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

含有「反送中」共 30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你的小孩想當兵嗎?我才不想。 教育是個鼓勵個人思考、發展思想的地方,而軍隊與戰爭要求抹煞這些的地方。當政府無法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手上的社會契約又有幾分效力? 雖說如此,我並非否認國家擁有軍隊的必要性。 而且......我會去。
Thumbnail
我想知道我是為何而戰,我拚上性命保家衛國,那人民是怎麼看我的?我會得到感謝還是會被唾棄.但不管人民怎麼看,我還是會上.我不需要當英雄也不需要歡呼,雖然可能沒有意義,但我還是會上.人類就是如此的奇怪
要說喜歡嘛,其實也沒有到推薦序中作家張亦絢那樣的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在語言跟文化的隔閡之下,他者的身份經常讓我對於其描述的情節感到疏離;但另一方面作者沐雨確實在這八篇故事當中,創造了不同於台灣社會的風景,以及一種異鄉人的心境。
Thumbnail
4/5煙街
付費限定
香港不僅是觀光聚集地,更是民主與共產交匯的舞臺。我與在香港的友人探索香港的街道與歷史,尤其是對於反送中運動的深遠影響,繁華背後隱藏著恐懼與壓迫。距離2019年的反送中,五年過去了,香港現在變成什麼樣子。是否人們還記得,這重要卻又痛苦的回憶。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那些思考過或書寫過九龍皇帝故事的人,都必須面對九龍皇帝最在意的議題:領土、主權和失去。 香港人持續不斷的反抗,無論這個反抗有多麼微小,都是在追隨著已故的九龍皇帝的腳步。 這是一個借來的地方,過著借來的時間。 香港是一種消失的文化,這種文化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它總有一天要消失。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在他十幾二十歲的時光,完全浸泡在社會運動裡,那會跟一般人有什麼不同? 我自己的學運(社運)在歷史時刻開始前就已經結束了,但我有著類似的哀愁。 看著比我晚幾年出生的學弟妹成為學運的要角,那些微小的選擇不同,拉開了兩條不同的道路。後來我把自己活成無聊的樣子。 被社運揉捏
Thumbnail
早前看了泰國電影《第151個朋友》,電影中主角有一位離世的同學;觀影時,我不斷想起七年前因病去世的H同學⋯⋯  H同學去世時,Z同學吩咐大家可寫下對H同學的思念。我忘記自己寫了甚麼,只記得Z同學較感性,寫下不少內容;詳細內容我也忘記了,只記得提及拍攝等相處的事。Z同學的掉念,讓我覺得自己寫的內容不
Thumbnail
根據💙青鳥行動|泰戈爾|台灣精神 • 自由 做了兩首歌。 分享了兩個版本,我自己比較喜歡「合唱交響詩」的版本,聽起來有點像詠嘆調,較有氣勢。另外一個比較偏向現代流行的抒情女高音,比較容易上口,也頗有特色,尤其有穿插廣東化發音,連結到香港的反送終,會很有感觸。 https://www.you
Thumbnail
詠嘆調超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