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布拉姆斯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九月初的風雨寒,一下把被盛夏烈陽曬到開始泛黃轉乾綠的葉緣,染上一層嫣紅。看見綠葉紅鑲邊,就知秋的腳步已近。

今年的秋來得很猛,九月一開始就突發而來一陣的風雨寒,氣溫急速下降,清早下探六度, 加上猛風急吹,實際感覺溫度更低,身邊的咳嗽醒鼻聲四起,響起秋的序曲。

陽光不再強熱,夜愈來愈長,雨愈來愈多,花園也愈來愈安靜,除了有兩隻松鼠忙著藏堅果,讓我躲在窗後看熱鬧外,其他愛唱歌的鳥群已展翼南飛,只剩藍鵲,烏鴉,麻雀和鴿子們單調的鳴聲。庭院深深,渲染著一絲絲憂鬱的氣息。

 

秋天--正是聽布拉姆斯的時候

你喜歡布拉姆斯嗎? 我很喜歡。每當秋風開始掃落葉時,我就想聽布拉姆斯的第四號交響曲, 因為它和秋天和我有個很特殊的連結。對我而言,他的許多作品雖都帶著浪漫深情和憂鬱的氣氛, 但不頹喪。 無論是鋼琴小品,室內樂,歌曲或交響曲都能將我帶入一種百感交集的遐思,不管自己仍是「少年不識愁滋味」 或已「識盡愁滋味」都能從他的音樂中,找到無言的共鳴和情感的宣洩。




《你喜歡布拉姆斯…》

1959年,法國作家莎岡(Françoise Sagan) 出版小說 "Aimez-vous Brahms…"《你喜歡布拉姆斯(嗎)…》。這個引人注意挺特別的書名,取自書中的一句不經意的問話。這是一個三角戀情的故事,與這位音樂家沒直接的關聯。只是在書裡寫到男主角Simon邀請女主角Paule去聽一場布拉姆斯的音樂會;還順便問她喜不喜歡布拉姆斯。因為這漫不經心的問題,女主角開始沿用喜不喜歡來捫心自問,探索自己的內心世界。

雖然莎岡強調選擇布拉姆斯為書名,只是語音的考量,讀來較順口;加上他不是大家耳熟能詳,如貝多芬或莫札特級的名人, 較有新鮮感。書名雖是問句但並沒有問號,而是…。 一來,因為那其實不是一個真正的提問,問者未必在乎答案為何;二來,Paule想起上次人家問她這種問題時,自己才十七歲 ! 如今三十九歲的她聽到這句問話,突然意識到自己與這個小男生之間遙遠的距離。總之這書名巧妙的把當時在法國聲望遠不及華格納的布拉姆斯拉上檯面,隨著小說的出版而受到矚目。



才二十五歲的莎岡已能細膩描繪單身熟女Paule面對衰老與歸宿問題之無助和惶恐,透視當下社會某些女性的生態和心態。和作者同齡的Simon是一個被寵壞,任性,激動,不務實,不知節制的男孩。

高富帥且幼齒的Simon對Paule一見鍾情,立刻展開攻勢窮追不捨。當時Paule 已和年齡相近的男友Roger相愛五年關係穩定,雖然自己仍美麗動人但歲月不饒人,漸失去安全感。Roger粗獷成熟風流行性,到處獵豔,口裡說只愛她一人, 卻更愛自由,經常在外拈花惹草搞消失,這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令她倍感孤單,無趣,不快樂。 這時 Simon 的追求如強心劑,她明知不妥,但內心雀躍。

Paule 有些後悔。當初因不甘願做金絲雀,想嘗試另一種生活,毅然離開她那個太有錢,愛社交卻無趣的溫柔丈夫。如今在外辛苦工作自力更生,與一個和前夫完全不同的大男人主義Roger交往;但各住一處,保持自由單身。 然而她內心多麼渴望完全依附擁有一個男人, 也深知Roger 是她想要的伴侶而Simon 只是偶然的過客。

