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老舖廚師碎碎念--初四啦,沒在怕的自走炮文化守護者】《日本料理的常識與奧祕》

2022/04/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完全沒在限制台灣人入境,乍聞立馬開啟日本航空網站......優羅本,回家囉!
可能還太早,但會想借這本書,也是想看看自己究竟在日本踩了多少地雷XD
只是在睡前翻一下,沒想到欲罷不能,因為廚師阿伯太可愛了,對於東京人的酸口,直讓我笑到睡不著。
本來是為了今年目標,要做「茶香歐式麵包」,所以開始上「茶課」;沒想到,會一腳深陷,無法自拔,不務正業!
而且我從來不知道,「台灣烏龍茶」可是馳名世界的巔頂之花,茶的世界博大精深,本只是為了開發新口味,卻不知不覺被捲進了新世界......
所以,在讀 #村田吉弘#日本料理的常識與奧祕》這本書時,有很多對應自己心境的部分。
我很愛吃,但是我很懶得煮也不太會煮,所以開始烘焙後,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會很注意「原料來源」,還有拍照時的「擺盤器皿」。
學了手拉坏,之後上了茶課,才發現自己對於「嗅覺」與「觸覺」也很遲鈍。
茶老師上課會煮幾壺茶,在輪流詢問同學香氣時,我真的很頭痛。
即使明白這些氣味的差異,但是要化成文字,只會「很香啊」、「喜歡或討厭這個味道」,詞彙庫到底是有多貧瘠,連交互地說出「花香」、「果香」、「草味」、「火味」都無法。
同學們完全絢爛,「納豆味」、「玫瑰味」、「海苔味」、「豆漿味」什麼的,搞得品茶跟嘗遍滿漢全席沒兩樣,我好羞愧。
這本書提到「要吃到某種程度才懂得食物滋味」,作者舉松露為例,提到腦神經有名為「NEURON」的神經元,要形成迴路就需要一定程度累積的刺激。
視覺記憶是如此,其他感官記憶亦然--我也稍稍安心了,不是我太弱智,而是我喝的茶太少,所以也很難辨別優劣,與分類更細微的感官描述。
有一陣子在蝦皮上買食器,會發現某些名字反覆出現。
但因為我是很愛問為什麼的人,所以對於這些食器好在哪裡,有時真的摸不透,又不甘願當「盤子」。
作者認為「懂得器皿」要多看多學,才能了解食材放在器皿上的平衡感,還有整體線條與比例的平衡搭配--就如同不同種的茶需要搭配相應壺器,才能徹底釋放茶香茶韻茶氣。
我以前最討厭的黑黑紅紅土土壺,竟能讓茶湯更為明亮甜美;同學們信口說出的台灣陶藝家們,是讓喉韻繞樑的魔術師,喔喔喔,我又上了一課。
由於作者是京都懷石料理老舖的經營者,因此對於維護日本傳統文化,以及對於季節感的追求,讓人印象深刻。
日本文化追求的「真、行、草」,是指由最端正至最隨興的形式,這種生活的潛規則如空氣般遍布。
但這些習規並非指高低優劣,而是對於「時間、地點、情境」的因應;所以茶席與餐桌上,器皿與料理的搭配,無形中符應了這樣的哲學與美感,而形成了「道」。
道是難以言說的,卻並非毫無規則。
第一次擺茶席時,老師給的評語是「缺乏重點」還有「材質不符」。
忽然想到花藝老師所提點的,「顏色」、「層次」、「線條」,似乎也可套用在茶席的布置上。
因為形式的不熟悉而緊張兮兮,老師說這也會影響茶的滋味,畢竟喝茶,是非常注重雙方的互動。
作為一個經營者,作者也分享了他對於空間營造的心法;無論是他對於材質的講究都能有所根據,或是依據顧客資訊而編排的菜色設計,不僅展露他對於美感的堅持,同時也有對於他人的體貼心意。
自己的心情與想法,也會影響到周遭的人,該是多麼慎重又多麼甜蜜呢?
孫藝珍在《You Quiz》受訪時提到,成為演員的契機是因為青春期時,在心裡那些莫可名狀的感情與想法,似乎只能藉由演戲來抒發--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許這就是「創作」的本質吧?
差別只在於,我們所使用的工具是什麼,而有的人利用「料理」,有的人利用「文字」,有的人利用「茶」,有的人利用「器皿」,然後,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扶持。
沒想過會推薦一本有點偏碎碎念性質的書,但即使是瑣碎的言談中,仍能感受到廚師的自豪與耀眼,所以還是想跟大家分享。
希望也能一解你們對日本的相思之苦,一如我!
那我們下一本書見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ㄓˊ感書店
ㄓˊ感書店
因私人因素離開學校,期許能提供新課綱語文教育的多元資源;在學習當道的現今,不追求華麗行銷的文案,只求穩扎穩打的課程設計。 藉個人書評與接案籌募「ㄓˊ感書店實體化」,希望能藉由實體教室與線上課程,提供體制外的教育活水注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