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美書店

含有「郭怡美書店」共 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9月12日晚間,李潔珂於大稻埕郭怡美書店舉行《離散的植物》新書分享會,與《沒口之河》作者黃瀚嶢談植物與人的遷徙,及其用寫作梳理的方式,追索邊界的多重可能。此次來台,更是她首次在台灣舉辦出版相關活動。
Thumbnail
大稻埕最著名的街道為迪化街,街區內的店家販售著各式各樣的乾貨、中藥材、編織商品等,同時也是年節時大家耳熟能詳的年貨大街,其老店最大的特色,就是深度十分狹長,前棟為店鋪,後棟為工廠或倉庫。老實說,這不是我第一次來大稻埕,但每次來總有新發現。
Thumbnail
迪化街上的「郭怡美書店」是創辦人郭重興先生祖父的起家厝,而是他租回昔日的祖厝,開設大稻埕的新地標-一間美麗的獨立書店。 1922年興建的華麗街屋,原本是日治時期有「大稻埕三仙」之稱的郭烏隆,開設「郭怡美商行」的所在。巴洛克式紅磚建築物,立面牌樓式及泥塑的商號「郭怡美」至今仍被完整地保留著。
Thumbnail
微雨的午後,來到位於迪化街的郭怡美書店。 原木家具和書架,散發著淡淡的香氣,這裡有著剛剛好的空間佈置、獨立書店的選書理念和少量卻舒適的閱讀座位,我躡手躡腳,眼睛輕輕掃過書名,輕輕取下中意的書籍,輕輕翻著內頁,再輕輕放回,生怕破壞這完美的寧靜。 充滿年代感的歷史印記,一磚一瓦都是記憶 手繪的街道
Thumbnail
中年男子的周末日常,一杯咖啡一本書,偷得浮生半日閒。不論在海外或是台灣,忙碌工作一整個星期,在周末靜下來看看書沉澱心情,有種充充電的感覺。 迪化街裡有一間書店,空間不大書不多,不一定能找想買的書,但卻能找到喧囂中的寧靜午後時光。 在大稻埕生活多年,其實一直沒有發現這間書店,一天晚上,乘著夏日微風
Thumbnail
我是因為喬治漢堡才去大稻埕碼頭的,自從喬治搬到南部後,越來越少在新北看到他,這次在離我25分鐘公車車程的距離,下了班立刻趕來,就為了CP值很高的喬治漢堡。
Thumbnail
站在街邊看到都十分吸引人 ,位在迪化街的一間書店。 透過玻璃窗看進去,暖光加上古色古香的感覺,讓我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Thumbnail
這裡好美,記錄下來,有機會也去逛逛~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漫步在大稻埕迪化街上,邊欣賞沿途的紅磚建築,感受時光交織的歲月美感,來到以舊商號為名的郭怡美書店。這是一棟有天井連接前後棟的街屋,仍保留了1922年建造時的樣貌。這天,在郭怡美書店有一場《雙廈記》新書分享會,這本書寫的是大稻埕錦記茶行與新竹周益記古宅兩個家族的故事,我心裡暗想:選
Thumbnail
#台北 #郭怡美書店 郭怡美書店位於大稻埕內,一走進門馬上可以感受到像被書環抱的溫柔,令我經驗的是室內空間比外面看起來還大的非常多!走到底後還有咖啡廳讓人直接帶著書邊喝咖啡邊閱讀......
Thumbnail
為了解古宅翻新的作法,俊一和怡華相約迪化街的郭怡美書店。郭怡美宅和邱家古宅有類似的問題,區分所有人太多,改建太困難。現整修後,變身一間現代化的書店。狹長的建築物主體完全保留。廳和廳間的中庭,陽光灑進,綠色植物攀爬,古色古香,是很多學建築人朝聖的地方。 郭怡美書店二樓,設有一間茶館。俊一和怡華點了一壺
Thumbnail
終於有時間把八篇一次讀完。五月的小說不但風景美麗文字優美,讀起來令人心曠神怡,而且主線充滿人性關懷,不像現在主流以殘忍悲傷吸眼球。我是東部人,沒有幼時的台北記憶。我最小的姑姑嫁給李春生後代,小時候跟同齡的表弟通信,信封上都要寫筆劃很多的歸綏街,可以說歸綏街是我認識台北的第一條街。我小學五年級第一次來台北,就住在歸綏街姑丈家的老宅。我來台北三十多年了,沒事常去迪化街逛街買蜜餞香菇。來自鄉下的我,對迪化街有一份特別的好感。這次隨著五月的小說,除了享受愉快的閱讀樂趣,彷彿也深度旅遊了一次迪化街,真的是有呷擱有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