儘管這個俊美熱情的小夥子,在她最孤獨寂寞失意時,闖入她的單調生活,成天圍繞著她,帶她出門娛樂並視她如女神百般呵護,但她卻經常得像個媽來督促他積極生活,別瞎混日子。更令她懊惱的是這樣的老少配引來社會批評的眼光與閒言閒語。這種關係令她身心俱疲沮喪。

Paule 自問:「你喜歡這樣的愛情嗎 ?」答案是否定的。自己真正愛的是Roger。最後她以「我太老了」為由,要Simon離開,決定重歸Roger的懷抱,認命的與他過著雖不完美但熟悉安穩的日常。她不再年輕,已失去選擇的自由,走到青春年華的暮秋,她只能將就。

法文的愛: aimer 很籠統,不像英文有love 和 like 的區別。Paule 在摸索「愛」到底是什麼?  哪種愛才是愛? 哪種愛只是喜歡?  喜歡布拉姆斯? 愛喝威士忌? 喜歡被愛? 愛等於將就?  自己最愛什麼? 青春永在,還是愛情萬歲?


Paule 的故事,讓我想到莎士比亞名句: 「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Frailty, thy name is woman!”  大半個多世紀過後的今日,不知有多少女子面對類似的情形,能以強者之姿選擇: 做自己, 為自己而活,不求人, 不需男人,四十歲也仍有春天等等? 話說回來,脆弱,其實是人類共通的性格之一;重點在於如何克服而非做性別的分野。





1961年小說由名導演Anatole Litvak拍成的電影:  Goodbye Again。由當時三大明星Ingrid Bergman,Yves Montand和剛演完Psycho《驚魂記》而大舉成名的Anthony Perkins 主演。電影中常出現布拉姆斯的第三號交響曲中第三樂章的主旋律, 以多重的方式配詞翻唱和演奏,三人以三步調迴旋舞著無法跳脫出的華爾滋。自此之後,這部浪漫憂鬱的舞曲,成為流行音樂的寵兒,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風貌繼續擄獲聽眾,成為家喻戶曉的旋律。雖然在原著裡聽的是協奏曲,但出現在電影的這首Poco Allegretto樂章倒是個更貼切的選擇。





布拉姆斯的感情世界

關於布拉姆斯的故事,最常被著墨的莫過於他與舒曼夫妻的三角關係。羅伯特收留他教導他提拔他,克拉拉則是他的謬思,女神,摯友,精神支柱與愛戀的對象。雖然那是一場注定不會有結局的戀情,但愛意永續。布拉姆斯對愛情的執念成為他創作的泉源。他把這種壓抑型的感情與內心的糾結都昇華成不朽的名作。藉由音樂他可以自由無限的表達最深層的心境。第三號交響曲開宗明義以管樂器齊鳴,吹出“F.Ab.F”,  Brahms 的人生座右銘: Frei, aber froh (自由但快樂)。為保有無羈無束的生活,他選擇單身;需要愛情滋養但不求擁有,只想全心投入音樂。也許沒有舒曼可能就沒有今日的布拉姆斯特有的座右銘曲調和作品風格。



如同Paule 和Simon,克拉拉比布拉姆斯大十四歲;兩人初相見時,克拉拉已是七個孩子的媽,同時也是極為出色的鋼琴家。丈夫去世後,她一人以演奏鋼琴維持家計。布拉姆斯對她既仰慕又愛慕。不過他也曾想向小他十二歲的茱莉(舒曼的三女兒)求婚,但未成。最後只留下幾部作品見證他的心境。比如,告白前的《愛之歌華爾滋》(Liebeslieder Waltzes, Op.52)與被拒後的《女低音狂想曲》 (Rhapsodie für eine Altstimme, Männerchor und Orchester op. 53)--這也是他送給茱莉的結婚禮物。雖說是祝福,但他用歌德的詩《哈茲山冬日遊記》(Harzreise im Winter)為歌詞,藉以影射其內心的挫折與鬱悶。低音的吟唱,是低靡而非快樂,更像是一首悲歌。

