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All We Imagine as Light,2024),是印度新銳導演帕亞爾卡帕迪亞(Payal Kapadia)首部劇情長片,闖入坎城影展正式競賽,一舉擒獲評審團大獎。電影描繪寄居孟買壓抑與苦澀,圍繞在三個不世代女性的感情與憂鬱,護士長普拉巴有著遠在歐洲、久未聯絡的丈夫,因此不敢回應醫生同事的追求。年輕護士阿奴是印度教徒卻愛上穆斯林男孩。而餐廳女廚師怕落地則因寡婦身份將要被建商迫遷,必須離開孟買。
帕亞卡帕迪亞,1986 年出生於孟買,就讀於印度電影電視學院(Film and Television Institute of India,簡稱 FTII);其母納里尼馬拉尼(Nalini Malani)為印度第一代女性錄像藝術家、畫家。馬拉尼作品。馬拉尼長年處理自身難民經驗,即當年因印度獨立時巴基斯坦獨立的「印度分治」導致的難民危機;更譴責利用群眾信仰的犬儒民族主義(cynical nationalism)。
本次訪談於 2024 年坎城影展後段,於電影節主展場「電影宮」中,以全英語圓桌方式進行,與會記者超過七成為女性記者。訪談中,帕亞卡帕迪亞為了回應,為何拍攝片中「居住正義」社會運動橋段,及為何以小人物故事作為切入點,她提及自身校園運動經驗,與將之作為紀錄片題材的創作過程。她的《我們一無所知的夜晚》(A Night of Knowing Nothing,2021)曾獲坎城最佳紀錄片,描繪導演自身以罷課方式,組織校園運動抗議學校任命保守派政治人物擔任學院主任。
或許正是承襲母親作品的特質,馬拉尼畫作與錄像藝術堅定不移打擊犬儒主義的特質,以一種先的溫柔姿態出現在劇情電影中。卡帕迪亞以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s)視角下重新詮釋亞洲女性主義思維,其中涉及傳統家庭價值、種姓制度、信仰自由,是印度電影史、印度獨立電影皆少見角度。
另外,選用了兩首去年甫以百歲高齡過世的亞音樂家Emahoy的鋼琴曲目〈Ballad of the Spirits〉和〈Golgotha〉,詮釋少女阿努的都會憂愁。作曲家、鋼琴演奏家Emahoy Tsege Mariam Gebru,出身衣索比亞顯赫家族,因政治因素,躲入修道院潛心研究音樂,這兩首的曲子,是恰好是 Emahoy 六、七〇年代之間,由衣索比雅逃至耶路撒冷前後的錄音版本。Emahoy深居簡出的神秘特質,被影評人鴻鴻形容為:「和影片的女性氣質,密合無間。」
思索如何將《你》情節與音畫美學,必須連結訪談中她提及影響本片甚深的印度大師級前衛電影導演、前 FTII 教授 Ritwik Ghatak,而英國殖民、印度分治、左翼政黨興衰、孟加拉獨立的歷史,更是理解 Ghatak 作品系譜的關鍵。為深入卡帕迪亞創作宇宙,更勿忘「馬拉尼—卡帕迪亞」家庭,由巴基斯坦、輾轉經加爾各答,落腳孟買的難民離散經驗。
本片訪談礙於訪談時間限制,僅就配樂、選角、印度多語種、獨立電影現況、女性電影創作者身份政治等部分,進行第一手的提問。全片宛若是發生在一場感情災難之「後」的無聲電影,我們只看到在日常生活看似悠然,實則憂然的縫隙,緩慢崩解的女性內在精神世界;電影最後段落,到了海邊、森林、岩洞,當我們看到女人們憤怒的性、安靜的淚、幽然的觸碰。受困陷的女人真的擺脫束縛了嗎?當一個謎漾男人從海上現身,攪亂一池春水,似乎她們獲得暫時解脫。但,她們真的不再旁觀彼此的孤獨了嗎?或許,這些幸福的時刻來得太超現實。
如何在現實中,重現不可重現之視、言說不可言説之輕,就是將成為「尋找光」的卡帕迪亞未來電影的完美主題,也都將是這位作者導演留給未來觀眾的一道挑戰。
釀:《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All We Imagine as Light,2024)是在印度的現代化大都市孟買拍攝的,電影開場帶著紀實風格,描繪了城市的天際線、擁擠的市集,還有那些在高樓大廈的建築陰影下生活的普通人。可不可以請您先談談,為什麼會選擇聚焦在這樣的「都會生活」?
