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戴禮記
含有「大戴禮記」共 34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雷冥的沙龍
2025/10/12
誥志
一、 1. 原文 公曰:「誥志無荒,以會民義,齋戒必敬,會時必節,犧牲必全,齊盛必潔,上下禋祀,外內無失節,其可以省怨遠災乎?」 子曰:「丘未知其可以省怨也!」 2. 注釋 1. 誥志無荒:誥,告誡;志,志向;荒,怠慢。意為「誡勉志向不可荒廢」。 2. 會民義:使
#
大戴禮記
#
禮記
#
學習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12
虞戴德
一、 1. 原文 公曰:「昔有虞戴德何以?深慮何及?高舉安取?」 2. 注釋 1. 有虞:指虞舜,古代聖王之一。 2. 戴德:尊崇德行、以德治國。 3. 何以:意為「是如何做到的」。 4. 深慮:深思遠慮,指周密的思考。 5. 高舉:高
#
大戴禮記
#
禮記
#
文化
2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11
四代(二)
十六、 1. 原文 公曰:「請問圖德何尚?」 子曰:「聖,知之華也;知,仁之實也;仁,信之器也;信,義之重也;義,利之本也。委利生孽。」 2. 注釋 1. 圖德:謀求德行、思考修德之道。 2. 何尚:指應以何者為最高目標或依歸。 3. 聖:智慧與德行圓滿
#
大戴禮記
#
禮記
#
學習
2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11
四代(一)
一、 1. 原文 公曰:「四代之政刑,論其明者,可以為法乎?」 子曰:「何哉?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 2. 注釋 1. 四代:指夏、商、周、及更早的堯舜之世。 2. 政刑:政治與刑法制度。 3. 論其明者:指選擇其中最清明、最合理的制度。 4
#
大戴禮記
#
禮記
#
學習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09
千乘(二)
十六、 1. 原文 公曰:「功事不少,而餱糧不多乎?」 子曰:「太古之民,秀長以壽者,食也。在今之民,羸醜以胔者,事也。」 2. 注釋 1. 功事:指勞役、政事與各種工作。 2. 餱糧:行糧、乾糧,亦指人民的食物儲備
#
學習
#
禮記
#
大戴禮記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09
千乘( 一)
一、 1. 原文 公曰:「千乘之國,受命於天子,通其四疆,教其書社,循其灌廟,建其宗主,設其四佐,列其五官,處其朝市,為仁如何?」 子曰:「不仁,國不化。」 2. 注釋 1. 千乘之國:指中等諸侯國,能出兵千乘之地。 2. 受命於天子:承受天子之命以治國。
#
學習
#
禮記
#
大戴禮記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06
明堂
一、 1. 原文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戶、八牖,三十六戶、七十二牖。以茅蓋屋,上圓下方。 2. 注釋 1. 明堂:古代天子行禮、施政、教化之處。 2. 九室:指明堂內有九個房間,象徵九州、九德。 3. 戶:門。 4. 牖:窗。
#
禮記
#
大戴禮記
#
文化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06
盛德
一、 1. 原文 聖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穀不災,諸侯無兵而正,小民無刑而治,蠻夷懷服。古者天子常以季冬考德,以觀治亂得失。凡德盛者治也,德不盛者亂也;德盛者得之也,德不盛者失之也。是故君子考德,而天下之治亂得失,可坐廟堂之上而知也。德盛則脩法,德不盛則飾政,法政而德不衰,故曰
#
禮記
#
大戴禮記
#
學習
1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05
子張問入官
一、 1. 原文 子張問入官於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譽為難也。」子張曰:「安身取譽如何?」孔子曰:「有善勿專,教不能勿搢,已過勿發,失言勿踦,不善辭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自行此六路者,則身安譽至,而政從矣。」 2. 注釋 1. 入官:指進入仕途、任職為官。 2.
#
禮記
#
大戴禮記
#
學習
喜歡
留言
雷冥的沙龍
2025/10/04
勸學
一、 1.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則為冰,而寒於水;木直而中繩,輮而為輪,其曲中規,枯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2. 注釋 1. 學不可以已:學習不能停止。 2. 青:靛青色。 3. 藍:一種草本植物,可製靛青。 4
#
禮記
#
大戴禮記
#
學習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