至於他對克拉拉致死不休的感情,從他獻給克拉拉的最後一部鋼琴獨奏作品op 119中已表達得淋漓盡致。走向人生的晚秋,回顧細數對這段感情的的情愫,歡愉與惆悵 點滴在心頭。第一曲慢板是一首苦痛的催眠曲,聽似簡約的曲調,把滿腔熱情化為溫醇的呢喃,布拉姆斯在「苦」中作音「樂」,一個個音符如血如淚一 點一滴緩慢地落在琴鍵上;布拉姆斯的內斂功夫全展現於此。 那是一種憂鬱卻帶暖意,悲戚卻也無怨的心境。讓人聽來心生莫名的的音樂。




克拉拉臨死前,布拉姆斯為她譜《四首嚴肅之歌,作品第121號》,她走後立即寫下《十一首聖詠前奏曲,作品第122號》 這也是布拉姆斯的「天鵝之歌」。不到一年時間,他也隨之而去。作品122在他死後才發表。

布拉姆斯和華格納同是十九世紀德國的兩大音樂家,兩人不只在音樂風格上有很鮮明的對比,在處理感情的態度也如此。尤其在上星期看完歌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後更覺如此。一個能默默不離不棄的愛慕克拉拉;而另一個能為擁有愛而無視道義,不管是朋友妻或恩人妻,先搶過來再說。兩人的創作泉源都有很重的愛情成分,呈現出來的作品風格卻走在平行線上。感覺聽布拉姆斯是在聽人類內心深處的情感emotional波動, 而聽華格納則是感官sensational的震撼,各有千秋。



我喜歡的布拉姆斯

對我而言,喜不喜歡一個作曲家或一首曲子全憑「來不來電」的直覺。我可以接聽各種類的音樂,但能長留在我心坎的,好像都跟自己的經歷有關。

喜歡上布拉姆斯的《e小調第四號交響曲》是在某年的九月天,當時我常延著紐約中央公園外第五大道的人行道散步,和我剛認識的他各戴著耳機,手牽手,步伐隨著第一樂章的短長節奏邁進。感覺心跳,落葉和秋風也跟隨著音樂的節拍顫動迴旋。音群從簡入繁,一波波一層層的參入加深加廣,各種音色從四面八方將我倆圈住。我們的心全被栓在音樂的宇宙裡,而中心只有我們兩人的對方。

那是我第一次這麼盡心盡力地聆聽這首交響曲,也是第一次這麼受到震撼,莫非是共振效應嗎? 第一次遇到一個能一起聽音樂散步的人, 談情說愛盡在不言中。那年我們在茫茫大都會裡找到了終身伴侶。

也許是正在談戀愛吧,心靈和神經變得特別敏感。第二樂章的憂鬱旋律把正處於甜蜜期的我們催出眼淚,不知是因為音樂太美而感動,或「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詩意的感傷,或是想到開學後,將各奔東西,不知能否繼續一起走下去而憂心。愈珍惜愈怕失去…。總之,聽完當整首交響曲, 像走過一趟人生, 五味雜陳。慶幸驀然回首兩人仍手牽著手,還握得更緊。從此每年九月,我會重聽此曲, 重溫那段美麗浪漫的似水年華。





參考資料:

-https://johannesbrahms.org/

-Brahms par ses lettres, tr. Présenté et commenté par Christophe Looten, Actes Sud, 2017.

-Françoise Sagan, Aimez-vous Brahms…, Pocket, 2019.

