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得像真的:拆解光呼吸作用的兩大誤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光呼吸作用是氧化與異化作用?當然不是

某些科普教材中,RuBisCO 進行光呼吸的過程被描述為「氧化作用」(oxidation)或「異化反應」(catabolism)。這種說法乍看合理,因為這個過程涉及氧氣、釋放 CO₂,看起來好像也在「分解」碳源。


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不但錯,還非常具有誤導性。


首先,我們來看化學或生物化學裡對「氧化」的定義。

  • 狹義:失去電子
  • 廣義:氧化態上升、或與氧結合


在光呼吸過程中,雖然氧分子(O₂)的確有參與反應,但整個反應過程中:

  • 沒有電子轉移
  •  沒有氧化還原酶參與
  •  沒有產生 ATP 或還原型 NAD(P)H

所以只能說 RuBisCO 執行了「加氧反應」(oxygenation),但不是氧化作用(oxidation)。


至於把光呼吸稱為異化反應,那就更是荒謬了。


要知道,異化作用(catabolism)是指分解有機大分子同時釋放能量的反應。如呼吸作用、β-氧化等。


但是光呼吸是因為RuBisCO的錯誤所產生的補救機制。在整個過程中,不但沒有產生能量,反而消耗 ATP 與 NADH。甚至,還釋放原本應該被固定的 CO₂,導致碳損失。更不要提產生了需要額外處理的氨(NH₃)了!


所以,無論是能量流向、反應目的,還是代謝意義上,它都不屬於異化作用。


那麼,該怎麼正確的描述光呼吸作用呢?


正確的描述是:「RuBisCO 在高 O₂ / 低 CO₂ 環境下啟動氧化酶活性,使 RuBP 發生加氧分解,產生 3-PGA 與無用的 2-PG。為了避免2-PG的累積,引發植物進入光呼吸途徑移除2-PG,造成碳與能量的損失。」


這樣的敘述,才能夠準確說明反應本質,避免誤導讀者。


到底為什麼會發生光呼吸?課本常跳過的兩個核心問題


除了名詞誤用之外,還有一個更根本的問題:光呼吸到底是怎麼來的? 很多教學只說「高氧低二氧化碳」時會發生,但為什麼這個反應會存在?大氣不是本來就是「高氧低二氧化碳」嗎?RuBisCO 為什麼這麼「不準確」?


要解釋清楚,必須談兩個關鍵概念。


首先,RuBisCO 本身就是一個具有「雙重活性」的酵素


RuBisCO 並不是只會與 CO₂ 結合的羧化酶,它天生就具有兩種活性:

  • 羧化酶(carboxylase)
  •  加氧酶(oxygenase)


這不是突變或病態造成的,而是這個酵素在演化早期就有的限制。那就是為什麼它叫做RuBisCO,最後那兩個字母是羧化酶(C)與加氧酶(O)的意思。


為什麼會有「加氧酶」活性?在原始地球大氣中,CO₂ 濃度遠高於 O₂,這使得早期的 RuBisCO 不需要擔心加氧的問題(幾乎沒有氧啊!為什麼要擔心不存在的問題呢?)。但是,當光合作用出現後,大氣中的 O₂ 濃度上升,這時候,RuBisCO 的弱點就暴露了:它無法精確區分 CO₂ 與 O₂,於是造成錯誤反應。


換句話說,光呼吸其實是演化上的「舊設計殘留」,而不是一個主動選擇的路徑。之前我們曾看過生活在低氧環境下的藍綠菌,它的RuBisCO也還是有加氧酶活性喔!


其次,大氣中 CO₂ 與 O₂ 的相對濃度,決定誰可以跟RuBisCO在一起


因為RuBisCO 可以用CO₂也可以用O₂,所以到底會發生卡爾文循環還是光呼吸,就看誰的濃度高。


但是在現代的大氣中,O₂ 佔約 21%,而 CO₂ 只有 0.04%(約 400 ppm)。在這樣的條件下,O₂ 有很大的機會「誤闖」RuBisCO,啟動光呼吸。


此外,在乾旱或溫度上升時,植物常會關閉氣孔以減少水分流失,這也會使葉肉內 CO₂ 更快下降,O₂ 更快累積,進一步提升光呼吸發生的機率。


也就是因此,C₄ 植物演化出新策略,把初步固定 CO₂ 的反應與卡爾文循環分開在兩種細胞中。這些都是為了提高 RuBisCO 接觸 CO₂ 的機會,壓制光呼吸發生率。


把植物代謝寫清楚,是對學生與科學的基本尊重


把光呼吸當作「氧化作用」或「異化反應」,乍看好像只是名詞誤用,但其實反映出對整個植物碳代謝與酵素活性的理解缺乏基礎。


更嚴重的是,當這些錯誤以非常自信的語氣寫下來、印成書籍後,就會讓學生背下錯的東西,未來學習與研究時,都會發生混亂。


參考文獻:

