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廈記》大時代的小歷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大稻埕街屋改造的郭怡美書店,去年11月新開幕。
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漫步在大稻埕迪化街上,邊欣賞沿途的紅磚建築,感受時光交織的歲月美感,來到以舊商號為名的郭怡美書店。這是一棟有天井連接前後棟的街屋,仍保留了1922年建造時的樣貌。書店經營者除了維持原建築的空間格局,在書區規劃上也頗具巧思,一樓多為台灣主題的書籍、二樓是世界史地、三樓是藝術文化,就像是從自己的土地認識起,接著放眼世界,然後提升到心靈美學層次,引領讀者進入浩瀚的書海。
郭怡美書店保留老屋原本的隔間來做主題書區的規劃。
樓梯下的空間是書店靜謐的一角。
這天,在郭怡美書店有一場《雙廈記》新書分享會,這本書寫的是大稻埕錦記茶行與新竹周益記古宅兩個家族的故事,我心裡暗想:選在大稻埕同樣很有歷史氛圍的建物裡聊這本書,真是再適合不過。而當天,許多書中人物及陳家、周家後代子孫都到場了,更成為歷史性的一刻。
郭怡美書店也可以舉辦藝文活動。
《雙廈記》的作者是周宗武先生及他的好友王惠光律師。周宗武是書中主角周敏益、陳寶釵夫妻七個兒女當中的小兒子,今年已屆齡81歲的他,生平的心願之一就是寫下家族的故事,他做到了!
兩位作者周宗武(中)、王惠光(左),右邊是平安文化總編輯許婷婷。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能在時代的興衰之中占有一席之地,可就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機遇。陳寶釵是大稻埕茶葉大亨陳天來的女兒,也是貫串整本書的靈魂人物,書中第一章的第一句是這麼寫的:「『我這一生,真的非常幸運。』陳寶釵曾經這麼說道。」隔壁頁隨即放上她中學時期的照片,認證陳寶釵在當時就是大稻埕的大美女。真是聰明的開場,美少女誰不愛呢!
故事從陳天來、林金英夫妻將寶貝女兒陳寶釵許配給新竹周益記家族的周敏益為開端,接下來是家族人物一一登場。而其中作者著墨特別多的是與陳寶釵感情很好的弟弟陳清汾,他是台灣第一位留學法國的畫家,才華洋溢又浪漫多情,書中也記錄了他精采的一生,分享會當天作者還加碼書中沒有寫到的風流韻事,算是意外的福利。
分享會當天座無虛席,在歷史空間裡聽歷史故事真是一種享受。
此外,包括陳天來的孫兒陳守實和日本明仁天皇是小學同學,孫侄兒陳守山是第一位台籍上將,陳寶釵的二兒子周麟徵是世界職業桌球表演賽冠軍……;以及眾多紅極一時的名人,台語流行音樂作詞者李臨秋、京劇演員顧正秋、演員李香蘭、張艾嘉……也都在書中出現。
有著顯赫的家世背景,以陶氏化學台灣區總經理一職退休的周宗武,也感恩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就受到家族庇蔭。書中他提到一段和台塑集團王永慶董事長做生意的過程,當時他剛滿四十歲,被王永慶認為是個「猴仔囝」而不太信賴,後來得知他是陳天來的外孫,由於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曾受過陳天來的照顧,王永慶感念在心,也改變了對周宗武的態度。
新書分享會後的作者簽名會是讀者的另一個福利。
周宗武小時候就在外公陳天來經營的永樂座、第一劇場裡看遍好萊塢電影、學唱西洋歌曲,是兄弟姊妹當中對音樂特別感興趣的人,他從小就愛唱歌表演,但因為媽媽和大哥的反對,沒有走上歌唱界。分享會當天,他技癢地現場高歌了幾句,渾厚的嗓音依然寶刀未老、中氣十足。或許是和舅舅陳清汾同樣有著藝術天份,而且他也愛美女,不過周宗武的感情世界可不像舅舅那般豐富,認定的妻子方玟宜是他從母校中興大學合唱團努力追求來、小他八歲的學妹,他說:「找那個眼睛最大的就對了。」夫妻倆至今依然感情很好。
《雙廈記》寫下一則則發生在兩個家族不同人物身上的小歷史,也同時見證了一個大時代,成為這本書既親切易讀又極具份量的存在。
