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道人情味:以筆為勺、細火慢熬的濃郁故事

12公開內容

<p>歡迎來到十二道人情味,一個關懷土地、友善生活、致力教育、挖掘社會議題脈絡的媒體平台。在重理工輕人文的臺灣社會中,邀請大家一同分享見聞與觀點,烹飪故事,品嘗文化,並從中找尋改變的契機</p>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p>秉持「有得賺有得玩」的心態,我時常藉由工作或是研究,順勢收集素材、相關語料和文本。而受訪者往往使用臺語回答我的提問,使我捉摸不著。不過我倒覺得慶幸,藉著研究生的身份,能夠深刻爬梳家族與家鄉的歷史。</p>
Thumbnail
<p>沒有現代完備的技術,面對天災和艱困的生活環境,先人還是必須設法生活。水能供人體所需,柴火能將生食轉為熟食,溫飽三餐。水和火,是飲食的基礎,也是探究早期鄉村生活樣貌的線索。</p>
Thumbnail
<p>「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接連幾年臺灣青年展現了強大的社會力,電臺也決定推出一個「世代溝通」的節目。秉持青年的熱血與「微憤青」的視野,在議題選擇上多元而且大膽,希望聽眾在放鬆之餘可以有一點知識上的收穫。</p>
Thumbnail
<p>寫作這行,有人不靠出版社也能賣書:拿文學獎的年輕作家,自己做書在同人場販售;另一個高中文學少女,用畢業製作做出自己的書。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作者都有辦法自產自銷,那出版社究竟為何存在?</p>
Thumbnail
<p>「五花鹽」名稱的發想也是緊扣著臺灣的命運而來。這塊彈丸之地,像是一塊肥美的五花肉,被多個勢力垂涎,小小的島嶼乘載了一代又一代的戰火,終於在鹽份(海水、淚水與煙硝)浸潤中,成為我們居住生活的臺灣。</p>
Thumbnail
<p>我們覺得,出版就是可以用比較低的成本,提供給大家精緻的奇思異想。出版的社會效果其實就是溫柔革命。它是一個深入你的感受,深入到你的思考,然後丟下一些種子的這種革命形式。</p>
Thumbnail
<p>是的,當編輯一定要有個性。無論出版還是網站編輯,都需要放棄客觀,進入主觀,編輯是感性的國度,在其中理性並不重要,偏見才是王道;正確答案無關緊要,個人的選擇理由才是精華(你不用認同,因為這也是我的偏見)。</p>
Thumbnail
<p>「我們其實不在乎形式,重點是交流。」面臨廣播在新媒體主導的社會可能遇到的困境,他們顯得坦然以對。他們很清楚媒體的連結不如常識的直觀,有些觀眾不追蹤臉書,有些為了主題特地留言,有些人關心臉書但不聽廣播。</p>
Thumbnail
<p>無論何時何地,Naomi堅持,媒體角色應該盡本分、負責任的將歷史事件各項相關聯的故事完整呈現、串聯,講出有意義的故事,即是指引群眾的力量。</p>
Thumbnail
<p>寫文章說難很難,說簡單好像也很簡單,沒什麼捷徑,寫作最重要的是「有想說的話,而且想讓別人聽懂」的動機──別意外,有些人只想說,不管別人聽不聽得懂的。</p>
Thumbnail
「很多時候寫不出東西,不是寫作能力的問題,而是觀察得不夠仔細,對事情的理解不夠深入。」 真是一語中的 。 我曾經因此陷入寫作斷線的困境 現在我幾乎都在讀 在思考 諸如 讀哲學 從新聞中反芻社會 在我的觀察與思維不夠豐富成熟之前 寫作反而成為最後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