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營收

含有「合併營收」共 3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催化組合:Apple 要求提高 iPhone 17 產量(拉貨),同時全球 AI/資料中心擴產帶動對伺服器機櫃與系統整合需求增加——雙引擎同時發力。 公司訊號:鴻海已在財報與公開場合強調 AI 伺服器營收快速成長,並將雲端/網路產品視為重要成長引擎,法人因此上修估值與目標價(外資甚至喊到 ~300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投資應該以長期為核心思維,把週期拉長,專注在績優且體質穩健的公司。 這類公司多具備穩定獲利能力與良好股東回饋政策,不僅能提供持續的股息收入,也能透過股息再投入形成複利效應。 時間會是最重要的助力,當你耐心持有並不斷累積股息,財富會隨著複利的滾動而逐步放大。與其追逐短期漲跌,不如讓資金與時間站在同
Thumbnail
最近有在存高股息ETF的朋友們都非常的焦慮,都會認為自己的投資可能會付諸東流,但先說結論我個人認為「大可不必擔心」。繼昨天之後,我們再來比較仔細盤點一下高股息ETF的表現。 高股息ETF季表現最佳的為00918 首先我們看一下表現最好的。在最近這一季,在高股息ETF 中表現最好的是 00918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七、八月營收不佳 今天長榮航下跌,主要原因應該還是營收不好。 今年長榮航的營收並不會不好,長榮航空前8月營收1470億元約持平去年,可是來到了8月,合併營收達183.25億元,年減8.04%。 ●疫情結束,營收一陸高歌 2023、2024年因為疫情結束,航空業起飛,從營收來看一路高歌。
付費限定
熱門題材退燒後,財報才是真正檢驗企業價值的依據,往往會重新牽動市場的評估與定價。 題材效應退場後,市場焦點終究會回到財報,這時候才能看出企業的真實成長力與獲利基礎。 短期熱門話題可能推升股價,但財報公布後往往會成為市場重新評估的關鍵時點。 先前有觀察過的旺矽,隨著財報公布接著觀察成效 202
Thumbnail
今天為你帶來重磅財報更新—— 《鴻海集團 7 月營收飆破 6,139 億元,累計前 7 月首度突破 4 兆大關,雙登同期新高!》 --- 📊 1. 七月營收表現亮眼! 7 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 6,139 億元,較 6 月大增 13.63%,年增 7.25%,刷新歷年同期紀錄 。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篇尚在撰寫中,因下午開會,晚一點完成 上一篇《台積電2025年度Q1法說會解析》,請自行參考。 上一季預估與實際數據 之前的數據以及上一季預估的數據,如下圖: 但實際數據可能會因為匯率波動而有所變化。 台積電於7月17日公佈2025年Q2季報,合併營收約新台幣9,337億9千萬元,與上表
Thumbnail
最新公布的6月營收數據~身為長期投資鴻海的小股東,我每個月最期待的就是這一天!這次的數字真的讓人信心大增,也代表我們的持股方向,走在對的趨勢上~ 根據公開資料,鴻海2025年6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5,402億元,不僅年增10.09%,也創下了歷年同期新高的紀錄
Thumbnail
付費限定
🏢 公司概況 必應創造成立於2014年,透過整合產業供應鏈,已成為台灣展演製作的領導者之一。 股票代號: 6625 成立時間: 2014年 上市時間: 2018年2月 主要業務: 演唱會與大型活動製作、舞台燈光音響等硬體設備租賃。 資本額: 約 5.80 億元 (截至2025上半年)
K.S.的量化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3
昨天隔日沖大買 所以今天倒貨就跌了
付費限定
當股市動盪、新聞充滿壞消息、利空像連環炸彈一顆接一顆時,很多人會慌、會怕,甚至一股腦想把手上的股票全賣了。 但其實,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要冷靜下來,重新看看手上的公司,到底本質有沒有改變?財報是不是還穩?營收有沒有成長?這些才是真正影響股價長期走勢的關鍵。 市場的情緒來來去去,但好公司的價值會慢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