-https://www.laphil.com/musicdb/pieces/2148/klavierstucke-op-11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江聲-avatar-img
2024/10/01
好多吸睛的元素:布拉姆斯,莎岡,莎士比亞,英格麗褒曼,舒曼夫人。 但最迷人的,是紐約中央公園,由布拉姆斯交響樂相伴的散步約會。 秋天的浪漫,自然洋溢。 令人享受的閱讀。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2
江聲 謝謝⋯!
如意好浪漫呀!布拉姆斯的第四號交響曲與眼前所見秋景連結,充滿秋思情懷,音樂中的情感波動,無論是喜悅、憂鬱或是惆悵,皆如生命中的每個瞬間,交織出一段段美麗而複雜的情感篇章,成為愛情的見證。 ❤️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2
夏青青說文解字 聽青青的說文解字後,又多了一層浪漫色彩!
陽台觀察者-avatar-img
2024/10/01
從突發而來一陣的風雨寒,想到布拉姆斯,轉了一圈,再回到心跳、落葉、和秋風,覺得如意像莎岡一樣,很能細膩體會/描寫女性關於愛、真愛、和青春的種種。也覺得如意像戀愛中的布拉姆斯,但更幸福,可以常常和他戴著耳機,手牽手聽音樂,感覺心跳。❤️ 哎呀,如意甜到我了。😄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8
陽台觀察者 開玩笑的啦😉怎可能猜得到我這個很私人品味的問題?! 不過,我打算用一小篇文回答你。麻煩耐心等待🙏🏼
蘿娜自語-avatar-img
2024/10/01
布拉姆斯的音樂,我喜歡💕❤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2
蘿娜自語 知音,同好!
布拉姆斯的音樂,像夕陽,也似陰雨天,我也喜歡他的第四號交響曲以及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如意和另一半的定情曲是布拉姆斯,感覺上可以聽一輩子都不會膩
如意-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0/02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其實我們的定情曲還有幾位音樂家參與⋯有古典有爵士。但布拉姆斯的情境就在那時間,那地點☺️。 協奏曲也是我非常喜歡的曲目!「經典」就是能長長久久相伴。
avatar-img
如意的沙龍
72會員
59內容數
Léman /蕾夢,通稱為Lake Leman; Lake Geneva/萊芒湖;日內瓦湖, 是瑞士最大湖,也是我生活的場景。久居此地,隨筆記下了不少本地人生活寫照和歷史人文軼事,想藉由此平台與讀者分享切磋。
如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31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
Thumbnail
2025/03/31
無巧不成書 愈急著春到, 春愈遲到。 這些日子瑞士和台灣的天氣挺類似的: 忽冷忽熱,風雨交替。眼看春花開了, 暖氣流卻趕不上進度。當陽光出來時, 看似大地回春,人們心情雀躍,急著脫下毛帽和羽絨外套,走到暖陽花開處。就像我今天站在黃花樹下, 聽新鳥唱新調,迎春...啊! 才不到幾分鐘就來了一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2025/02/27
日內瓦湖畔—風雨中的寧靜 二月情人節的粉紅風暴漸息,緊接著的是學生滑雪假及狂歡節(Mardi Gras懺悔星期二)掀起的雪花熱潮。ㄧ波接一波的節日慶典帶給人們往前行的動力與想望。節慶是人類歷史與個人生命的里程碑,人們製造張燈結彩喜洋洋的氣氛並不是想粉飾太平, 而是為了驅走晦氣, 給自己加油打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今日立秋! 晨起,燥氣降三分! 古人對節氣的變化,極為敏銳! 而位於南方溫熱帶的我們,其實是,有些後知後覺的! 立秋 唐•劉言史 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king。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sing。 作者將陽極而陰生的意境,用戒,驚,收,動,四個字,形象的點出幽微曖昧的天候變化,戒未斷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Thumbnail
