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想哭的時候只要倒立,眼淚就真的不會掉下來了嗎──專訪《狗陣》彭于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編按:​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典禮於 2025 年 3 月 16 日,在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圓滿落幕。本次釀電影編輯室前往香港進行多場影人採訪,其中包含於本次電影大獎之青年大使盧鎮業、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的韓國演員張東健、 入圍 11 項電影獎項的《破墓》導演張在現、入圍 5 項電影獎項的《狗陣》演員彭于晏。

亞洲電影大獎學院是由釜山、香港及東京國際電影節共同創立的非盈利機構。除了年度盛事亞洲電影大獎外,學院每年舉辦多項放映及交流活動,積極宣揚亞洲電影文化,培育業界人才,並推動亞洲電影業的發展。 


黃曦(以下簡稱曦):于晏好,您自 2011 年因《翻滾吧!阿信》一角開始,次次入圍亞洲各大電影獎項的演員提名,此次參與《狗陣》的電影拍攝,已經是您睽違多年的表演工作。想問您是在什麼樣的契機之下,決定接下《狗陣》的角色?

彭于晏(以下簡稱晏):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和管虎導演合作,他的作品很有力量,從黃渤在 2009 年出演的《鬥牛》到 2012 年的《殺生》,他的電影很有力量、有一股野性的美,其中也有一些面對社會問題的寓意。

接到《狗陣》劇本的時候,恰好是疫情期間,那時候我沒有工作、也想休息一下,而且過去幾年接的都是大型的商業製作,《狗陣》是管虎導演很作者型的電影,我當時在想,可能觀眾看一看這部電影,會在裡面發現一些當代社會正在面臨的問題,才決定接下拍攝。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曦:在我看來,《狗陣》裡被拋棄的狗群,隱喻的是大社會底下被壓抑、被遺忘的底層人物的生活,而您的角色的「失語」也是相似的隱喻,不曉得您是如何解讀《狗陣》的劇本?

晏:一開始我很難想像自己要怎麼演一個失語的西北漢子,但同樣好奇在黑色戈壁的青年是如何生活的,也好奇一個曾經犯了錯的人,要怎麼重新回到社會。

第一次看劇本的時候,我很好奇為什麼二郎為什麼不說話?也就是他為什麼失語;後來,我感覺自己身體裡面也有一部分和二郎是一樣的,或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部分是二郎。

在拍《狗陣》時,當我和我的角色必須要安靜、沈默的時候,你會發現在沒有語言的黑暗裡,你會更加了解自己。因為人只要在說話的時候,多半就是在扮演。如果拿演戲舉例,你在念台詞時的表達,其實不只是字面上的意義,更多你真正想說的話,其實都放在心裡,更多時候我們是很難說實話的。

所以我對二郎、對自己的理解是,很多時候選擇不說話,是來自對社會的一種抵抗、對自己的懲罰。你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曾經的過錯,就像二郎在這個世界上只能和一條狗相處,那條狗成為他的鏡子,重新為他開啟一條新的道路。

這可能是在《狗陣》拍完之後,我才感覺到的,那條狗為我和二郎帶來的,是接受現在所擁有與不能擁有的,但我可以從現在開始放掉一些標籤,重新為自己設定下一道關卡。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曦:我想作為一名演員,需要不斷地去體驗每一個角色的生命經驗,「體驗」是演員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但已經見過許多事物、碰見過許多人的您,在現在這樣的年紀,要如何持續保有「體驗」呢?

晏:演員是在整個生態圈裡,經常被放在最後的、被選擇的人,但我總是認為,演員是最好、最幸福的工作。演戲演了二十年,不管接到什麼樣的作品,無論是主角或配角、電影或戲劇,只要一樣喜歡表演,其實核心都是可以持續表達,不管我今天是不是要戴上面具成為其他角色,你總會在劇本裡看見一部分的自己、看見自己所缺乏的、看見自己想要體驗但尚未體驗的。

我有過扮演藍領階級、體驗固定工作時間的時候,也有過要練體操、體驗流汗流血的時候,但如果沒有這些體驗,我就不會是現在的彭于晏,是這些角色豐富了「彭于晏」這個名字,讓我可以用同一個身體,透過「演員」這份工作,用「表演」去感受其他不同的生命狀態。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曦:在那麼多年的演藝經驗裡,如何持續保持作為一位演員的初心呢?您認為作為一名演員最重要的特質是什麼?