Hopkins W.G. Huner N.P.A. (2008) Introduction to Plant Physiology. 4th ed. p.142-14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245會員
79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7/07
「葉綠素a不是吸收藍光與紅光嗎?那為什麼光系統叫做P680與P700?」 如果今天是高中或大學生問這樣的問題,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很蠢。 但是,我今天卻看到老師問這樣的問題,等我看完回答,我真的有要腦溢血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7/07
「葉綠素a不是吸收藍光與紅光嗎?那為什麼光系統叫做P680與P700?」 如果今天是高中或大學生問這樣的問題,我一點也不會覺得很蠢。 但是,我今天卻看到老師問這樣的問題,等我看完回答,我真的有要腦溢血的感覺!
Thumbnail
2025/07/03
最近看《生物學學理解碼2》的時候,看到一段話讓我忍不住挑眉: 「豆漿或牛奶加入酸之後,pH值下降至等電點時可引發蛋白質凝聚沉澱。」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學問,可是我一看到就覺得不對勁——如果鹹豆漿的製作真的得精準調整 pH 到等電點,那早餐店老闆根本沒辦法做生意了! 到底鹹豆漿凝固是怎樣呢?
Thumbnail
2025/07/03
最近看《生物學學理解碼2》的時候,看到一段話讓我忍不住挑眉: 「豆漿或牛奶加入酸之後,pH值下降至等電點時可引發蛋白質凝聚沉澱。」 這句話聽起來很有學問,可是我一看到就覺得不對勁——如果鹹豆漿的製作真的得精準調整 pH 到等電點,那早餐店老闆根本沒辦法做生意了! 到底鹹豆漿凝固是怎樣呢?
Thumbnail
2025/06/27
昨天晚上看完了任嘉倫主演的《無憂渡》,說真的其實我可以接受這個結局,只是到底任嘉倫什麼時候要再度演一個有Happy Ending的戲啊? 但是,到最後他把月蟲給放出來,月蟲紛紛飛到無憂草上...什麼? 這是哪門子的無憂草啊!
Thumbnail
2025/06/27
昨天晚上看完了任嘉倫主演的《無憂渡》,說真的其實我可以接受這個結局,只是到底任嘉倫什麼時候要再度演一個有Happy Ending的戲啊? 但是,到最後他把月蟲給放出來,月蟲紛紛飛到無憂草上...什麼? 這是哪門子的無憂草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光的物理學,特別是光電效應與波粒二象性之間的關係。透過分析謝育哲的文章《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光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歷史與實驗過程。文章對於近代物理的理解過程以及學術界的發展也提供了簡要的評價,並引發了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光的物理學,特別是光電效應與波粒二象性之間的關係。透過分析謝育哲的文章《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光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歷史與實驗過程。文章對於近代物理的理解過程以及學術界的發展也提供了簡要的評價,並引發了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間接照明塑造的是整體情境效果。它創造了令人驚艷的視覺感......
Thumbnail
間接照明塑造的是整體情境效果。它創造了令人驚艷的視覺感......
Thumbnail
唯有在自己熟悉趨勢的狀況下,你知道自己欠缺什麼?再讓新商品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Thumbnail
唯有在自己熟悉趨勢的狀況下,你知道自己欠缺什麼?再讓新商品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Thumbnail
維持現狀與否?的結果。 任何人都不能夠預料它的結果......
Thumbnail
維持現狀與否?的結果。 任何人都不能夠預料它的結果......
Thumbnail
這集聊聊投射者的能量類型,為什麼人類圖要投射者不要說話? 投射者如何活出自己的光?
Thumbnail
這集聊聊投射者的能量類型,為什麼人類圖要投射者不要說話? 投射者如何活出自己的光?
Thumbnail
當我剛進入靈性修習時,對能量非常敏感,會想躲避負能量的人事物,而且遇到許多靈性圈的朋友,對能量也有近乎神經質的敏銳,讓我經常懷疑情緒排毒的自己,是不是曾不經意的用負面能量污染到別人,也盡量避開負面的情境或言語,如此便加深了人我之間的分隔對立。 然後我進入擴大療癒法以及光的實修,發現這兩門課程頻
Thumbnail
當我剛進入靈性修習時,對能量非常敏感,會想躲避負能量的人事物,而且遇到許多靈性圈的朋友,對能量也有近乎神經質的敏銳,讓我經常懷疑情緒排毒的自己,是不是曾不經意的用負面能量污染到別人,也盡量避開負面的情境或言語,如此便加深了人我之間的分隔對立。 然後我進入擴大療癒法以及光的實修,發現這兩門課程頻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
Thumbnail
探索為什麼我們在炭火、燈泡和星體的光芒中看不見綠光的科學原因。解釋了人眼對顏色的感知和黑體輻射的關係,並提出了透過科學儀器觀測綠光的可能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