周宗武的妻子方玟宜和一雙兒女當天都出席新書分享會表達支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近十多年,台灣農村有了創新性的發展,一群人生中途轉換跑道的青農投入,發展出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更直接互動的模式。宜蘭縣員山鄉深耕村,2004年賴青松創立「穀東俱樂部」是先驅代表,2013年「倆佰甲」擔起媒合閒置農田和小農的角色。一群有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因各種原因來到深溝形成新農聚落,一場青農實驗逐漸形成新型態的農村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永續旅遊成為近兩年的主流議題之前,「原森旅行」早在2016年成立時,就以「永續生態旅遊領導品牌」為願景,「永續、生態、低碳、樂活」即是原森的核心價值,並且身體力行,成為全國第一家金級環保旅行業,今年,原森更推出「EcoLife原森綠行動」計畫。
福山部落,以泰雅族語發音稱之為「德拉楠」,是烏來最山裡的部落,也是泰雅族人從桃園復興鄉上巴陵,翻山越嶺來到烏來的第一個落腳之處,因為位處深山,還保留許多傳統泰雅文化。
「布洛灣」在太魯閣語中是「回音」的意思,在族群遷徙的過程中,布洛灣上、下台地成為太魯閣族人的聚居地。此台地的形成源於立霧溪下游的一次大坍方,如今是峽谷裡的一塊寶地。
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打通了中央山脈,也打開了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實際上太魯閣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原住民的獵徑,太魯閣族人因追逐獵物發現了立霧溪流域的原始山林,遂率領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建立部落。
關於一位藝術家一輩子的故事該從哪說起?顯然非三言兩語得以道盡,卻仍希望以一篇短文留住這場相遇。現年80歲的江賢二,一生投入創作,在旅居巴黎與紐約30年後,於2008年定居台東金樽,這片台東山海的自然魅力給了他許多感動,創作出不同於早年、色彩豐富的作品,江老師說,這是他的第二藝術生命。
繼2010年打造了「鐵花村音樂聚落」,2022年再推出「台灣好音樂──原住民音樂人才培育計畫」,12年來,「台灣好基金會」支持在地音樂創作的腳步,不但沒有停下來,甚至更往前邁出一大步。台灣好音樂即將在明年一月推出第一場大型演唱會──獵人祭!
在永續旅遊成為近兩年的主流議題之前,「原森旅行」早在2016年成立時,就以「永續生態旅遊領導品牌」為願景,「永續、生態、低碳、樂活」即是原森的核心價值,並且身體力行,成為全國第一家金級環保旅行業,今年,原森更推出「EcoLife原森綠行動」計畫。
福山部落,以泰雅族語發音稱之為「德拉楠」,是烏來最山裡的部落,也是泰雅族人從桃園復興鄉上巴陵,翻山越嶺來到烏來的第一個落腳之處,因為位處深山,還保留許多傳統泰雅文化。
「布洛灣」在太魯閣語中是「回音」的意思,在族群遷徙的過程中,布洛灣上、下台地成為太魯閣族人的聚居地。此台地的形成源於立霧溪下游的一次大坍方,如今是峽谷裡的一塊寶地。
一條東西橫貫公路(簡稱中橫),打通了中央山脈,也打開了險峻的太魯閣峽谷,實際上太魯閣早在兩、三百年前就有原住民的獵徑,太魯閣族人因追逐獵物發現了立霧溪流域的原始山林,遂率領族人翻越中央山脈,來到花蓮建立部落。
關於一位藝術家一輩子的故事該從哪說起?顯然非三言兩語得以道盡,卻仍希望以一篇短文留住這場相遇。現年80歲的江賢二,一生投入創作,在旅居巴黎與紐約30年後,於2008年定居台東金樽,這片台東山海的自然魅力給了他許多感動,創作出不同於早年、色彩豐富的作品,江老師說,這是他的第二藝術生命。
繼2010年打造了「鐵花村音樂聚落」,2022年再推出「台灣好音樂──原住民音樂人才培育計畫」,12年來,「台灣好基金會」支持在地音樂創作的腳步,不但沒有停下來,甚至更往前邁出一大步。台灣好音樂即將在明年一月推出第一場大型演唱會──獵人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Vivian老師揭秘:私立雙語一年級單字壓孩子,外師變硬塞,家長從眾不查。八小時後還補習,跟不上壓力大,STEM、PBL更高效。你家孩子還愛學英文嗎?看全文反思!
