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警醒的生活,是否能真正感受喜樂?(馬可福音13:24-3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喜樂與快樂的混淆 


本主日是待降節第三主日,象徵「宣告」與「喜樂」。我們宣告耶穌的臨到,這一天應當是充滿喜樂的日子。然而,當耶穌臨到時,你們是否真的感受到喜樂?還是僅僅感到快樂?喜樂與快樂有何不同?

快樂通常建立在外在刺激所帶來的正面情緒,多數來自感官滿足、物質獲得或短暫的成就。例如,品嚐美食、聽到好消息、升遷、購物,這些都會讓人感到快樂。但這種快樂稍縱即逝,消退得也很快。相比之下,喜樂則是一種內在的、深沉且穩定的精神狀態。喜樂不是依賴外在條件,而是源自人的內在品格、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具有更高的穩定性與持久性。

奧地利猶太心理學家維克多.法蘭克(Viktor Frankl)曾說:

「對快樂的極度追求,反而阻擾快樂。」(《信任因子:信任如何影響大腦運作、激勵員工、達到組織目標》,保羅扎克博士(Paul J. Zalk, PhD),高子梅譯,台北:大雁出版,2018,p238)

追求快樂就如同水車不停地轉動,永遠無法滿足,並且對快樂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加。例如,吃一塊蛋糕會感到快樂,但吃第二塊時快樂感已減弱,到第三塊甚至覺得膩了。當蛋糕無法帶來快樂時,人會尋求新的刺激來滿足快樂感。最初吃一塊蛋糕就很滿足,後來卻需要蛋糕上撒金箔才能感到快樂。

如果快樂是建立在外在條件之上,它就像無底洞般,會不斷侵蝕人的內心。這不僅局限於物質慾望,甚至追求金錢、權力或地位的快樂也有同樣的特性,皆源於內心的不足與不滿足。因此,我們不應該只追求外在的快樂,更應學習追求內在的喜樂。那麼,什麼是內在的喜樂?

南投的謝緯醫生曾說:

「當醫生的快樂,不是來自金錢,而是來自患者的信賴。」(《甘願做憨人:良醫牧師謝緯的醫療交響曲》,陳金興,出版社:啟示,2024,博客來電子書)

對一位同時身為醫生與牧師的基督徒而言,真正的快樂並非建立在金錢之上,而是在於與人建立信任關係的滿足感。這種信賴並非基於利益交換,而是來自患者的感謝。

在南投謝緯營地裡豎立了一塊石頭,上面刻著「甘願做憨人」。這句話象徵他甘願付出而不計較成本——例如義診、甚至在藥袋裡放錢讓病患能回家。他提早到醫院,是為了讓病人少一分痛苦。他所獲得的,不僅僅是快樂,而是一種深沉的喜樂。喜樂是人找到生命意義與價值後,甘之如飴並持續下去的心理狀態。從謝緯醫生的例子來看,我們不能忽視基督信仰對他生命的影響。

正如神學家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所說:

「人終極的快樂完全在於思想神。」(《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加爾文出版社,2007,p18)

聖奧古斯丁(St. Aurelius Augustinus)也說過:

「我尋求祢,等於尋求快樂的生活。」(《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約翰·加爾文,加爾文出版社,2007,p18)

對基督徒而言,真正的快樂來自上帝,真正的喜樂是建立在耶穌基督之上。然而,我們是否可能錯置了自己的喜樂來源?我們是否真的將喜樂建立在耶穌基督身上?這是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喜樂是建立在哪位耶穌身上?


《馬可福音》13章24-26節記載:

「24那些災難的日子過去以後,太陽要變黑,月亮不再發光,25星星要從天上墜落,太空的系統也都要搖動。26那時候,人子要出現,充滿著大能力和榮耀駕雲降臨。」(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經文讓人直覺聯想到耶穌的出現是盼望的開始。然而,仔細思考後,耶穌的到來未必對所有人而言是好消息。當宇宙萬物開始變動,我們所積累的一切財富和成就,例如公司、金錢、土地、房地產、股票,都變得一文不值。億萬富翁與普通人一律平等,因為耶穌的審判超越了人類的價值體系。我們是否還會期待耶穌的到來?

