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wn心理
含有「shawn心理」共 7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6/18
避免結果偏誤:從理性思考到成熟判斷
探討結果偏誤的定義、例子、成因及解決方法,並說明其危險性與影響。強調在決策過程中應重視過程而非僅重視結果,鼓勵反思與理性判斷。
#
心理
#
焦慮
#
成本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6/18
別再把頭埋進沙堆!深入淺出帶你瞭解並克服「鴕鳥效應」
鴕鳥效應是一種心理偏差,人們在面對負面資訊或不確定風險時,會選擇忽視、逃避,甚至假裝不存在。本文探討鴕鳥效應的成因、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如何克服它,幫助讀者正視問題,避免風險累積與惡化。
#
心理
#
焦慮
#
成本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6/18
🌞 樂觀偏誤(Optimism Bias):為什麼我們總覺得「不會輪到我」?
樂觀偏誤是指人們高估好事發生機率,低估壞事發生的傾向。文章探討樂觀偏誤的成因、日常例子(健康、財務、感情、保險)、風險與後果,以及如何避免落入樂觀偏誤,例如用數據校正直覺、練習悲觀推演、擬定風險備案、尋求不同觀點等。
#
心理
#
焦慮
#
成本
喜歡
留言
限時公開
Shawn心理
2025/06/09
🚫 不作為偏誤(Omission Bias):為什麼我們寧願「不做錯」,也不願「做錯事」?
💡 什麼是不作為偏誤? 不作為偏誤(Omission Bias) 是一種心理偏誤,指的是: 人們往往認為「什麼都不做」所造成的傷害,比「主動做了錯誤決定」的傷害較小、較不應該被責備。 即使兩者造成的後果一樣甚至更糟,我們也更能接受「被動錯誤」,而非「主動錯誤」。 這種偏誤來自於我們對「責任
#
成本
#
心理學
#
shawn心理
3
1
Betty's Jump Diary《貝蒂的跳躍日記》
2025/06/12
喜歡
感謝分享^^
喜歡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6/05
🧠 忽略可能性(Scope Neglect):為什麼我們對大與小的差別感覺一樣?
💡 什麼是「忽略可能性」? 忽略可能性(Scope Neglect)是一種認知偏誤,指的是—— 當人們面對不同規模的問題或數據時,對數量差異感受遲鈍,反應沒有成比例變化。 換句話說,我們對「小規模」和「大規模」的事件,往往產生幾乎一樣的情緒與關注程度,難以真正理解它們的差距。 🔍 生活
#
產品
#
門檻
#
自我成長
3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6/05
🧠 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為什麼壞消息總是特別刺眼?
💡 什麼是負面偏誤? 負面偏誤(Negativity Bias)是一種心理傾向,指的是—— 人們對負面訊息、情緒、經驗的感受與反應,遠比正面資訊更強烈、更深刻、更持久。 即使正負面事件強度相當,我們的大腦卻天生會「放大壞事、忽略好事」。 這種偏誤,讓「一件糟糕的事」比「五件好事」更讓人印象
#
產品
#
焦慮
#
shawn心理
2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5/29
☯️ 正面效果 vs 負面效果:你看到的是光,還是影?
💡 什麼是「正面效果」(Positive Framing)與「負面效果」(Negative Framing)? 這兩者都屬於「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的一種心理偏誤,指的是: 同一件事情,只因為被描述的方式不同,就會導致人們做出完全不同的判斷與選擇。 📌 正面效果:聚焦
#
心理學
#
自我成長
#
心理
1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5/29
🧠 道德許可證效應(Moral Licensing):做好事之後,就能放縱一下?
💡 什麼是「道德許可證效應」? 道德許可證效應(Moral Licensing)是一種心理偏誤,指的是: 當人們做了一件「道德正確」的事後,會傾向在之後放縱自己做「不那麼道德」的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好人積分」。 這就像給自己發一張「道德免死金牌」:我剛剛那麼好,現在壞一點也
#
心理學
#
自我成長
#
心理
喜歡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5/29
💰 貨幣錯覺(Money Illusion):你賺的,真的比較多嗎?
💡 什麼是「貨幣錯覺」? 貨幣錯覺(Money Illusion)是指—— 人們傾向只看名目金額(數字上的錢)變化,卻忽略背後實際的購買力變化(即考慮通貨膨脹後的實際價值)。 換句話說,錢變多了 ≠ 實質變有錢,但我們的大腦卻常常被這種「表面數字」給騙了。 📉 心理學背景與經濟
#
心理學
#
自我成長
#
心理
2
留言
付費限定
Shawn心理
2025/05/28
💞 單純接觸效果(Mere Exposure Effect):看久了,就會喜歡?
💡 什麼是「單純接觸效果」? 單純接觸效果(Mere Exposure Effect)是指: 當人們反覆接觸某個人、物、品牌或訊息時,會漸漸產生好感,即使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情感反應。 這個心理現象由心理學家 Robert Zajonc 在 1968 年提出,實驗顯示: 即使是看不
#
心理學
#
自我成長
#
心理
6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