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

含有「樂器」共 23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狩獵的歌」是一首由八木澤教司創作的管樂曲,以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為基礎,融合現代管樂創作手法,展現臺灣原住民音樂之美。文章詳細介紹了該樂曲的創作背景、太魯閣族傳統歌謠的特色、樂曲結構以及兩個演奏版本。
Thumbnail
5/5《太魯閣族民的敘事詩》
彼得-avatar-img
彼得
1 天前
Kazama-avatar-img
5
回覆
Kazama-avatar-img
5
回覆
Kazama-avatar-img
Kazama
1 天前
發文者
2
回覆
2
回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yr8Hcyegn4 這一組小小節奏樂器,好可愛。 孩子也好可愛。 滿滿的開心互動著。 孩子說,我好想要上下一堂課啊! 老師說,我也是呢~ 上課,開心可以帶來最大的成效。 第一堂課,滿滿粉紅泡泡。
Thumbnail
藍光雨-avatar-img
藍光雨
3 天前
Kazama-avatar-img
4
回覆
Kazama-avatar-img
4
回覆
Kazama-avatar-img
Kazama
3 天前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這篇文章延續了「偵探之眼」的觀察方法,轉向瓜奈里 Plowden 小提琴,探索其獨特的工藝與音色。讓我們繼續跟著Zygmuntowicz 利用 Strad3D 計畫資料,將 Plowden 與其他名琴進行比較,細緻分析琴體結構、木材與音色的關聯。每一次細緻的觀察,都是提升鑑賞力的關鍵一步!
Thumbnail
從作曲、編曲到製作,一首完整的音樂作品需要許多音樂專業人士的共同努力。本文介紹八種關鍵音樂角色及其對應的英文,包括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歌手、樂器演奏者、歌曲創作者、製作人和編曲家,並闡述其職責與貢獻。
Thumbnail
雲兮玥-avatar-img
雲兮玥
6 天前
Kazama-avatar-img
7
回覆
Kazama-avatar-img
7
回覆
Kazama-avatar-img
Kazama
6 天前
發文者
3
回覆
3
回覆
日本Green Ray薩克斯風重奏團巴薩手試吹Selmer、Vandoren、Rousseau等品牌吹嘴,分享試吹心得與選購建議。文章強調吹嘴選擇需考慮個人吹奏習慣、竹片搭配及皮束圈等因素,並以自身經驗說明適應新吹嘴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一語-avatar-img
一語
6 天前
Kazama-avatar-img
5
回覆
Kazama-avatar-img
5
回覆
Kazama-avatar-img
Kazama
5 天前
發文者
1
回覆
1
回覆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一首別具台灣原住民特色曲風的管樂曲目《阿美族民幻想曲》(Ami's Harvest Festival),是由日本清水大輔創作,也是2024年前往韓國濟州島演出的曲目之一。
Thumbnail
5/5《阿美族民幻想曲》
JD商旅談-avatar-img
JD商旅談
6 天前
Kazama-avatar-img
2
回覆
Kazama-avatar-img
2
回覆
Kazama-avatar-img
Kazama
6 天前
發文者
回覆
回覆
透過 The Strad3D 計畫,這篇文章實戰演練製琴師的「偵探之眼」,探索 史特拉底瓦里 1734 Willemotte 的結構與音色奧秘。科技能輔助分析,但關鍵仍是精準的觀察與經驗累積。從 木料、拱形、裝配到音色,結合 CT 掃描、聲學分析與目測比較,層層拆解名琴細節,培養更精確的鑑賞視角!
Thumbnail
選擇適合自己的薩克斯風吹嘴,需要考慮吹嘴開口大小、內腔大小、反射板高度、材質等因素,並親自試吹確認是否符合自身吹奏習慣與需求。文章強調音色取決於演奏者的技巧,而非單純依靠吹嘴或樂器,建議學習者應注重練習,提升自身演奏水平。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