對某些貧窮和受苦的人來說,耶穌的到來象徵著盼望與救贖;但對那些依賴財富和權力的人而言,耶穌的到來可能充滿挑戰。因此,我們可以觀察到,聖誕節慶祝活動往往參與度極高,而與耶穌受難相關的活動,像受難日,參與度卻低得多。待降節等候的是可愛的小嬰孩耶穌,這樣的場景溫馨而美好;但若等候的是駕雲而來、帶著審判的耶穌,那樣的場景可能令人恐懼,因為它超出我們的掌控。

反觀聖經的歷史,耶穌降生時,希律王試圖殺害嬰孩耶穌,因為他認為這位嬰孩威脅可控的秩序。而長大後的耶穌更讓宗教領袖和羅馬政府感到不安,因為祂挑戰了既有的權威和秩序。同樣地,我們容易期待能被掌控的、帶來祝福的小耶穌,但對於駕雲而來、不可掌控、帶著審判的耶穌,我們未必感到期待。

美國聯合衛理公會退休牧者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在其著作中指出:

「我們選擇個人的快樂過於與上帝的關係。」(《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陳永財譯,香港:基道,2018,p93)

這句話揭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們的信仰是否以追求快樂為核心,而非面對自己的罪性、被上帝看為義人,或努力活出基督的樣式。

中世紀愛爾蘭的一個故事也反映了這種態度:某修士死後被埋於修道院的牆內,但後來修士們發現他竟然還活著,並開始講述他離世後的見聞,這些見聞卻與教會的教導相違背。於是,其他修士選擇將他重新封回牆內,永遠封死洞口。(《行動靈修學》,巴默爾(Parker J. Palmer),張玫珊譯,台北:校園,2019,p65)

這故事說明,我們往往抗拒聽到與自己信仰不符的聲音,正如上週經文中提到的:「為了耶穌的緣故,大家要憎恨你們。」(馬可福音13:13,現代中文譯本201版)

因此,我們的喜樂可能不是建立在真正的耶穌身上,而是建立在帶給我們快樂的耶穌身上。然而,這種基於快樂的信仰,無法讓我們體會真正的信仰喜樂,反而讓我們藉著聖誕節熱鬧的活動來尋求短暫的滿足。

一則寓言故事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一名吊在懸崖邊的男子呼喊上帝求救,上帝回應他必須放手,但男子猶豫片刻後問道:「上面還有其他人可以和我談談嗎?」(《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1961~2022年)、卡洛琳.班克勒(Caroline Bankler)、納維德.莫迪里(Navid Modiri),郭騰堅譯,出版社:先覺,2023,博客來電子書)

我們是否也像這名男子,不願完全信靠上帝的旨意,不願放手進入祂的懷抱?只有當我們願意放下自我的掌控,才能真正體會上帝所賜的喜樂。總結來說,我們需要反思,我們所信的耶穌,是真正的耶穌,還是僅僅符合我們期待的耶穌?

 

喜樂是建立在哪個時代?是這一代?還是下一代?


《馬可福音》13章28-29節:

「28你們要從無花果樹學教訓。當枝子呈現嫩綠的顏色,長出新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快到了。29同樣,你們看見這一切的現象就知道時候快到了,就在門口了。」(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教導我們從無花果樹學習。然而,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過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人類唯一從歷史中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這句話經常被誤解,其實深刻的意涵可從文章⟨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中了解(張孟哲,台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人類的確常重複錯誤,難以汲取教訓。就像告訴小孩火會燙,但他們仍會忍不住去試。同樣,歷史教過我們戰爭的殘酷,但世界各地的衝突從未停止。我們知道氣候變遷與貧富差距是關鍵議題,但仍著重眼前利益,忽略未來發展。

公共哲學家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在《長思短想》中指出,消費資本主義利用了人類追求即時滿足的「棉花糖腦」,導致短視近利的文化。例如,速食餐點的興起、當日到貨服務成為標準等,無不反映了我們追求快速、簡便的傾向。(《長思短想:當短視與速成正在摧毀社會,如何用長期思考締造更好的未來?》,羅曼·柯茲納里奇(Roman Krznaric),孔令新譯,台北:商周,2021,p161-162)

他將此形容為資本主義塑造出來的「棉花糖腦」,讓我們不喜歡困難與複雜的挑戰,只求簡單與輕鬆解決。

這種短視近利也影響我們的耐心與價值判斷。為了即時滿足,我們擁有24小時便利商店、水電維修服務、甚至全天候的客服專線。但同樣的便利,卻導致我們更容易受誘惑,甚至影響政治取向:只要某個政治人物或政黨能快速解決當前問題,他們就被視為成功的領導者。這種思維往往鼓勵短期政策(如煙火式施政),忽略未來的長期規劃,因為長遠問題是留給下一屆去處理的。

