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

含有「監護人」共 9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昨天荷蘭內閣公布的預算協商結果,確定2026年將調升Box 3顆課稅率,也同時調降免稅額。 免稅額將由2025年的每人57,684歐調降到51,396歐 (注意:18歲以下小孩沒有Box 3免稅額,而且他們名下的資產會計入父母或是監護人額度,所以無法用小孩名義避稅)。 除此之外,Box 3除了存
大S驟然離世,社會輿論關注的不僅是其遺產分配,更聚焦於兩名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與監護問題。 本文將釐清親權與監護權的法律差異,說明離婚後親權歸屬的實務認定標準,並剖析跨境監護與法院判決互認的變數。面對未竟訴訟與孩子未來的生活安排,法律如何保障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也是本文的討論重點。
Thumbnail
原來疼痛可以如此椎心刺骨, 原來七年的照拂不過是你的責任, 原來一切,不過是我的妄念。
Thumbnail
在婚姻出現裂痕、夫妻分居的狀態下,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孩子的去向。如果丈夫或婆婆趁著雙方尚未談妥監護權,就擅自把孩子帶回婆家,該怎麼辦?這種狀況到底可不可以提告?是不是一定要離婚才能處理?本文將用最實際的法律角度,一步步教你如何把孩子救回來! 一、還沒離婚,婆婆就搶孩子?當心觸法! 有些人會以為:
監護權不是一份獎勵,而是一種責任。有些父母在離婚後,因為現實壓力、經濟困難或親子疏離,可能萌生「我能不能放棄監護權?」的念頭。但在法律眼中,監護權不是說拋就能拋的,它牽涉到孩子的照顧權、扶養義務與法律責任。 那麼監護權到底能不能放棄?可以單方面取消嗎?流程怎麼走?你該準備哪些資料?這篇文章一次帶你
在面對離婚與爭取孩子監護權的過程中,家暴的事實是否會成為關鍵因素?會不會因為對方曾經家暴,孩子就一定不會判給他?還是家暴紀錄只是扣分而非致命傷?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法院對「家暴與監護權」的真實態度,並解析法官在裁定小孩監護權時的標準與思考邏輯。 一、對方有家暴紀錄,孩子一定不會判給他嗎? 這是
    作為未成年的監護人,理應扮演監督保護的角色,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監護人卻甚麼也沒做。     以前工作的時候,總有些父母會跟我說自己不懂得教子女,或者要謀生沒時間教導,覺得理應單靠學校、靠老師去教好他們的孩子,彷彿做父母的不用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其實父母作為監護人的角色,就該
Thumbnail
付費限定
在荷蘭,滿18歲就是成年 (meerjarig),也就是要完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這裡簡單列出荷蘭滿18歲小孩能做的事情以及家長可能需要注意的事項。 健康保險:荷蘭滿18歲要自己保健康保險並付費。如果收入不高,或是學生完全沒有收入,可以跟荷蘭政府申請健康保險補助 (zorgtoeslag),補助
付費限定
荷蘭小孩滿16歲就算成年,雖然還沒有投票權,但他們基本上已經可以自己決定所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舉例來說: 醫療:荷蘭小孩滿16歲享有完全醫療決定權,也就是醫療人員要直接與病人討論病情並取得同意,不需要也不能經過家長或是監護人同意。小孩可以自行決定願不願意與其他人分享病歷、看診時其他人能不能
付費限定
荷蘭法律中,保障滿16歲小孩自行做出決定。 12歲以下全權由父母或是法定監護人決定。 12到16歲小孩則是由小孩及父母/法定監護人「共同」決定,也就是小孩滿12歲後,基本上在荷蘭做任何事情,父母或是法定監護人都要徵詢小孩的意見,在需要白紙黑字簽訂的協議上,也要有小孩的簽名或是授權才生效。 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