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溪

含有「新店溪」共 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船仔頭係以前ㄟ廣播電台,廟口係開槓ㄟ所在,洗衫堀是講八卦聊是非的地方……」 世居新店的游寶彩大姐,家中有十個兄弟姊妹,夫婿家也是新店大家族;寶彩姊對新店感情深厚、人脈閱歷豐富,說到新店歷史,絕對是第一人。 年屆七十六歲的她,仍神采奕奕,一講就是三小時,全無冷場。從新店車站外的一塊石頭【漣漪】,
Thumbnail
到新店了~~~~ 大坪林五庄放軍繞境超盛大的~~~我家那剛好是放軍繞境的頭端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跳鼠飛行日記 真假的,一年一度的盛會,一定很熱鬧!
——專訪新店溪故事.《川端》紀錄片導演 河川,自古即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新店溪更是大臺北地區主要水源,人們倚河而居,卻對它所知甚淺。這次透過青年導演黃建誠的紀錄片《川端》,不只欣賞到新店溪的自然風貌,也藉由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故事、消失的聚落,讓人深思居住正義等議題。
Thumbnail
從汀州路彎入山腳坡道,城市輪廓逐漸退場,一座依山傍水而生的聚落緩緩展開。 山腳有溪水潺潺,山腰錯落著戰後自建的民居與信仰廟宇,山勢之上則留有軍事崗哨的遺跡與眺望溪岸的開闊高地。 這裡是寶藏巖。 台北少見依地形與水脈自然發展,至今仍保留聚落原貌與生活紋理的歷史現場
Thumbnail
一步一腳印 彼時,天光了。 朦朧的海風,隨著晨曦逐漸散去。 前一天離開馬港的海風,帶著上兵學長的瀟灑。 回到台灣基隆港的心情,卻是現實到連買一餐都要猶豫的生存選擇。 儘管基隆的海風是較馬祖溫暖的。往南的火車上,青年阿久跟同鄉兼同梯的阿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決定要在台北站就下車,趁著青春正盛,
Thumbnail
從日治時期1921年的地形圖可以看出,萬盛溪流經靜心中學一帶,沿溪聚落大致分為兩處:靠近上游的稱為「上厝」,往下游則稱為「下厝」。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正是上厝聚落;而下厝約略位於會元洞清水祖師廟附近。 上厝早年以一、二層樓的平房聚落為主,後來透過都市更新整合,重建為「靜心文匯」社區,
Thumbnail
萬盛溪在這段路上,已幾乎不見蹤影。她曾穿越田野,伴隨台車軌道緩緩而行;如今橋拆路改,溪流封入暗渠,唯有橋碑孤立人行道旁,彷彿一塊記憶的浮石。 但她從未真正離開。走在這片看似平凡的街區,你會發現她留下的痕跡:地名的斷簡、地形的折角、巷弄裡難解的路標──那是她的筆跡,是水寫下的歷史。 深美電塔遺跡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6/04
「何老師努力救回的仙通橋橋碑 」 古蹟維護都靠有心人!
kiki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04
李英華 真的!在地的有心人
春末夏初,是台灣最適合外出走走的季節。之前在2020年就看過了一次水舞秀,這次睽違5年,再次來看碧潭水舞秀。2025年碧潭水舞秀自5月24日至7月6日展出,首度以「水火同源」,將水舞秀與煙火融合,打造前所未有的「水火共舞」視覺盛宴,特別選在5月24日第一場煙火秀的時候來到現場,迎接了碧潭水舞的開幕式
Thumbnail
萬盛溪流經辛亥生態公園後,她已悄悄收起身形,鑽入社區那些背牆貼屋、少人行走的巷弄。 這段路上,有些是她曾自在流經的舊道,有些則在人為開發下改了方向。 她不再裸露於地表,而是伏身涵管,以排水之名,繼續完成那一份來自山林的使命。
Thumbnail
真的是越來越多熟悉的場景,感謝分享 ~~~
當人類尚未到來時,萬盛溪原是自在流淌於山谷間的原始溪流,這裡是她的場域。只是後來人來爭地,她無處可去,唯有以水為語,以淹為怒。 如今,該是我們重新思考:要如何善待她了。
Thumbnail
  眼看著春雨綿綿離去,卻飄來陣陣雷雨;好不容易等到秋風夜雨止息,又迎來濕漉冬天-這是臺北,一個一年四季都能找到不同藉口下雨的渣男城市。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