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閱讀
含有「書評閱讀」共 211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陳曉唯
2025/07/24
足夠透明的東西──杉井光《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的書名,對應中文有個奇妙的巧合性。文眼的「透明」除了形容允許光穿透的特性外,亦可解釋為「曉悟」。「曉悟」,在某個瞬間,領會了悟其中的深意,將事情的底蘊由人的內心翻攪而起。看似荒誕的故事裡,總有著意外的契機,如同光穿透過人的生命,射入人的內心。
#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
杉井光
#
日本文學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4
最親近的遠方──重松清《遙遠的布萊梅》
書中有段話語:「人有三種能力:記憶的能力、遺忘的能力,以及懷念的能力。」這句話不僅指引角色,更叩問讀者的內心。記憶記錄著人們的喜悅傷痛,形塑個性與價值觀,人生旅程從非單線前進,有時快樂的回憶比痛苦的更讓人傷懷,它提醒我們曾經擁有的美好,卻再也回不去
#
日本文學
#
日本小說
#
重松清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4
時間的痕跡──吉莉安.麥卡利斯特《錯時錯地》
《錯時錯地》描述時間刻鑿的記憶痕跡,即使可以回到久遠的過去,我們最需要的或許不是改變某個瞬間,不是重新抉擇,更不是創造另一個時空的自我,而是在發覺過往人生裡的,一次次的錯失與錯誤時,體悟過去曾遺忘與忽略的幸福或懊悔時,再次領悟自己真正在乎與脆弱人事物,更從中習得珍惜,珍惜曾竭盡一切
#
英國文學
#
懸疑
#
懸疑小說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4
執著與執迷之後──山白朝子(乙一)《小說家與夜晚的界線》
書中隱隱描繪作家們入魔瘋狂的因由:他們時刻對「作家」身份心存懷疑,不斷自問:我是有才華的人嗎?我的作品值得被閱讀嗎?我真的能被他者接納嗎?即使獲得大獎肯定,出版無數部作品,仍難擺脫迷障。 迷障生於執著,更生於執迷。
#
乙一
#
山白朝子
#
日本文學
2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4
希望的懷抱──高慧瑗《行動代號:兔子》
「未來」是什麼呢?《行動代號:兔子》除了巧妙地將「遺憾」融入結局,更以「遺憾」開啟了讀者對於「想像未來」的可能。戰爭意味著「失去」,曾歷經戰爭的人,於記憶裡恆久地埋藏著疼痛與傷痕,即使戰爭結束了,疼痛與傷痕卻從未止息,若未能對生活存有希望,疼痛與傷痕將持續讓人們流失活下去的力量。
#
韓國文學
#
戰爭
#
小說
1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3
惟是淚波深──揚紙《小狐狸化形記》
《小狐狸化形記》的結尾,亦巧妙地繫於「情為何物」。小紅狐終於悟出,那些她曾笑為愚的癡情與執著,竟是最難修的一關。在幻形成常、真情成病的世界裡,肯執著愛一人,不動如山,反倒成了世間最大的異類。
#
閱讀書評
#
書評
#
書評心得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3
被聽見的歌——約瑟.毛碌.吉.瓦斯康賽魯斯《我親愛的甜橙樹》
我們不斷擁抱失落與美好,學習面對摯愛的離去,並逐步聽見自己,由此建構出獨屬我們面對世界的方式。夢醒後,澤澤病情好轉,並於無意間發現父親的腳指猶如黑色樹根,驚覺父親是一棵他從未理解的老樹。他們未曾對彼此訴說內心,與嘗試釋放自己心中的痛苦,於此,過往的隔閡與傷害生出了和解的可能。
#
巴西電影
#
閱讀書評
#
書評閱讀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3
折疊過後的我們—— 瑪麗安娜.萊基 《各種悲傷》
書中談論最多的不是「悲傷」,而是「恐懼」。日常存在各種恐懼,恐懼相對於其他感受更容易形成記憶,刻印於人的腦海心中。人的成長史,人的生命經驗,其實是一部由「恐懼」擴展書寫而成的記憶史。當時間過去,來到某個年歲,某個和緩的瞬間,我們便會驚覺,原來過去的自己曾受恐懼綁架,也因之獲取生存的能力。
#
德國文學
#
日常
#
生活日常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3
共棲的記憶──角田光代《昨夜的餐桌風景》
《昨夜的餐桌風景》書寫各種人生階段的境遇,當中總有著陪伴與分離。故事裡描繪各種情感的面相,親情、愛情或友情,彼此交融,相互牽繫;各種身分的轉換,家人、摯友、夫妻、母女、姐妹等;人生階段的更迭轉變,求學、求職、婚姻的喜憂、兒女的成長、個人的生老病死等。
#
角田光代
#
親情
#
愛情
喜歡
留言
陳曉唯
2025/07/23
青春的花火——陳淑芬、平凡《風信子》
我們都曾以真實、純淨,且沒有裝飾過的自我與某人相遇,於對方的生命中留下或深或淺的痕跡。即使其後未能再遇,但心底仍是記得的,只因這段記憶是獨屬我們的最初,亦是最難以割捨的一面。
#
圖文插畫
#
羅曼史
#
書評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