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前預習,這次的無菜單曲目,會不會有很多布拉姆斯呢? §
席夫在疫情後的2024歲末重返台灣演出,曲目開出無菜單料理,像是一個奇蹟。
身為一位音樂家,席夫深信音樂的力量。他說:「雖然音樂家無法解決世界上的所有問題,但我們可以透過音樂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他觀察到,世上的紛爭往往源於人心中的嫉妒,而音樂能撫慰人心,讓人們彼此關懷。
席夫在1953年出生於匈牙利布達佩斯,是家中的獨生子,因母親會彈琴,家中總是充滿音樂,他也會從收音機聆聽音樂,聽完自己嘗試使用一隻手指在鋼琴上找音,這些都是他最初的音樂啟蒙。
「我5歲開始學琴,爸媽常帶我去聽音樂會,讓我有機會接觸許多偉大的鋼琴家,像是:魯賓斯坦。是這些音樂會的氛圍讓我愛上音樂,在12歲那年決定成為音樂家。」
席夫說,他不是天才兒童型的音樂家,「我只是比別人更專注,也更深入研究每個作曲家的作品,如此而已。」
那年2020,席夫來台演奏舒曼與布拉姆斯晚期作品,他說,這些作品,都有一種靠近死亡的美感,「特別是布拉姆斯,他晚期鋼琴曲,聽來寧靜,卻有一種非常深沉的悲傷,不像是春天的音樂,比較像是秋天的感覺,從樂曲可聽見,他在回望這一生,有著深沉的感觸,我也可以感覺到他,其實非常孤單。」
席夫說,他能同理布拉姆斯的心境,是因為他比布拉姆斯過世的年紀,又多了兩歲,「我比他老,今後要多多演奏他的作品,再繼續把他的作品,看得更深一點。」
席夫過去曾經因為觀眾席上的噪音,而停下演奏,回想起來,他表示,那次停下演奏,他內心其實不好受,「之後我都告訴自己,要保持專心,繼續彈下去,現場的觀眾,不是每個人都是專業聽眾,我其實很期待,有更多不同的新聽眾,走進音樂廳,感受寧靜、不同聲響,但也希望大家能靜下心來聽音樂,畢竟音樂是始於寧靜、止於寧靜的呀。」
席夫認為,音樂家有幾個責任,一是創作、演奏好的音樂,「這是音樂家最基本的責任,透過創作或優美的音樂,為世界帶來美好和快樂。」
其次是延續音樂的歷史,「我認為音樂家有責任傳承前人的音樂智慧和理念,並將其發揚光大。此外,我也覺得音樂家應該勇於嘗試新的音樂形式和風格,不斷探索音樂的可能性。」
席夫也強調,音樂家應該透過音樂傳達團結、友愛、關懷的訊息,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很多人會以自我為中心,但偉大的音樂不是以自我為中心,就像巴哈音樂一樣,傳達的是『我們』,而不是『我』,大家都是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