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

含有「孔子學院」共 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說句老實話近些年我恐怖片很少看,因為太血腥暴力,看了會影響心情,造成負能量,也怕自己看多了慢慢會失去對於人的信任和對於生命的尊重。 不過早期我倒是看過不少恐怖片,印象最深刻的有兩部電影,一部是美國的「異形附身」,另一部則是日本的「魔界轉生」。 「異形附身」講的是外星罪犯進入地球人身體裡面操縱地球
Thumbnail
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孔子: 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和元配生了9個女兒後,娶妾,生了男孩,這男孩腳有殘疾。 叔梁紇又娶了孔子母親顏徵在,生了孔子。 生孔子時,父親72歲,母親18歲。 孔子3歲時,父親過世。17歲時,母親往生。往生時,母親大約35歲。
Thumbnail
最近網傳有中共紅媒記者在台灣盯梢政論節目,一定要播出所謂「政治正確」的節目出來。 對於這樣的事我深有同感,在許多年的政治評論中也曾經遇過相同的情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本來我在一家文學網站寫文章,常常針砭時政,後來到一家網路報社投稿,這家網路很夠意思,報社剛成立,需要一些社會議題的討論,我一來
Thumbnail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13)針對教育部國際招生相關專題報告,從市場調查、合作國家,到師資準備,一一檢視教育部成效。此外,更再次關心國內私校經營問題,並持續追蹤剴剴案、向兒福聯盟咎責。
Thumbnail
付費限定
本文將透過《論語》和《孟子告子上》等文獻,探討儒家思想對生死觀的影響,提出孔子對生死觀的沉思。儒家思想主張「不談鬼神」和「生與死的隔絕」,並強調「殺身成仁」以及「捨生取義」的觀點,對古代中國百姓產生重大影響。現代人的生死觀仍受儒家思想影響,值得大家深入研究。
Thumbnail
職場法蘭克-avatar-img
2024/05/13
1
我還以為只有宗教在處理生死問題,沒想到儒家也談過這麼多。不過據我所知,春秋時代百家爭鳴儒道墨並存。關於生死,不知道有沒有互相影響?
1
姜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5/14
職場法蘭克 謝謝您的留言!❤關於您提到的儒道墨並存,首先我認為儒家相對注重人際關係、社會倫理和道德規範。他們強調個人的修養和行為對社會的影響。對於生死問題,儒家關注的焦點通常是如何在生活中實踐道德、履行社會責任以及維護社會秩序,強調通過道德修養和正確的行為來延續個人精神的價值,並通過影響後代來實現對生命的延續。而道家,則強調追求道的本源和自然之道。他們認為生死只是自然界變化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道家主張順應自然,超越生死的界限,尋求超越個體存在的境界。他們認為個體生命的消亡並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回歸大道的一種轉化。至於墨家,則關注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利他主義。他們認為生死是個體存在的重要問題,但他們主張通過道德行為和實踐來追求長生不死。墨家強調通過仁愛和公平來延續個體的存在,他們認為只有在實行仁愛和公平的社會中,個體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寧和長生。據我的淺見,儒道墨作為百家爭鳴中的三大學派,他們之間的關係是複雜而多面的。在某些方面確實存在著互相影響和借鑒的痕跡,不過他們終歸是面向不同的事物。這就好比現代人用數理的邏輯來做文學的題目,必然會存在著大量爭議。而由於時代的變化,儒道墨的思想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套用到現代科技社會中的話則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時代變遷所引起的思想變化也是一門需要好好探討的學問。希望能解答您的疑問❤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經常面臨道義和利益之間的衝突。這篇文章以孔子的哲學觀點來探討社會問題,並強調道義的重要性。文章提到了食安問題、中配入籍問題、社福機構問題以及社工職責的相關議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闡述,作者呼籲人們應該多向道義這邊靠一點,以建立更好的社會。
Thumbnail
黑手:揭穿中國共產黨如何改造世界 「中國為什麼沒有像西方預期的,隨著改革開放,逐漸成為民主國家?」「中國對外的行為背後,目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國際新聞裡,越來越常出現印象中的民主國家、西方強國明明與中國關係緊張,但政治人物卻在讚美中國、支持中國做法?」這些問題在「黑手」這本書裡,得到了一些回應。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