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含有「研究」共 29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堅持,是所有想獲得成就的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而減脂過程中,其改變的幅度因觸及生活中的各個面向,因此更具挑戰性。然而,根據多個心裡研究指出,透過一方法,可提高我們對於目標的堅持程度,高達30%~50%。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3 天前
我是直接養成習慣⋯
地球體驗營 (咻)-avatar-img
發文者
3 天前
宇牛 將慶祝變成習慣嗎😂每天都慶祝好像也很不錯耶
東吳物理陳秋民教授 學歷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技學院博士 研究領域 非破壞性檢驗、應用電子學、實驗設計
Thumbnail
乙二-avatar-img
6 天前
陳老師的影片都很有趣,讓人輕鬆觀賞就能獲益良多。
彼得-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乙二 嗯,陳教授用「演示」的方式,將常讓人覺得艱深的物理知識,帶進平日生活中,有「東吳馬蓋先」的美名。
付費限定
2025年4月3號,星期四,傍晚7點42分 千等萬等,我終於等來了我的大學成績單。 我幾乎所有的文件早已準備好,只差大學成績單就能遞交碩士申請表。 很快的,我遞交了第一個申請,但這不是正式的申請,而是申請前的一個審核。 由於牽扯到Research Proposal,我打算先申請自己的TOP學
在學術研究的世界裡,ChatGPT 已成為許多研究者提升效率的工具。然而,它的應用範圍、優勢、限制及倫理考量,都是使用時不可忽視的議題。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如何在研究寫作中運用 ChatGPT,並探討它的局限性與挑戰。
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文獻閱讀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然而,許多學生和研究者常常感到消化文獻很吃力,甚至產生閱讀疲勞。這往往是因為輸入太多而輸出太少,沒有形成系統化的知識框架,或者閱讀方式過於被動。那麼,如何讓文獻閱讀更輕鬆高效呢? 1. 改變閱讀方式 金字塔閱讀法 如果你面對海量文獻,
Thumbnail
許多碩博士生在準備口試時,最擔心的不是「研究做不出來」,而是——「講不清楚」。 當委員問問題時,腦袋一片空白,答非所問,甚至連自己的研究核心概念都沒講清楚,這樣的場面,光想就讓人焦慮。 但你知道嗎?口試成功不靠天賦,而是靠對的習慣!
待在田野一陣子之後,應該也把活動環境做了基本記錄,或至少腦袋里也有個粗略的記憶。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3/26
「但個人建議,既然自己是外人,就別亂傳;既然自己是研究者,基於研究倫理,有些故事就別寫出來。」 認同!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艾克星貨鋪-avatar-img
2025/03/25
私心覺得能夠把男性(直男)當成TA,真的很有勇氣XD。
LäzzŸ-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5
艾克星貨鋪 哈哈哈這樣一想,好像確實是這樣欸! 不過,作者所討論的概念,我覺得對任何想理解愛情、或認識自己的人來說,都滿有幫助的~只要有心,直男也可以超越(欸?🤣
大英博物館去年底就發佈了《19世紀的中國:物質與視覺文化(China’s 1800s: Material and Visual)》,而且免費下載...
Thumbnail
這資訊太有用了,感謝博物館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