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嘿!聽說你在鬼島當作家》系列散文

218免費公開
4付費限定

商業實體出版30餘冊的小說家鬱兔,以幽默的筆法,記錄自己在業界的所見所聞與心得,希望能給予同行或心人一些想法與方向。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因為我想去報名「大武山文學獎」,所以到圖書館借了一些書回來看。   想說來研究一下文學獎是怎麼一回事,我大略看了幾部歷年來的得獎作品,果然不出所料,幾乎都是鄉土類的文學比較受到青睞。內容講求人文與人情的韻味,最好帶點地理位置,文字精煉,而且若能前後呼應更佳。   通常這些文章有漂亮的「格式」
Thumbnail
  在同個貼文平台,你也許會發現一件事情,通常有掛十八禁的作品,其點閱率會是普通級作品的好幾倍,甚至到誇張的地步。可是若真的要出版,又好像是普遍級的作品比較容易找到買家。   那我們今天就來討論,到底十八禁是較有市場,還是限縮市場。   我想應該有不少作者是寫十八禁放在網路上賺錢的,他們很有可能
Thumbnail
  體驗過CWT擺攤之後,我有了一些心得,特別記錄下來。   在場次上,原創和二創會被劃分區域開來,當然還有飾品等的分類,也成一個區域,但這邊先不談除了書以外的部分。   原創區域,基本上就是自己原創的作品,無論是小說還是漫畫、卡片、掛軸等等都是;二創則是基於某個IP創造出來的各式各樣作品,常見
Thumbnail
killer-avatar-img
2023/08/23
經過幾次淒涼的經驗,教主覺得原創還是先在網路上建立一定聲量再去擺攤(淚
  這個問題好像滿常看到的,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坦白說,我最早寫作是不寫大綱的,而且第一次寫長篇作品就直接35萬字,第二次甚至是70萬字,我完成稿件之後直接投稿,所以大綱這玩意兒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大綱這東西,就是一個脈絡,只要去蕪存菁之後最主要的那條線就可以了,其他支線就不
Thumbnail
鬱兔您好,您的蝦皮賣場顯示因為您超過七天沒上線所以無法購買,我有留言聊聊給您,但我也是不常上蝦皮的人,所以也在這邊留言跟您聯絡。謝謝。
我發現有些人會有取書名的障礙。 他們可能通篇都寫完了,甚至都已經寫完了,但還是想不到什麼這部作品到底要取什麼名字才好。 以往我都不太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通常一部作品開頭,我就已經決定了書名,頂多就只有微調而已,改動的機會幾乎沒有,除非出版社要求更名(掩面 簡單而言,類似福爾摩斯系列的那種感覺。
Thumbnail
以個人理解來說,扁型人物指的是比較狹隘的人物性格,一般而言常出現在搞笑類型的作品,把某個特色放到最大,甚至到超乎常理的地步,只剩下某個特定個性,很容易讓人記住。 嗯,現實中若有這種人好像挺可怕的XD 這樣的人物,幾乎不可能出現在現實生活之中,所以給人感覺輕飄飄的,不實際的,但也因此有獨特的魅力。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 老實說,幾個月前的我根本不知道,畢竟和和出版社打交道,基本上只需要這幾種東西:作品本文、大綱人設,頂多再來個履歷,更多的情況是直接與編輯討論開會,除此之外,根本不知道企劃為何物。 企劃,可能是某種聽起來不太好吃的東西吧(X 聽起來確實滿商業的,但我也有點困惑。 故事背景:
Thumbnail
若想要寫出一部引人入勝的作品,節奏的掌握是相當重要的。 雖然說緊湊的故事,會讓人迫不及待想要追著看下去,但是若這位主角殺了第一張地圖的BOSS之後,連休息整頓,或者和同隊伍裡的女生談個戀愛都沒有,就直接喊著要打下一張地圖,然後無限輪迴,一直把魔王打死才停,結局。 當改正這些缺點之後,就會慢慢進步。
Thumbnail
完了,太晚看到這篇了😆
鬱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2/10
這意思是.......XDDDD 以後就不會寫流水帳了w
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很糾結過,但要討論這個議題,我想應該還是應該要從各種利弊來看比較好。 所謂的視角呢,主要分為三種: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 這樣是為了避免造成讀者的視角混亂,若全盤使用第三人稱的話,就比較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那,你擅長怎樣的人稱呢? 上次點評活動的剪輯出爐啦
Thumbnail
阿修-avatar-img
2023/12/11
