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學理解碼2
含有「生物學學理解碼2」共 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老葉報報
2025/08/01
2025年7月高完讀率文章
好快八月啦!我們來看一下上個月的高完讀率文章~一樣從低排到高。 我在6月底啟動了貓咪躺躺計畫,然後貓咪文也有進榜。 第一名是東京大學的紙飛機~
#
貓咪躺躺計畫
#
馴化
#
生物學學理解碼2
3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15
關於某本科普書
本來想要貼在博客來,但是博客來不給貼網址。 老實說,雖然《生物學學理解碼》有點太龐雜,但基本上還是覺得不錯,於是又買了《生物學學理解碼2》 卻沒想到,裡面的錯誤實在太多。
2/5
生物學學理解碼2
#
生物學學理解碼2
#
教育
#
案例
6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11
看起來像在教科學,其實是在拆你科學地基——以某本科普書為反面教材的案例剖析
有些科普書雖然書寫風格充滿科學術語,卻藏著錯誤的邏輯。 教材看似正經,實則用誤導語言建構錯誤知識圖像。 這些錯誤不只是「寫錯一行」,而是系統性地讓學生對科學失去正確感知與操作判斷力。 有那麼嚴重嗎?有!
#
生物學學理解碼2
#
DNA
#
沉澱
5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10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精細胞如何卸下最後一件「外衣」(IVPM)?
在某本科普書裡面,作者問:花粉管中的精細胞有細胞膜嗎?精細胞與管細胞在花粉管中的空間分布為何? 然後,作者花了很長的篇幅來講別的事,卻完全沒有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 於是我只好去查論文,看看到底花粉管裡的精核有沒有細胞膜。
#
植物
#
花粉
#
受精
3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09
不要再說「根主動吸收鹽類有三種途徑」了!
植物根部吸收無機鹽這件事包含了主動運輸,說起來好像大家都學過。 但是最近看某本科普書,卻出現了答非所問的情形。 根主動吸收鹽類有三種途徑? 到底主動吸收是什麼?
#
植物
#
木質部
#
主動運輸
4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08
錯得像真的:拆解光呼吸作用的兩大誤解
在某些科普教材中,RuBisCO 進行光呼吸的過程被描述為「氧化作用」或「異化反應」。這種說法乍看合理,因為這個過程涉及氧氣、釋放 CO₂,看起來好像也在「分解」碳源。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不但錯,還非常具有誤導作用。 怎麼說呢?來看看吧!
#
植物
#
光合作用
#
光呼吸作用
2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07
不是葉綠素a說了算──P680與P700的誤解與真相
「葉綠素a不是吸收藍光與紅光嗎?那為什麼光系統叫做P680與P700?」 如果今天是高中或大學生問這樣的問題,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很蠢。 但是,我今天卻看到老師問這樣的問題,等我看完回答,我真的有要腦溢血的感覺!
#
植物
#
光合作用
#
葉綠素a
10
留言
老葉報報
2025/07/03
鹹豆漿會凝固是因為等電點?早餐店老闆賣不了啦!
最近看《生物學學理解碼2》的時候,看到一段話讓我忍不住挑眉: 「豆漿或牛奶加入酸之後,pH值下降至等電點時可引發蛋白質凝聚沉澱。」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學問,可是我一看到就覺得不對勁——如果鹹豆漿的製作真的得精準調整 pH 到等電點,那早餐店老闆根本沒辦法做生意了! 到底鹹豆漿凝固是怎樣呢?
#
蛋白質
#
豆花
#
教育
8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