但那時覺得電動車的普及不會太快,所以只有把它放在心上。直到最近股價有跌下來一些,才開始買進一些。 因為法令以及環保的議題,電動車的未來應該是很有發展性的。但就表示特斯拉的競爭對手也會有很多。因為起步較早,特斯拉與競爭對手而言,自動駕駛技術應該
Thumbnail
搬運自個人Bolger 2021年3月4日文章。電動車題材、台股政盪、MIH聯盟不斷釋出新聞,讓討論台灣電動車產業變成熱門話題,從筆者續寫下篇起,MIH聯盟又拋出了資訊安全、與Fisker合作等新的話題,但新的話題不改原有討論的方向,接續上篇繼續討論電動車的定位。
Thumbnail
搬運自個人Bolger 2021年3月4日文章。電動車題材、台股政盪、MIH聯盟不斷釋出新聞,讓討論台灣電動車產業變成熱門話題,從筆者續寫下篇起,MIH聯盟又拋出了資訊安全、與Fisker合作等新的話題,但新的話題不改原有討論的方向,接續上篇繼續討論電動車的定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