卡帕迪亞:哇,這是個很棒的切入點!其實,這正是我想在電影中表達的核心──印度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國家。就拿我成長的孟買為例,在這樣的超大都市,儘管我們可以看到一棟棟的摩天大樓,還有全球化的都市風貌,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卻還是被一些過時、守舊的觀念所束縛,尤其是對女性來說,這種印度「都會生活」的矛盾感是非常強烈的,無論是在家庭關係,還是人際互動上。
其實許多亞洲國家都有類似的情況,我們受到西方女性主義思潮影響,學到了很多新觀念。西方思潮告訴我們,若女性能夠掌控財務自主權,她就能擁有自己的生存權,還有更多的自由與選擇權。但在印度,甚至在很多亞洲國家,這並不是現實。
家庭才是最具決定性力量的存在。即使一個女性擁有財務自主權,她可能還是無法選擇要「愛誰」或「跟誰在一起」。即使擁有這種「選擇權」的條件,有了財務自主權,但我們所擁有的「自由」依然不是源自於西方世界個人主義的「自由」;對我們這些生活在東亞的女性來說,自由是一種不同的觀念。
而且即使在印度的發展城市中,「種姓制度」(caste)依然根深蒂固;同時,宗教和種姓之間的差異,仍然會對家庭關係帶來巨大的挑戰。例如,電影中一位主角和她的對象之間的宗教差異,就為他們的家庭帶來巨大的挑戰。當代印度女性,甚至亞洲女性所面對的矛盾,正是我創作這部電影的動力。
釀: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三個女性角色的肖像──一位單身、一位已婚、一位寡婦。這三個形象,是否可以看作是女性人生的三個不同階段呢?
卡帕迪亞:沒錯,這正是我想表達的。電影一開始出現的那位年紀較大的女性,她在談論死後的鬼魂,彷彿她的生命已經靠近終點,而最後跳舞的那位年輕女性,則代表了新的世代。你可以把它當作三個世代的女性縮影,這是電影的光譜,從老到少,從過去到未來,就像生活本身一樣。
釀:我曾看過一些有關貪腐的紀錄片,並從中了解到了印度政治的困境,但發現電影裡似乎沒有角色直接討論政治,為什麼選擇不在片中表達政治議題呢?
卡帕迪亞:其實「政治」並不一定只會出現在執政黨、反對黨⋯⋯這些「政治團體」之間的爭論,如果用更深一層的思考來看待「政治」,其實包含著日常生活中的所有「關係」,以及「社會文化」如何建構我們的存在。我覺得真正的政治議題其實已經囊括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
釀:可否請您談談作為印度女性導演,在創作路上會遇到的困境?
卡帕迪亞:這是我最常被問到,也是新聞上最常報導的議題之一。的確,我不會否認女性創作者在業界面臨的困境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但這似乎也成為西方世界對印度社會的既定印象,似乎所有的焦點都集中在這個議題上。
當然,這絕對是首要的「議題」,但我想強調的是,我的社會位置其實是由多種不同因素「共同交織」(intersectional)而成的。換句話說,我來自一些特定的背景、擁有某些特權,相較於來自不同種姓制度或宗教背景的男性,我或許站在一個更有特權的社會位置上,也因此,「我的性別」也就不一定是使我處於這樣的現況,又或是被曲解、未被充分表達的緣由。我覺得,西方世界經常將印度的問題過度簡化成單一的性別或社會問題,而忽略了我們的多重身分,和政治、經濟、文化的複雜性。
釀:沒錯,提到印度電影,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通常是寶萊塢(Bollywood)歌舞片,而孟買又寶萊塢的基地。您的電影儘管拍攝於孟買,卻代表了當下印度電影的一種全新風格,這是否意味著現在有一批新的導演正在崛起,代表了印度電影將走向更為多樣化的面貌呢?