去年離了冬天 今年走了春天 此刻抱著三伏 花日情開眼前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這捲約莫是寒假左右拍的,記錄下了那些有冬日暖陽的時日,以及短暫假期中一趟美好的小旅行。 #37_0
Thumbnail
寒冷漫長的冬日已悄然而至,凜冽的西風肆虐著大地。但是,即便大自然暫時陷入沈睡,生命的希冀仍在內心燃燒著熊熊火焰。西風雖然嚴酷無情,卻也帶來了春天的曙光。 我閉上雙眼,倆頰被冰冷刺骨的寒風凍紅,卻能感受到春的腳步正在逐漸靠近。我期盼著看到大地重新綻放出生機勃勃的新綠,看到雨後彩虹劃過天空,看到鮮
Thumbnail
寒冷漫長的冬日已悄然而至,凜冽的西風肆虐著大地。但是,即便大自然暫時陷入沈睡,生命的希冀仍在內心燃燒著熊熊火焰。西風雖然嚴酷無情,卻也帶來了春天的曙光。 我閉上雙眼,倆頰被冰冷刺骨的寒風凍紅,卻能感受到春的腳步正在逐漸靠近。我期盼著看到大地重新綻放出生機勃勃的新綠,看到雨後彩虹劃過天空,看到鮮
Thumbnail
乍暖還寒的春天, 你的心情是否也有點起伏不定? 選一個顏色形容此時此刻的心情, 你會選什麼顏色呢?
Thumbnail
乍暖還寒的春天, 你的心情是否也有點起伏不定? 選一個顏色形容此時此刻的心情, 你會選什麼顏色呢?
Thumbnail
春季到來前冷冽的風吹襲過來 是必經的時間與過程 無意成為風的焦點卻在手指的溫度下降間 意識到了多麼引冷冽之入勝 冬難道還沒離去 腳蹤依然緩緩踏著如厚實雪地的印記 將那居無定所的心 一年必定經歷幾度那惶恐不安 忍耐與等待溫暖的到來 燈節就在此給予了支持 假如元宵是年歲的增長 是冷
Thumbnail
春季到來前冷冽的風吹襲過來 是必經的時間與過程 無意成為風的焦點卻在手指的溫度下降間 意識到了多麼引冷冽之入勝 冬難道還沒離去 腳蹤依然緩緩踏著如厚實雪地的印記 將那居無定所的心 一年必定經歷幾度那惶恐不安 忍耐與等待溫暖的到來 燈節就在此給予了支持 假如元宵是年歲的增長 是冷
Thumbnail
枯枝長出嫩芽,心中也萌發新企盼。 酷暑炎日令人爆汗,順勢代謝了職場宮鬥產生的毒素 看著葉子飄落,我從人生的秋天走過 冬季是個雙面人,一種面貌是蕭瑟與荒涼,另一個角度是休息與安養。
Thumbnail
枯枝長出嫩芽,心中也萌發新企盼。 酷暑炎日令人爆汗,順勢代謝了職場宮鬥產生的毒素 看著葉子飄落,我從人生的秋天走過 冬季是個雙面人,一種面貌是蕭瑟與荒涼,另一個角度是休息與安養。
Thumbnail
十月入秋的祇園,空氣中彌漫著微涼的冷空氣,深綠的葉子已逐漸轉黃,做完功課我和阿難一起在園林裏經行,我將雙臂舉向天空,開心的說:「最愛秋天了,好舒服!阿難,春夏秋冬中你最喜歡那一季?」
Thumbnail
十月入秋的祇園,空氣中彌漫著微涼的冷空氣,深綠的葉子已逐漸轉黃,做完功課我和阿難一起在園林裏經行,我將雙臂舉向天空,開心的說:「最愛秋天了,好舒服!阿難,春夏秋冬中你最喜歡那一季?」
Thumbnail
初秋的涼意帶走夏日的酷暑,為大地鋪上一層濃濃秋味的漸層畫布,綠黃橙紅的枝葉散佈開展,捎來一絲溫暖,也帶來蕭瑟的禪意。 初訪北海道,就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銀杏及楓葉齊盛放的澎湃美景,是用快門都捕捉不夠的美,大概只有親身體驗才能讓回憶來回甘。 此次北海道自由行,是完成4年前未完成的計畫,本來2
Thumbnail
初秋的涼意帶走夏日的酷暑,為大地鋪上一層濃濃秋味的漸層畫布,綠黃橙紅的枝葉散佈開展,捎來一絲溫暖,也帶來蕭瑟的禪意。 初訪北海道,就感受這片土地的美,銀杏及楓葉齊盛放的澎湃美景,是用快門都捕捉不夠的美,大概只有親身體驗才能讓回憶來回甘。 此次北海道自由行,是完成4年前未完成的計畫,本來2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