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

含有「光合作用」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比鄰星b,一個宜居帶星球,依照人類的看法,這裡可能有著生命。 飛船縮小到棒球大小,並登陸比鄰星b,飛船對大氣成份進行分析,檢測到一些對楊修有害的微生物,所以楊修必須穿戴防護衣
「幽靈之花」水晶蘭,既不是真菌,也不是蘭花,而是「不光合作用」的「植物」。 為什麼它不靠光合作用也能存活呢? 本文將說明這種「養分小偷」與真菌、樹木的共生關係,及其習性、外觀、文化、應用等知識。
Thumbnail
好豐富的內容! 水晶蘭的花竟然有白色外的其他顏色!
看到這個題目,有些讀者應該會想:嗄?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了,為什麼還要增產呢? 事實上,雖然C4植物本來產量就比較高,但是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隨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其實C4植物也還可以再「ㄠ」一下喔!
Thumbnail
因為C4植物比C3植物在高溫下仍能維持較高的產量,所以近年來有些科學家致力於將我們的主要作物(C3植物)改造為C4植物。 但是,我們對C4植物在高溫下的生理學,瞭解得夠透徹了嗎? 最近的研究發現,其實C4植物也怕熱!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全球暖化對所有生物都有極大的影響……
什麼是「入侵植物」(invasive plants)?入侵植物不但是外來的,還要長得快、能到處長、造成災害,才會被叫最入侵植物。 有一種景天科植物,就因為實在太會長了,被英國列為禁止販售的入侵種! 到底為什麼它這麼會長呢?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入侵者的本事!!
有讀者在粉專留言問CAM植物是否有CO2補償點? 查了一下,有一篇2010年的論文提到一種紐西蘭原生的CAM植物Crassula helmsii有進行過測量。CAM植物的CO2補償點都很低,這是因為它特殊的生理機制造成的。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很喜歡!已收藏!
在《「葉」明珠在握的陸生植物》中,我們提到了一個名詞「CO2補償點」。 什麼是「CO2補償點」呢? 簡單來說,當我們把植物關在一個密閉的透明箱子裡並給予光照時,一開始裡面的CO2濃度會下降,但是過一段時間就不會再降了,這個時候就是「CO2補償點」(Γ)。 這個數值有什麼重要性呢?來看看!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好可愛的小實驗!!
之前介紹過「蛋白核」(pyrenoid),當時曾經提到它是藻類特有的構造。因為水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比空氣裡要低得多,所以藻類演化出了蛋白核,來濃縮二氧化碳。 雖然蛋白核看起來似乎是藻類的專利,不過有陸生植物有蛋白核喔! 這種陸生植物叫做「角蘚」...超有趣的!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角蘚長得很可愛!
你知道光合作用碳反應的第一個酵素「魯必斯科」(RuBisCo)嗎? 你知道魯必斯科有四種嗎? 最近研究海洋生物的科學家,在海洋的藍綠菌裡面,發現有一個藍綠菌居然有兩個魯必斯科! 為什麼它要兩個呢?多一個不會是用來煮湯的吧?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 魯必斯科! 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停止給我們驚奇! —來自葉綠舒發佈於老葉報報 https://vocus.cc/article/67601174fd8978000111a16b
人類馴化植物,植物會產生所謂的「馴化症候群」:可以吃/用的部分變大、多年生變成一年生、雌雄異體變成雌雄同體、有毒變無毒等等...這些都是植物被人類馴化之後發生的變化。 但是,隨著農業逐漸地「工業化」,農人追求高密度種植,這種行為,又會讓植物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
Thumbnail
謝謝老師分享!會想到"植物身體界線"這樣的說法真的很有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