ㄓˊ感書店

ㄓˊ感書店

4 位追蹤者
因私人因素離開學校,期許能提供新課綱語文教育的多元資源;在學習當道的現今,不追求華麗行銷的文案,只求穩扎穩打的課程設計。 藉個人書評與接案籌募「ㄓˊ感書店實體化」,希望能藉由實體教室與線上課程,提供體制外的教育活水注入。
5會員
58內容數
個人書評為主,因私人因素離開教育界後,期許提供新課綱下國文教育的多元選書,成為體制外的教育助力。 著重議題討論與台灣文學,若有講座研習或課程設計,歡迎留言或來信討論^^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也許人與人的遇合只宜茶宜香,因它們都短暫乾淨,彷彿是進行消毒,把情欲殺得只剩一縷碧煙;或者情感也只宜入一盆篆香,拓時全心全意,燒時芳香薰人,然一切都會成灰,心灰也是灰,那是完全燃燒後的空無。」 因為習茶而讀書,我們因為茶而生緣結客。
Thumbnail
早上看到許多人轉貼捐款連結,是為了日前於Laguna Woods 的長老教會因制伏兇手而犧牲的「鄭達志John Cheng」醫師遺屬而發起的募捐。 讀了 #宮部美幸 的《#人質卡農》,好像自己隔著遙遠的海峽,似乎也能做點什麼。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人生—— 重複的是我們各自的角色——
Thumbnail
學了茶,當然也要來讀讀跟茶有關的書。 起心動念其實是讀《#茶金歲月》時,主角提到紅茶沒落影響了姜家家業,雖寥寥一句,我卻充滿疑問: 那時候發生什麼事? 原本好好的卻走壞了,究竟是運氣太壞還是經營不善的託辭? 後來得知 衛城出版 的這本: 《#草山紅: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茶業發展史1830-1990》
Thumbnail
對茶如癡如狂,書單也逐漸偏移--今天要來分享的書,剛好結合了「茶」、「職人」與「歷史」,都是我難以抗拒的關鍵字啊! 十九世紀,在中英兩國的貿易角力下,誰也沒想到兩種植物:罌粟與茶葉,不僅在檯面下改變了人民的飲食需求,更掀起了一場「沒有下午茶,毋寧死」的大戰--「#鴉片戰爭」。
Thumbnail
人生而自由,看似被無常所狙擊,實則挺立於天地。 飽滿的沉默,是老師刻意留下的「留白」。 人生不是考試,沒有正確解答;每個人的理解與評價並不劃上等號,唯有持續學習,才能在有限的生命裡,詮釋自我的旅途。 「活著真好!」
Thumbnail
日本完全沒在限制台灣人入境,乍聞立馬開啟日本航空網站......優羅本,回家囉! 可能還太早,但會想借這本書,也是想看看自己究竟在日本踩了多少地雷XD 只是在睡前翻一下,沒想到欲罷不能,因為廚師阿伯太可愛了,對於東京人的酸口,直讓我笑到睡不著。 有一陣子在蝦皮上買食器,會發現某些名字反覆出現。
Thumbnail
今天看到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提及: 俄羅斯國會通過法案: 「定義使用俄語、血統為俄國民族之一者,皆為俄國人。 烏克蘭族、白俄羅斯族都將被加入俄國民族列表」 (https://www.facebook.com/NeanderthalArtisan/posts/5088399017919181)
Thumbnail
《D機關》並未處理「情報運用」這塊,我想是因為「結城中校」的信念使然-「這世上沒有事情擁有正確的解答」-所以機關裡的每個人都要用盡全力去討論,組織裡的每個人都要竭盡所能地去思考。 而高喊「世界和平」的所有人,都必須認知到「情報」傾覆的力量。 一旦戰爭開打,情報是否能降低死傷或提前結束戰爭呢?
Thumbnail
我很喜歡書名,這「最後」像是劃上句點,但其實是最沉痛的控訴。 只要有人活著,只要這段記憶還存在,就沒有「最後」。 更甚者,只要有戰爭,「人」就註定豬狗不如;就像是畜生,就像是禽獸,就像是螻蟻。 死掉的人也許痛苦,但活著的人也不成「一個人」。 「一個人」意味活得有尊嚴,活得有滋味,活得幸福。
Thumbnail
COVID19疫情期間,政府陸續提供醫療物資予外國。 「Taiwan Can Help」 成為國際交流的積極標語,隨著歐美官員的陸續訪台,台灣屢屢躍升為國際焦點;俄烏戰爭慘烈開打之時,台灣也如同強國們,或表態或贈與。 如果幾十年後,台灣亦能與強國們平起平坐,那麼會是什麼原因呢? 先來分享一個故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