《馬可福音》13章30-31節:

「30你們要記住,這一代的人還沒有都去世以前,這一切事就要發生。31天地要消失,我的話卻永不消失。」(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我們常抱持錯誤心態,認為未來的問題與我們無關。氣候變遷、貧富差距、教會傳承等,似乎都是留給下一代的事。然而,這種短視近利的態度讓我們忽略了真正的長遠價值。我們選擇眼前的快樂,卻失去更深層的喜樂。台灣有句俗諺:「時到時擔當,無米才煮蕃薯湯。」這句話提醒我們,為什麼非得等到「無米」才應對,不能提早做好準備呢?

加爾文曾說:「一個成功的講道,聽眾要負一半的責任。」如果今天耶穌的教導是對我們的講道,我們是否也有責任去理解、反思與實踐?耶穌提醒我們,要從無花果樹學教訓;要記住,這一代的人還未去世前,預兆就會發生;要警醒,因為祂的話語永不消失。我們是否願意跨越短視近利的限制,學習用長遠的眼光看待信仰與生命?

 

喜樂是建立在警醒等候上


耶穌在《馬可福音》13章33-36節提醒我們要警醒,他說:

「33你們要留心,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那時刻什麼時候臨到。34正像一個人出外遠行,把家務交給僕人管理,分配每一個人的工作,又吩咐門房當心門戶。35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你們不知道主人什麼時候回來,也許傍晚,也許半夜,也許天亮以前,也許日出以後。36假如他忽然回來,別讓他發現你們在睡覺。」(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段經文以一個生動的比喻說明警醒的重要性,同時指出短暫快樂與永恆喜樂的差異。當主人不在時,僕人或許會感到輕鬆與快樂,因為沒有外在的約束;這種情況就像我們在工作中,當老闆不在時,可能會放鬆或敷衍。然而,這種短暫的快樂無法帶來持久的喜樂。

今天的主題是:「沒有警醒的生活,是否能真正感受喜樂?」答案是否定的。沒有警醒的生活,只會導致我們追求短視近利的快樂,卻無法進入深層而持久的喜樂。

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尼可馬可倫理學》中提到:

「謹慎的人從痛苦而非快樂中努力追求自由。」(《哲學的慰藉》,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林郁馨、蔡淑雯譯,台北:先覺出版,2019,博客來電子書)

謹慎是一種智慧的態度,與警醒息息相關。它幫助我們遠離短暫滿足的誘惑,走向自由與喜樂的更高層次。

南非聖公會的屠圖主教曾在訪談中說:

「喜悅包含了快樂,但涵蓋得更廣。想想一位即將臨盆的母親。」(《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丹增嘉措(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Tenzin Gyatso)、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韓絜光譯,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生產的母親經歷了痛苦,但正是這種痛苦迎來了新生命與深層的喜悅。警醒雖然可能是辛苦的,但它通往真正喜樂的道路。

歷史中有許多例子說明了缺乏警醒的危害:鐵達尼號因缺乏救生演習與救生設備,導致超過1,514人死亡。當時,人們因為對「永不沈沒的夢幻之船」的自信,而忽略警醒的重要性,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車諾比核災因設計缺陷與人員操作不當,導致56人死亡、4,000人死於癌症。這座被認為「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廠,因過度自信而缺乏警覺,最終成為災難的象徵。這些例子告訴我們,過於沈溺短暫快樂或安全感,卻忽視警醒,最終帶來的是無法承受的後果,而非真正的喜樂。

《馬可福音》13章32節提醒我們:

「32至於那要臨到的日子和時間,沒有人知道;天上的天使不知道,兒子也不知道,只有父親知道。」 (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強調警醒的重要性,因為如果缺乏警醒,我們容易被假基督、假先知迷惑,甚至落入陷阱。因此,耶穌在《馬可福音》13章37節再次提醒:

