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集》第十一大門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命欲終時,佛自來迎。
—釋道綽撰
唐朝的道綽禪師(562-645)撰寫《安樂集》一書,上下二卷,是繼承龍樹菩薩,曇鸞大師之自力難行、他力易行的思想。道綽禪師把佛的教法分為聖道、凈土二門,指明聖道門非末法鈍根眾生所能悟證,有凈土門簡要易行,乘佛的本願力即能往生凈土。所以他一生宣揚凈土法門。
「安樂淨土」是指由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所成就的西方極樂淨土,淨土清淨無垢,充滿光明和喜樂。此書以「安樂」為書名,分為十二大門,道綽禪師明確地標舉其宗旨是闡明安樂淨土之宗義,並勸大家相信淨土法門,專門念佛,求生安樂淨土。

第十一大門本文

第十一大門中,略作兩番料簡:
第一、勸一切眾生,託善知識,作向西意。
第二、死後辨生緣勝劣。

第一、勸託善知識者,依法句經,與眾生作善知識

有寶明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為善知識也?」
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諸法,是為善知識。
「善知識者,是汝眼目,能見一切善惡道故。」
「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
「善知識者,是汝䔄繩,能挽拔汝等,出生死故也。」
又勸:「雖與眾生作善知識,必須歸西,何以故?由住斯火界,違順境多,多有退沒,難出故也。」
是故舍利弗於此發心修菩薩行,已經六十劫,逢惡知識乞眼因緣,遂即退轉,故知火界修道甚難,故勸歸西方。一得往生,三學自然勝進,萬行普備。故大經云:「彌陀淨國,無造惡之地,如毛髮許」也。

第二、次辨眾生死後受生勝劣者

此界眾生壽盡命終,莫不皆乘善惡二業,恆為司命獄率妄愛煩惱,相與受生,乃從無數劫來,未能免離。
若能生信歸向淨土,策意專精。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音聖眾,光臺迎接行者。歡喜隨從合掌乘臺,須臾即到。無不快樂,乃至成佛。
又復一切眾生造業不同,有其三種,謂上中下,莫不皆詣閻羅取判。若能信佛因緣,願生淨土,所修行業立皆迴向,命欲終時,佛自來迎,不于死王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會員
261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