晏:我相信我們總得要有目的性地去想像自己將成為什麼樣的人。

二十年前開始演戲的時候,我從沒有想過會有機會去坎城,但後來我和管虎導演帶著《狗陣》一起走上坎城,這是很奇幻的體驗。我第一次去坎城影展,是《翻滾吧!阿信》,當時我們是去賣片的,後來我一直告訴自己,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用競賽片走上紅毯。

那時候有一個種子,一路上我就一直告訴自己,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演員,抱有這份信仰、信念去鞭策自己,你的路就會往那個方向。一直到十三年後因為《狗陣》入圍一種注目單元,真正走上紅毯,回到當年《翻滾吧!阿信》去坎城時到過的海灘,我才想起來自己曾經有這樣一個願望。

現在回頭看,是你一路以來都曾想像過自己就是要去。

演員很多時候得要相信自己,但演員同時也經常懷疑自己,擁有不安全感,擁有脆弱。因為你完全投入的時候,別人不一定感受得到,但在這個過程你只能自己成長,自己相信,相信自己願意將生活放進表演裡,相信自己想要表達的心。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第 18 屆亞洲電影大獎】:《狗陣》彭于晏專訪照。/攝影 麥恩

採訪、撰文/黃曦
攝影/麥恩
責任編輯/張硯拓
Make Up/Angel Mok
Hair/Yun @Driven.by
Stylist/Stephanie Wong
Wardorbe/Ermenegildo Zegna
Venue/香港朗廷酒店(The Langham, Hong Kong)
Special Thanks/亞洲電影大獎學院(Asian Film Awards Academy)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香妲・艾克曼熱衷於拍攝廚房,她的廚房質樸、功能普通。她不拍廚師與美食,她拍的是廚房中的家庭成員,城市中的普通住民。視覺上,她的廚房光色生動,被食物、裝潢、餐具、桌布點綴,不是單調的地方。廚房與人的關係,與公寓的其他部分不同,這裡不是休憩地,而是勞作、品食、分享的場所。
《青春末世物語》的悠太與小幸代表著日本人與在日韓國人的不同身分,同時也是空音央心中存在的掙扎。悠太認為世界必然終結,因此採取樂觀主義,只想和愛的人一起迎接毀滅;小幸則是對世界還懷抱著希望,相信自己還有機會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因此甘於犧牲所愛,甚至走上另一條奮鬥的道路。
編按:本文原版收錄於 2025 年 2 月出版之《釀電影》Vol.18「坂本龍一紀念特輯」,然原文中,誤將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與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混淆了,故由作者馬欣將文章修正過後,重新發表於此。
樹木希林女士曾對松岡茉優說:「『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因為自己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了。』明明演戲時,我從來沒想過要塑造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角色,但在綜藝節目或採訪場合,我卻會思考『這樣的性格應該會被接受』。但現在,我已經不會再那樣做了。我只想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因為我已經從『活力充沛』的形象,畢業了!」
《情書》第一幕,躺在雪地上的博子屏住呼吸,觀眾分不出這瞬間的她是否還活著。如今中山美穗離世,已經確定這瞬間已成永恆。但在這短短一瞬間,包含著中山美穗留給觀眾的許多回憶:那是一個微笑與一個眼神,那是超齡與成熟,也是美艷與溫柔,而不變的是,中山美穗是永遠的傳奇,永遠的女王。
坂本龍一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空音央是在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我是在太陽花學運之後,開始思考國家、土地是什麼?文明與系統是如何被建構,平等與壓迫又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台灣叫做台灣?又為什麼這一代的我們是天然獨?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脈絡、教育思想,才打造了現在的我們的思想?
香妲・艾克曼熱衷於拍攝廚房,她的廚房質樸、功能普通。她不拍廚師與美食,她拍的是廚房中的家庭成員,城市中的普通住民。視覺上,她的廚房光色生動,被食物、裝潢、餐具、桌布點綴,不是單調的地方。廚房與人的關係,與公寓的其他部分不同,這裡不是休憩地,而是勞作、品食、分享的場所。
《青春末世物語》的悠太與小幸代表著日本人與在日韓國人的不同身分,同時也是空音央心中存在的掙扎。悠太認為世界必然終結,因此採取樂觀主義,只想和愛的人一起迎接毀滅;小幸則是對世界還懷抱著希望,相信自己還有機會創造一個新的世界,因此甘於犧牲所愛,甚至走上另一條奮鬥的道路。