「你們要警醒!」

在待降節的第三主日,我們應該重新省思:我們是在追求短暫的快樂,還是內心深處的喜樂?如果我們選擇內心的喜樂,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建立警醒的生活態度呢?願我們學會警醒,不僅抵擋短暫快樂的誘惑,更進入永恆喜樂的深處。

avatar-img
7會員
45內容數
每週講道篇,提供參考、複習用。 如有問題或引用錯誤,請不吝指教,協助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台灣神學家宋泉盛牧師:「我們要確確實實了解,倘若我們缺少對神的慈愛的信心,無論什麼樣的苦難都毫無意義的。」(《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14)
哲學家賽內卡:「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
法國神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其著作《沈思錄》中提到:「只有兩種人可以稱得上是理性的:一種是因認識神而全心事奉神的人;另一種是因不認識神而全心尋求神的人。」(《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陳樂知譯,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p160)
古代教父巴西略(Basilius Magnus):「你櫥窗裡的麵包,屬於飢餓的人;你衣櫥裡的斗篷,屬於無衣可穿的人;你放著不穿的鞋子,屬於赤足的人;你金庫裡的錢財,屬於貧困的人。」(《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p219)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上帝國離你不遠,你卻愈行愈遠。
只有在承認錯誤之後,我們的眼光才能得到真正的修正。 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於視野的擴大,而是源自於願意承認錯誤的謙卑態度。如果我們固執己見,即便已經錯誤,也難以改變。
台灣神學家宋泉盛牧師:「我們要確確實實了解,倘若我們缺少對神的慈愛的信心,無論什麼樣的苦難都毫無意義的。」(《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14)
哲學家賽內卡:「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
法國神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其著作《沈思錄》中提到:「只有兩種人可以稱得上是理性的:一種是因認識神而全心事奉神的人;另一種是因不認識神而全心尋求神的人。」(《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陳樂知譯,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p160)
古代教父巴西略(Basilius Magnus):「你櫥窗裡的麵包,屬於飢餓的人;你衣櫥裡的斗篷,屬於無衣可穿的人;你放著不穿的鞋子,屬於赤足的人;你金庫裡的錢財,屬於貧困的人。」(《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湯姆.霍蘭(Tom Holland),p219)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上帝國離你不遠,你卻愈行愈遠。
只有在承認錯誤之後,我們的眼光才能得到真正的修正。 真正的改變,並非來自於視野的擴大,而是源自於願意承認錯誤的謙卑態度。如果我們固執己見,即便已經錯誤,也難以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那什麼又是真正的快樂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總把追求快樂掛嘴邊甚至把人生只要快樂的活著當自己的座右銘
痛苦,是心智的「幻想」。真愛,真正的喜悅,並不會產生痛苦。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不安和焦慮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人常常感到不安和焦慮。然而,我們是否曾經停下腳步,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積極面?事實上,專注於生活中的積極方面,是提升快樂感和滿足感的有效途徑。 學會感恩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感恩,這是一種簡單而強大的習慣。每天早晨醒來,花幾分鐘感恩你擁有的事物——無論是健
好書共讀連道智  ·   · 這段話治癒了我最近的焦慮:“ 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吃飽穿暖,沒病沒災,隔三差五還能吃頓好的,偶爾還能睡到自然醒,肥嘟嘟的一身福氣,人這一輩子要是能夠逃過天災,躲過戰亂,不遇歹人,不生大病,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要是還能夠家庭和諧,收入穩定,三五好友,那更是天大的福澤,所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不是真正的快樂~]那什麼又是真正的快樂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身邊有這樣的朋友,他們總把追求快樂掛嘴邊甚至把人生只要快樂的活著當自己的座右銘
痛苦,是心智的「幻想」。真愛,真正的喜悅,並不會產生痛苦。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不安和焦慮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許多人常常感到不安和焦慮。然而,我們是否曾經停下腳步,反思自己生活中的積極面?事實上,專注於生活中的積極方面,是提升快樂感和滿足感的有效途徑。 學會感恩 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感恩,這是一種簡單而強大的習慣。每天早晨醒來,花幾分鐘感恩你擁有的事物——無論是健
好書共讀連道智  ·   · 這段話治癒了我最近的焦慮:“ 其實你已經很幸福了,吃飽穿暖,沒病沒災,隔三差五還能吃頓好的,偶爾還能睡到自然醒,肥嘟嘟的一身福氣,人這一輩子要是能夠逃過天災,躲過戰亂,不遇歹人,不生大病,就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要是還能夠家庭和諧,收入穩定,三五好友,那更是天大的福澤,所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快樂的定義,分享作者的感受和想法。文章指出,快樂不一定是遙不可及的,而是身邊的小事和所擁有的珍貴。作者藉由自身的經歷,分享瞭如何通過對世界抱持善意,來感受當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