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

含有「凍卵」共 7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獻給所有不那麼期待當「母親」的人。 * 去年難得做了健康檢查,一串亂七八糟的項目裡,赫然出現「抗穆勒氏荷爾蒙數值檢查」——專為超過三十歲的女人推薦。身邊的女性朋友,一個個都趕在三十歲前生了,據她們的說法,這叫「有規劃」。還沒生的,不敢多問,怕是規劃出了什麼意外,問了人家也不知道怎麼答。 而我
想要讓卵子長得健康、取卵順利,飲食絕對是關鍵!除了大家熟知的雞精和魚湯,還有許多富含營養的食物可以幫助提升卵子品質,讓妳的備孕之路更順利。 這篇文章整理了養卵必吃食物,也提供天然的飲食建議清單,幫助妳在凍卵前做好準備。
Thumbnail
感謝好文分享🤎
陳怡霖 Erien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6
潛水員熊熊🐻 不客氣~ :))
  偶然看到這次女性相關的主題,想到了一次高中時代的對話。   高中的時候就讀女校,同學間的話題百無禁忌,那是比綜藝主持人的「從外太空聊到內子宮」還要瘋狂的日子。
Thumbnail
抽完血確認卵巢功能指數(AMH)後,諮詢醫師接下來的處理程序,醫師評估在年紀體力等數值都符合的狀況下,與我討論使用【長療程(Long Protocol)】來進行凍卵。網路上搜尋關於長療程凍卵的文章不多,希望可以透過文章來分享我的歷程。
Thumbnail
感謝您的好文分享🤎寫得很詳細
付費限定
這篇文章整理了近期閱讀的書籍和文章心得,包含代孕議題的探討、女性生育自主權、以及個人成長等主題。內容涵蓋了不同觀點,並附上相關連結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一語-avatar-img
2025/03/21
當「異常」常態化之後就不是異常而是主流了,同性婚姻在幾十年前被視為禁忌,如今在許多國家已成為合法且普遍接受的現實。代理孕母或技術介入生育的爭議,或許也會隨著技術進步、社會接受度提高而逐漸淡化。 總體來說,多了一種可能性,真有趣
以前女性總是被現實的生理時鐘推著走,在黃金生育期內做決定,但現代科技讓我們有機會專注自己,先探索世界、衝刺事業,讓人生有更多可能性。科技改變了一切,我們不必被生育時鐘壓得喘不過氣,如果未來我真的想要孩子、想當媽媽,我會慶幸當初給了自己這個選擇;即使最後選擇不生,也不會有遺憾,因為都是出於我的決定。
Thumbnail
匿名投票
在經濟基礎下,妳會選擇凍卵嗎?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謎書魅影-avatar-img
3 天前
很有價值的分享,之前對這方面完全不瞭解。
陳怡霖 Eriene-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謎書魅影 近幾年生育年齡慢慢上升,世界運轉的速度讓我們被迫學習一些新知識,謝謝你的喜歡和留言!!!
如果你正在考慮凍卵🥚,或者只是好奇「取卵到底有多可怕?」 取完卵到底會不會提早衰老呢? 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準備的! 桃梨媽咪告訴你 取卵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Thumbnail
這是一本探索女性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掌握生育權的主題書。隨著現代女性在職場與生活方式的變遷,有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面對「是否生育」這個重要決定,尤其是當事業、生活目標或是個人需求未必能與生育計劃同步時,讓妳的「卵子」凍齡、讓時間停佇、保留生育選擇權的選項。
Thumbnail
5/5凍卵,保留自己未來的選擇權
實在是超佩服妳的勇敢🙆‍♀️ 看完文章之後借看看這本書 謝謝Eriene的閱讀心得(每一篇都好用心喔! 好文值得分享🤎
陳怡霖 Erien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9
潛水員熊熊🐻 其實一開始也很害怕,但這本書寫的蠻詳細的,風險都有提到 感謝你的鼓勵,我會繼續寫文章的
分析凍卵議題其背後隱含的社會壓力與女性生育自主權的困境。文章從醫療科技的進步切入,探討凍卵技術為女性帶來的選擇與束縛,並以多個案例說明凍卵並非萬無一失,且存在高昂的經濟成本及社會期待。文中亦反思社會體制在女性生育選擇中扮演的角色,呼籲應建立更友善的生育政策及職場環境,尊重女性的生育自由與自主權利。
Thumbnail
src
匿名投票
各位女性們,會想要凍卵嗎?
不會,因為凍卵只能維持十年,取卵的過程也不太舒服和有副作用,如果到近40歲再生,對身體也不太友善。所以我在27歲積極找對象也順利找到了♪( ´θ`)ノ(原來是炫耀這個
格編⭐桑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9
哈斯的採購人生 炫耀文我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