編按:本文原版收錄於 2025 年 2 月出版之《釀電影》Vol.18「坂本龍一紀念特輯」,然原文中,誤將法國導演羅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與法國攝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混淆了,故由作者馬欣將文章修正過後,重新發表於此。
樹木希林女士曾對松岡茉優說:「『在意別人的看法,是因為自己太在意自己的形象了。』明明演戲時,我從來沒想過要塑造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角色,但在綜藝節目或採訪場合,我卻會思考『這樣的性格應該會被接受』。但現在,我已經不會再那樣做了。我只想隨心所欲地做自己,因為我已經從『活力充沛』的形象,畢業了!」
《情書》第一幕,躺在雪地上的博子屏住呼吸,觀眾分不出這瞬間的她是否還活著。如今中山美穗離世,已經確定這瞬間已成永恆。但在這短短一瞬間,包含著中山美穗留給觀眾的許多回憶:那是一個微笑與一個眼神,那是超齡與成熟,也是美艷與溫柔,而不變的是,中山美穗是永遠的傳奇,永遠的女王。
坂本龍一是在九一一事件之後,空音央是在三一一大地震之後,我是在太陽花學運之後,開始思考國家、土地是什麼?文明與系統是如何被建構,平等與壓迫又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台灣叫做台灣?又為什麼這一代的我們是天然獨?這其中有著什麼樣的歷史脈絡、教育思想,才打造了現在的我們的思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作伙來撿戲尾:也就是撿便宜啦,怎麼撿,進來聽到最後就知道!🤭 🌿「因劇場而聚集的觀眾,也召集多樣的戲曲姿態」 🏹「創造經驗,而非照著書籍或既定脈絡走」 來賓介紹👏👏👏 -- 汪俊彥 aka. 汪汪 aka. 策展人🐶🐶🐶🐶🐶🐶
Thumbnail
在影音串流平台尚未竄起的年代,我們可以見到台灣電影向外輸出的外銷成績多半集中在愛情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片在東亞、東南亞與華語地區都有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處翼的觀影觀劇心得聚集區 -相關資料
Thumbnail
看到一個震撼影像,導演爾冬陞、影帝梁家輝、曾志偉、吳鎮宇,影后寧靜和葉童,一字排開,都是專業,正在挑選新演員。 其中一位男孩,是個網紅演員,原本拍攝短視頻,拍得非常好,擁有高流量。 然而,這個男孩一直覺得自己很差。 他認為自己不是科班演員,沒有所謂「專業」身份,有的只有流量,他瞧不起自己。實際
Thumbnail
影片劇情 電影第一幕的聞善(胡歌)是無奈憂鬱又沒有自信的、看起來被生活所迫,那一幕的胡歌,顛覆了我印象中帥又有魅力的胡歌,讓我品到演員的專業。 聞善原來是個編劇,不知為什麼開始以寫悼詞為生,個性認真也老實,評價極佳,一般人接活兒是越多越好,這老兄卻是做完一個才做下一個,不肯同時進行。接案第一時間
Thumbnail
推薦度:★★★★☆編劇(同時也是導演)楊閔皓,於劇後座談中坦誠,《戲人》所描繪的是他本人前幾年憂鬱症時期的精神及生活狀態。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作伙來撿戲尾:也就是撿便宜啦,怎麼撿,進來聽到最後就知道!🤭 🌿「因劇場而聚集的觀眾,也召集多樣的戲曲姿態」 🏹「創造經驗,而非照著書籍或既定脈絡走」 來賓介紹👏👏👏 -- 汪俊彥 aka. 汪汪 aka. 策展人🐶🐶🐶🐶🐶🐶
Thumbnail
在影音串流平台尚未竄起的年代,我們可以見到台灣電影向外輸出的外銷成績多半集中在愛情片,例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時代》、《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等片在東亞、東南亞與華語地區都有不錯的成績……
Thumbnail
對演戲本身並無偏好,但綜合外型、過往戲路,以及多年來的媒體廣泛評價,周森堅信自己擅長演繹情深之人,縱然是秦璧這樣充滿餘裕且情感層次細膩的角色,應當也不成問題—— 「卡!」在王導眼裡,他那些手法可能也就夠騙騙家庭主婦的眼淚。
Thumbnail
人無法拋棄沒有徹底經歷過的東西。演員這條路,永遠都在開始。
Thumbnail
處翼的觀影觀劇心得聚集區 -相關資料
Thumbnail
看到一個震撼影像,導演爾冬陞、影帝梁家輝、曾志偉、吳鎮宇,影后寧靜和葉童,一字排開,都是專業,正在挑選新演員。 其中一位男孩,是個網紅演員,原本拍攝短視頻,拍得非常好,擁有高流量。 然而,這個男孩一直覺得自己很差。 他認為自己不是科班演員,沒有所謂「專業」身份,有的只有流量,他瞧不起自己。實際
Thumbnail
影片劇情 電影第一幕的聞善(胡歌)是無奈憂鬱又沒有自信的、看起來被生活所迫,那一幕的胡歌,顛覆了我印象中帥又有魅力的胡歌,讓我品到演員的專業。 聞善原來是個編劇,不知為什麼開始以寫悼詞為生,個性認真也老實,評價極佳,一般人接活兒是越多越好,這老兄卻是做完一個才做下一個,不肯同時進行。接案第一時間
Thumbnail
推薦度:★★★★☆編劇(同時也是導演)楊閔皓,於劇後座談中坦誠,《戲人》所描繪的是他本人前幾年憂鬱症時期的精神及生活狀態。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