➤雙生火焰 靈魂都是出自同一個地方,既然我們都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那我們曾經也都是彼此的一部分。 但就算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後來我們分化成不同的維度、不同的種族跟不同的長相,那即是分離了,你不可能指著鳳凰、比著龍、望著鯤鵬又或是看著非洲人,說我們都是手足吧? 那既然我們都分離了也不認為彼此是
Thumbnail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
Thumbnail
  早前2月17日,「望廈山房1952文創之園」營運團隊MH1952於望廈山房成功舉辦「望廈社區活化新春茶話會」,邀請了多個本澳社團及文化、學界、商界等各界嘉賓,共商社區活化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望廈山房聚焦文化與商業並行活化   活動開始,「望廈山房1952文創之園」營運團隊MH1952介紹
Thumbnail
大稻埕是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擁有許多充滿故事的古蹟,包括仁安醫院、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新芳春茶行。這三個市立古蹟都是免費參觀,在當地瞭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本文將介紹這三間市立古蹟的特色和參觀資訊。
Thumbnail
程氏古厝 淡水程氏古厝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閩式三合院古蹟之一。 開發先鋒 該古厝建於清光緒初年,由程氏家族所建。程氏家族是淡水早期開發的先鋒之一,在淡水開墾了大片土地。程氏古厝是程氏家族的祖厝,也是淡水早期開發的歷史見證。 建築組成 程氏古厝坐北朝南,由正廳、左右廂房、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台灣藝術家陳怡潔於公於私對臺南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南藝大」完成藝術博士學位,跟著愛好美食的爸媽也常會想起這裡的牛肉湯和玉米;更不用說這次為了『靈動的目光』光雕創作,尤其 「眾神之都」之稱的臺南府的廟宇,卻是走它千遍也不厭倦。    於是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Vivian老師揭秘:私立雙語一年級單字壓孩子,外師變硬塞,家長從眾不查。八小時後還補習,跟不上壓力大,STEM、PBL更高效。你家孩子還愛學英文嗎?看全文反思!
➤雙生火焰 靈魂都是出自同一個地方,既然我們都是從同一個地方出來,那我們曾經也都是彼此的一部分。 但就算我們都來自同一個地方,後來我們分化成不同的維度、不同的種族跟不同的長相,那即是分離了,你不可能指著鳳凰、比著龍、望著鯤鵬又或是看著非洲人,說我們都是手足吧? 那既然我們都分離了也不認為彼此是
Thumbnail
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資訊中心資料顯示,2024年首季60歲至80歲購屋核貸案件達2386件較2014年同期成長64%,65歲至80歲成長幅度竟擴大至1.3倍!且內政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居住的住宅數量,全國達69.5萬宅,創下新紀錄;全國平均屋齡已達33年,也同步創新高
Thumbnail
  早前2月17日,「望廈山房1952文創之園」營運團隊MH1952於望廈山房成功舉辦「望廈社區活化新春茶話會」,邀請了多個本澳社團及文化、學界、商界等各界嘉賓,共商社區活化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望廈山房聚焦文化與商業並行活化   活動開始,「望廈山房1952文創之園」營運團隊MH1952介紹
Thumbnail
大稻埕是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擁有許多充滿故事的古蹟,包括仁安醫院、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和新芳春茶行。這三個市立古蹟都是免費參觀,在當地瞭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本文將介紹這三間市立古蹟的特色和參觀資訊。
Thumbnail
程氏古厝 淡水程氏古厝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是台灣現存最完整的閩式三合院古蹟之一。 開發先鋒 該古厝建於清光緒初年,由程氏家族所建。程氏家族是淡水早期開發的先鋒之一,在淡水開墾了大片土地。程氏古厝是程氏家族的祖厝,也是淡水早期開發的歷史見證。 建築組成 程氏古厝坐北朝南,由正廳、左右廂房、
Thumbnail
王安憶的小說《天香》是她榮獲紅樓夢獎首獎的作品,本書描寫上海申府的生活和歷史背景,著重園林中繡畫的女性傳統,反映了晚明華靡頹廢的氣象。《天香》透過描述繡畫技巧和人物離合,呈現了女性的能動性和生命的強韌。作者王安憶的筆觸優雅含蓄,能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上海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用《傷寒論》這本書做課本,很方便。 條辨編排的很清晰,處方在書末做了歸納整理,非常好。 如果沒有中醫基礎,沒有讀過《神農本草經》,看《傷寒論》就只是看熱鬧。 對藥性非常熟悉,才能領會經方的妙處。 這本書是中醫的經典。 倪老師講傷寒論非常精彩,領略典籍魅力,還是得有老師帶著解讀。 每個處方的用意,每味
Thumbnail
台南,一個人文薈萃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古老的府城,歷史的痕跡在這裡比比皆是,但是越古老的東西,就越有它的智慧,同時更加古老也往往代表更危險。 漢人在台灣的足跡能上溯到哪?我想,鄭成功應該是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在台政權吧。 沒錯,今天的任務來自於明鄭時期的故事,現在回頭想想,說是現代版的戲說台灣一點也不為
台灣藝術家陳怡潔於公於私對臺南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南藝大」完成藝術博士學位,跟著愛好美食的爸媽也常會想起這裡的牛肉湯和玉米;更不用說這次為了『靈動的目光』光雕創作,尤其 「眾神之都」之稱的臺南府的廟宇,卻是走它千遍也不厭倦。    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