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發表在頂尖期刊《細胞》的研究,發現我們現在所吃的馬鈴薯,竟是由番茄和其他異種植物雜交而來。
距今大約 900 萬年前,馬鈴薯的祖先與番茄一次意外的「結合」,可能促成現代馬鈴薯(Solanum 屬)發展出特有的地下塊莖。
塊莖的演化過去一直是未解之謎。現代馬鈴薯的外形與沒有塊莖的Etuberosum 最為相似;然而在基因序列相似度上,馬鈴薯卻更接近番茄。為了揭開馬鈴薯的演化根源,科學家分析了 450 個栽培馬鈴薯和 56 個野生近緣種的基因組。他們發現馬鈴薯的基因組中混有 Etuberosum 與番茄的 DNA 序列,顯示這兩類植物在數百萬年前曾進行異種雜交。他們的後代具有兩個對塊莖生長至關重要的基因:來自番茄的 SP6A 基因,以及來自 Etuberosum 的 IT1 基因。此外,由於塊莖芽能夠在地下進行無性繁殖,這些雜交種可能得以在較寒冷的地帶成功繁衍與擴散。
下次吃薯條沾番茄醬的時候,不妨告訴身邊的朋友馬鈴薯的身世吧!
參考資料: Zhang, Z. et al. Cell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6.034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