卡帕迪亞:沒錯,以印度印地語為中心的的寶萊塢電影當然是最為人熟知的,它也確實在西方世界成為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但其實印度的電影產業遠遠不止如此,印度是個由多個邦所組成的國家,每個邦就像是一個小國家,擁有自己的語言和電影產業。舉例來說,泰米爾電影(Tamil language film,俗稱的Kollywood)、馬來亞電影、西孟加拉電影(以孟加拉與為主的電影,俗稱Tollywood)等,每個地區的電影都用自己的語言拍攝,風格也各具特色。
以泰米爾語電影為例,這些電影經常充滿獨特的元素,且這些地區的導演實力相當強大,很多作品都令人驚艷。更重要的是,印度電影其實相當自給自足,就算是地方性的小眾電影,都有大批觀眾支持,並對這些電影有著極高的熱情和忠誠,自成一個產業體系。
回到你的問題,現在的印度電影非常多元,除了剛剛提到的數個大規模商業片產業,還有很多出色的獨立電影導演在崛起。就像去年,印度紀錄片電影《在牠們的凝視之間》(All the Breathes,2022)就入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甚至在孟加拉地區,也有越來越多優秀的獨立電影導演冒出來,整個印度電影產業正在迎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代。
釀:在電影中,我們看到 Anu 的性場面,其實在印度電影裡,如此直接且清晰地拍攝性與裸露的場景是非常少見的。最近有很多關於拍攝女性身體的討論,像是這樣的鏡頭是否會對女性造成剝削,您可不可以談談拍攝這場戲的意義?
卡帕迪亞:你提到的這一點,正是我拍這場戲的原因之一。印度的主流電影一直以來都避免拍攝這種直接的性場面,但我覺得是時候改變這種情況了。其實,Anu 的那場裸戲並不是要表達她的「肉慾」(sensuality),而是更多想呈現一種「憤怒」(anger)。所以我選擇在一個偶然且臨時的情境下來處理這場戲,因為它其實與「性慾」(sexuality)無關,而是與她和另一個女孩之間的「關係」有關。
對她們來說,真正的「性場面」(sexual scene)並不是一場裸露戲,這場戲所表達的,其實是她們之間情感的真實寫照。
釀:確實,您打破了「性慾」和「性場面」之間總是連結在一起的的傳統邏輯,印度電影中很少有如此直接描繪裸體的「性場面」,這樣的處理手法在印度影史中算不算一種創舉?同時,這會不會是首次在印度電影中拍攝「女性高潮」(female orgasm)?
卡帕迪亞: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雖然這類場景在印度電影中確實比較少見,但我並不認為我是第一個拍攝女性高潮的導演。我有看過一些其他影片裡有類似的呈現,只是這在主流電影中比較罕見罷了。
釀:在電影的結尾,主角們來到鄉下,走到一個旁有樹林的海攤。這個結尾讓我不禁聯想到阿比查邦的《極樂森林》(Blissfully Yours,2002),兩部電影的結尾都有一些相似的元素,像是數個角色最終聚集在大自然(森林)中,各自心事重重,還都有哭泣的場面。當然,《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和《極樂森林》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在您的電影中,角色逃離了傳統的「男性凝視」,您的處理方式相當不凡。
卡帕迪亞:我的電影結尾和《極樂森林》的確有些相似,但更多的是關於「友誼」的呈現,尤其是女性之間的友誼。在傳統與家庭的束縛下,特別是女性之間的關係,經常會被父權體制扭曲或破壞。父權的存在往往讓女性彼此對立,而這些對立,根本就不是出自我們自己的意願,也並非是我們的過錯。
所以,我才在電影結尾讓這兩個女性角色能夠重新回到彼此友誼的視線之內,接受彼此的差異和分歧。這代表了一種包容,也象徵著在那一刻,父權的束縛已經有所鬆動。畢竟,電影結束時,我還是想給觀眾一絲可能的轉變和未來的希望。
釀:這部片的音樂美妙又獨特,鋼琴的柔和旋律,描繪出都市生活的不可承受之輕;而帶有電子氣息的配樂,也讓整體氛圍更上一層樓。其中,片尾曲尤其令人印象深刻,您是如何找到這些音樂的呢?
