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許可證效應(Moral Licensing):做好事之後,就能放縱一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 什麼是「道德許可證效應」?


道德許可證效應(Moral Licensing)是一種心理偏誤,指的是:


當人們做了一件「道德正確」的事後,會傾向在之後放縱自己做「不那麼道德」的事,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有了「好人積分」。

這就像給自己發一張「道德免死金牌」:我剛剛那麼好,現在壞一點也沒關係。


🧠 心理學背景


這個概念源自行為心理學,研究發現:


人類有一種「道德帳戶」的潛意識——我們會把好行為視為存款,覺得之後做壞一點的事,也不至於破產。

心理學家Miller 和 Effron曾指出:

當人們的道德自我形象被強化後,他們反而更容易在後續做出違背原則的選擇,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有資格」這麼做。


🔍 生活中的道德許可證例子

🥗 健康飲食 → 暴飲暴食


「我今天中午吃了沙拉,很健康,晚上可以來點炸雞犒賞一下自己。」


💸 捐錢行善 → 揮霍消費


「我剛剛才捐了錢給慈善機構,買個名牌包應該也沒什麼吧?」


🚭 戒菸一週 → 抽一根也沒差


「我已經一週沒抽了,抽一根應該不會怎樣。」


😇 幫助別人 → 對人態度差


「我剛剛才幫同事加班,現在發個脾氣應該大家能理解。」



⚠️ 為什麼會發生道德許可證效應?

  1. 心理補償機制啟動
    做了「應該做的事」,會想給自己獎賞,這種獎賞有時就是道德放縱。
  2. 錯誤的自我認同強化
    人們傾向相信「我是好人」,一旦這個形象建立,反而會放鬆對自己的道德要求。
  3. 選擇正當化的需求
    當內心有掙扎或罪惡感時,會傾向找一個「過去的好行為」來合理化當下的選擇。

🛠 如何避免道德許可證陷阱?

將道德行為視為習慣,而非補償


別用「做得好」來交換「做錯的自由」,而是讓正確行為成為日常。


設定具體長期目標


例如健康、節制、友善,不以單一事件作為衡量自己好壞的標準。


留意「內心小聲音」的合理化


當你發現自己想這麼說:「反正我剛剛……所以我可以……」時,就是道德許可證在作祟!


強化行為與價值觀的一致性


讓你的每個選擇,都回歸到你想成為的人,而非過去做過什麼事。



📌 結語:做過好事,不代表之後就能亂來

道德許可證效應提醒我們:

不要讓一次正確的行為,成為之後鬆懈的藉口。


真正的品格,是在沒有獎勵、沒有監督時,依然選擇正直。


與其靠「道德存款」來為行為開脫,不如養成「一致性的習慣」,讓你成為內外如一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awn心理
11會員
106內容數
Shawn心理的其他內容
2025/05/29
💡 什麼是「貨幣錯覺」? 貨幣錯覺(Money Illusion)是指—— 人們傾向只看名目金額(數字上的錢)變化,卻忽略背後實際的購買力變化(即考慮通貨膨脹後的實際價值)。 換句話說,錢變多了 ≠ 實質變有錢,但我們的大腦卻常常被這種「表面數字」給騙了。 📉 心理學背景與經濟
2025/05/29
💡 什麼是「貨幣錯覺」? 貨幣錯覺(Money Illusion)是指—— 人們傾向只看名目金額(數字上的錢)變化,卻忽略背後實際的購買力變化(即考慮通貨膨脹後的實際價值)。 換句話說,錢變多了 ≠ 實質變有錢,但我們的大腦卻常常被這種「表面數字」給騙了。 📉 心理學背景與經濟
2025/05/28
💡 什麼是「單純接觸效果」? 單純接觸效果(Mere Exposure Effect)是指: 當人們反覆接觸某個人、物、品牌或訊息時,會漸漸產生好感,即使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情感反應。 這個心理現象由心理學家 Robert Zajonc 在 1968 年提出,實驗顯示: 即使是看不
2025/05/28
💡 什麼是「單純接觸效果」? 單純接觸效果(Mere Exposure Effect)是指: 當人們反覆接觸某個人、物、品牌或訊息時,會漸漸產生好感,即使一開始沒有特別的情感反應。 這個心理現象由心理學家 Robert Zajonc 在 1968 年提出,實驗顯示: 即使是看不
2025/05/28
💡 什麼是「損失趨避」? 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是行為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 人們對「損失」的痛苦,遠大於對「同等獲得」的快樂。 這代表什麼意思? 你損失 1,000 元,感覺會比你賺到 1,000 元更痛苦 我們傾向避免損失,而不是追求獲利,即使兩者「數值
2025/05/28
💡 什麼是「損失趨避」? 損失趨避(Loss Aversion)是行為經濟學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 人們對「損失」的痛苦,遠大於對「同等獲得」的快樂。 這代表什麼意思? 你損失 1,000 元,感覺會比你賺到 1,000 元更痛苦 我們傾向避免損失,而不是追求獲利,即使兩者「數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這是在地球上的基本法則。所謂的擺脫因果,不是說要如何遠離,而是要如何「善用」。
Thumbnail
在商業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需要激勵他人或改變行為的情況,無論是企業想提高員工生產力,還是政府希望民眾養成良好習慣,設計適當的誘因似乎都是不二法門。然而,誘因設計並非易事,一個看似合理的獎懲制度,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誘因設計的原理和陷阱。 在Uri Gnee
Thumbnail
在商業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需要激勵他人或改變行為的情況,無論是企業想提高員工生產力,還是政府希望民眾養成良好習慣,設計適當的誘因似乎都是不二法門。然而,誘因設計並非易事,一個看似合理的獎懲制度,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負面效果。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深入了解誘因設計的原理和陷阱。 在Uri Gnee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本書探討習慣對生活的影響,作者深入研究為何我們會習慣化,以及如何去習慣化。書中提到,休息可以降低對美好事物的習慣,創造更長久的歡樂。同時,破除低期望的束縛,對生活美好期待,可以為未來注入更多希望。最後,書籍鼓勵讀者參與同事的話題,選擇去習慣化那些負能量的話語,以提升生活品質。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承諾與一致性的心理學原理和3種進階策略:登門檻效應、簽名與公開承諾、拋低球策略。並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在銷售、募捐、行銷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最後,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一原理來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承諾與一致性的心理學原理和3種進階策略:登門檻效應、簽名與公開承諾、拋低球策略。並通過舉例來說明這些策略在銷售、募捐、行銷等各個領域的應用。最後,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運用這一原理來提高自身影響力的建議。
Thumbnail
★你為每一件事物賦予意義, 你可以捨棄以往的負面經驗,撕掉舊標籤、創造新形象。
Thumbnail
★你為每一件事物賦予意義, 你可以捨棄以往的負面經驗,撕掉舊標籤、創造新形象。
Thumbnail
我們常常面臨著對目標的忠誠與自我放縱之間的挑戰。當我們被問及我們朝目標進展的程度時,更容易做出違背目標的行為,而當被問及我們對目標的忠誠程度時,卻更能夠抵抗誘惑。這提示著我們對於目標的忠誠度和我們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將放縱視為偏離目標的威脅…
Thumbnail
我們常常面臨著對目標的忠誠與自我放縱之間的挑戰。當我們被問及我們朝目標進展的程度時,更容易做出違背目標的行為,而當被問及我們對目標的忠誠程度時,卻更能夠抵抗誘惑。這提示著我們對於目標的忠誠度和我們的行為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將放縱視為偏離目標的威脅…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
Thumbnail
當你想要養成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時,即時性懲罰可能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透過「習慣契約」,找到問責夥伴一起助你達成目標,並使用自動化問責策略來幫助自己。本文將介紹如何運用這些原則,並分享一位成功減重的企業家的故事以供參考。
Thumbnail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那句老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早就明白了,這麼做可能不會得到外在獎賞,不見得有人稱讚,也不見得能得到好處。
Thumbnail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那句老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早就明白了,這麼做可能不會得到外在獎賞,不見得有人稱讚,也不見得能得到好處。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