最近第一次開始使用第一人稱,感覺會有別種的風趣,可是就像您說的,為了避免混亂就不能切換別人的視點了,看來還是要用第三人稱比較好,才能夠在故事進行時,能夠靈活運用,學到了,謝謝您。
  遙想以前在網路上看到這個問題,基本上聽到的回答大概一次發文約3000~5000字左右,當然也有一萬多字的大長篇,那種滑鼠滾輪拉不到底的感覺真棒。   不過那個時候很流行網文,而且一次看都可以看很久,再加上專注力很夠(?),一整篇洋洋灑灑地看下來還意猶未盡,而且當時讀者多,所以聊天室以及作品互動
Thumbnail
  雖然我不是出版社的選稿人,但是身為被選稿的撰稿人(?),也有和一些出版社合作或談話的經驗,還是有些東西能分享的。   在輕小說這塊領域上,我自己遇過的,除了最傳統的「投稿」(這部分,以後再獨立談談),還有以下這幾種類型: 1.三審制   就是有三層的審稿,要過三關才能算過稿喔~   不過我也遇過
Thumbnail
九方思想貓-avatar-img
2020/11/19
在紙本書市越來越困難的現在,這些也是越來越不簡單了呢
鬱兔-avatar-img
發文者
2020/11/19
是呀,但還是得努力經營自己QQ才有被看見的機會
  還記得我國小的時候,之所以會想要寫小說,就是因為看了很多,腦海裡面時常浮現一些自己覺得很美好或很酷的劇情,覺得自己好像也可以試著寫寫看。   國小國中時寫的作品,大多都是為了想寫出某個場景或是劇情,才動手寫,但並沒有什麼特別用心去規劃,或是為這個動筆的故事多想一些設定等等,再加上想法太多,對於新
Thumbnail
阿修-avatar-img
2023/10/11
能讀到達人寫得這篇真好,的確是想太多,反而會礙到自己,還不如想辦法讓故事有趣點比較重要,謝謝您推薦的書單。
       前天從作家朋友那邊得知,台南又有一家老牌書店收起來了。   相信這樣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以前陪著我們的書本年代已經漸漸退色,逐漸被3C產品給取代。當然每一種創作方式都各有特色,但現代現在比起坐下來細細品閱,影音互動的刺激更加具有魅力,且更為直覺性,在無形之中也改變人們的習慣與口味。
Thumbnail
  首先不免俗套的一定是先來個自我介紹,例如什麼血型星座生辰八字──(並不需要),總而言之是向在座的各位簡單介紹我的筆名,擅長的風格等等,還有目前在業界上的成績之類的,先讓他們覺得花三十分鐘聽一下台上這個人講話不會是浪費時間XD   接著就是講自己出道的故事……不過遭遇的困難基本上都是簡單帶過,可以
Thumbnail
  時間回轉到多年以前,當我還是個小屁孩的時候。   印象中好像是小學三、四年級左右吧,當時班上同學們討論的不是動畫,就是漫畫,當時因為3C產品還不是那麼普及,不像現在大家的娛樂大宗基本上就是手機遊戲或追劇。   當時我的興趣之一就是跑圖書館,曾經立志要在暑假裡把一整個書架的書都讀完,但是後來發現不
Thumbnail
  相信大家應該都應該耳聞過,炒得沸沸揚揚的電子書的消息。   不外乎就是書市的蕭條,再加上電子載具的崛起,而且對於出版與自出版者而言,少了「印出來」這個動作,就少了印刷與庫存成本,也不用擔心再製的部分。   重點是,傳統小說實體書如果委託給出版社,最多也只能得到營利的15%(這還是少數中的少數)
Thumbnail
  一般而言,出版社會參考最近流行怎樣風格的作品、最近什麼類型的書賣得很好、剛好可以搭上潮流、某大手有新稿子,或是剛好某人缺稿,檔期剛好可以遞補上等等的狀況,都會影響到書的出版排程。   簡單來說,影響的可能性很多呢。   但比較嚴謹的出版社,基本上排了就排了,要等到後年才能出版就是後年,除非你的作
Thumbnail
  以前都是和出版社合作,所以沒有自己私下找繪師的經驗,後來因為作活動或是網路連載,才開始私下找繪師。   因為個人沒有認識的繪師,現實中會畫畫的朋友們風格比較偏向藝術,不太合適,後來才從朋友那裡得知一些社團或網站可以找繪師看看。   還記得第一次詢問繪師作品價格,真的有被嚇到,應該說我從來不知道
Thumbnail
  曾經有讀者問我,在出版社合作的作品,主視覺可以自己找心儀的繪師合作嗎?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點難回答,因為根據我的經驗,不同出版社都有不同的選繪師方式。   不過在推選繪師之前,出版社都繪要求作者交人物設定或封面配置圖之類的東西,好讓他們參考要尋找的繪師,這樣也能讓繪師有依據去繪製封面的草圖,通
Thumbnail
  遙想當年我還是小萌新的時候,編輯對我來說,根本等於神的代名詞(咦   畢竟想到自己的拙作先是被看上,接著經過重重手續才能將成品放在關鮮亮麗的書架上亮相,最根本的基礎就是要有負責審閱的編輯喜愛你的作品,也就是說,決定作品是否能成書,掌握在編輯手上。   當時的想法就是如此,但其實作品也要夠好,或是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