卡帕迪亞:音樂的部分,我用了一些非常特別的曲目。比如衣索比亞的音樂家埃莫赫(Emahoy Tsegué-Maryam Guèbrou),她是一位東正教的修女,整個生命都奉獻給了音樂創作。去年她去世了,而我在剪片時聽到她的音樂,被她充滿才華的旋律深深震撼,她的音樂帶給我一種很獨特的感覺,我希望電影也能傳遞這種愉悅的氛圍,所以就決定使用她的作品。
至於片中的一些配樂和片尾曲,則是來自加爾各答的 R&B 藝術家 Topshe 創作的,他的音樂帶有些許電子和爵士的元素,非常契合電影的氛圍。
釀:片中女演員的表現都非常出色,您又是怎麼找到她們的呢?可不可以聊聊選角的過程?
卡帕迪亞:其實她們每一位在藝術電影界都非常有名,我之前就已經看過她們的作品了。像飾演普拉巴(Prabha)的卡尼(Kani),他出身南印的馬來語區,她今年的印地語(Hindi)作品《模範生的禁愛祕密》(Girls Will Be Girls)在日舞影展拿下觀眾票選獎。至於飾演阿努(Anu)的迪維亞・普拉巴(Divya Prabha),是印度南部馬來亞電影業中的一位重要演員,她也參與很多入圍國際影展的電影,其中《Ariyippu》曾入圍盧卡諾影展競賽。再來是飾演帕瓦蒂(Pavathi)的查亞・卡達姆(Chaya Kadam),是出身孟買資深演員,2010年代從舞台劇轉往電影發展,她今年的另一作品《Sister Midnight》也入圍坎城影展的平行單元。其實是我對她們的作品都很熟悉,才想邀請她們演出。
但選角的過程不僅僅是選擇演員,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她們願意花時間與我合作。因為有些語言,如馬來語,我並不熟悉,但我希望呈現來普拉巴和阿努的角色自馬來語區的背景,所以我需要花更多時間來練習這個語言的文化,了解自己要表達的是什麼,並且把這些內化成導演思考。另外,我也讓孟買出身的查亞・卡達姆,在片尾回鄉的段落,講述孟買的「Maharashtra邦」的方言「Marathi」。她們真的給了我很多時間,拍攝前我們排練了大約一個月,每次排練完,她們會告訴我:「這不行,這樣拍不好,得重新來。」所以我們就像舞台劇排演一樣,不斷調整,直到每個場景都準備好,才會正式開拍。
釀:作為以首部劇情長片闖進坎城影展競賽的印度女性導演,您打破了過去三十年來,印度電影無法進入坎城主競賽的歷史。上一次入圍的是 Shaji N. Karun 的《Swaham》(1994),而印度電影在坎城主競賽得獎,更要追溯到 1983 年拿下了評審團獎,由 Mrinal Sen 執導的《Kharij》。我很好奇,哪位導演在您創作電影的路上帶來了重大影響?
卡帕迪亞:其實,對我影響最大的是 Ritwik Ghatak。當年在印度電影電視學院(FTII)學習時,我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電影,也加入了電影社,大家會一起研究 Ritwik Ghatak 的《Golden Line》(Subarnarekha,1965)。這部片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電影講的是 Ishwar 和 Rita 兄妹,以及他們青梅竹馬的朋友 Abhiram,在 Subarnarekha 河畔成長的故事。Rita 和 Abhiram 之間的愛情是電影的核心,而這不僅是 Ghatak「印度分治三部曲」的結尾,也融合了豐富的政治背景,他的電影語言既清晰又直接,能夠尖銳地討論一些重要議題,同時也不會隱藏作者自身的脆弱。他的作品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啟發。
釀:我注意到電影片名《All We Imagine as Light》,其實來自片中一位神秘男人提到工廠經歷的台詞。我也注意到,這個片名和您母親,畫家 Nalini Malani 的作品《All We Imagine of Light》(2016)有些相似。這是有意為之嗎?
卡帕迪亞:電影片名確實是來自那位神秘男人的台詞,他談到的是在黑暗中無法想像光明的人。光對他來說,是希望的象徵。所以,當人陷入某種困境或結構中時,他們往往無法看到其他的可能性。這就是片名的寓意,它想傳遞的是,在困境中的人,總是希望能夠突破眼前的黑暗,看到一線光明。
採訪、撰文/沈怡昕
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