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背叛到犧牲:在新的一年重新認識基督之愛(馬可福音14:12-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新的一年,我們常常為自己訂下新的盼望與計畫。有人想保持健康、減肥,有人希望事業興隆、賺更多錢,也有人想找到工作方向、探索生命意義,或追求內心的平靜,並安穩地度過一年。

然而,對基督徒而言,新的一年仍要以上帝的話為中心。唯有依靠上帝的話,才能在期望與挑戰中看見真正的盼望。


什麼是除酵節與逾越節?與最後的晚餐有何關係?


馬可福音14:12:

「除酵節的第一天,就是宰逾越節羔羊的那一天,門徒來問耶穌:『你要我們去哪裡為你預備逾越節的晚餐呢?』」(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經文提到了「除酵節」與「逾越節」。那麼,這兩個節期到底是什麼呢?

逾越節的由來記載在舊約《出埃及記》:當以色列人在埃及受奴役時,上帝為了懲罰埃及法老、拯救以色列人,降下十災。最後一災稱為「擊殺長子之災」,意即凡是第一胎的,不論人或牲畜都要被擊殺。

然而,上帝為保護以色列人,吩咐他們在該月的十四日宰殺一隻羊,將羊血抹在門框和門楣上。當天晚上,他們要把羊肉烤來吃(不可生吃或水煮),並搭配苦菜和無酵餅。上帝看見門上有羊血標記,就會「越過」那一家,不擊殺該家第一胎的人與牲畜。因此,這個節期被稱為「逾越節」(有「越過」的意思)。

除酵節則從同一個月的十四日起,連續七天都要遵守。這七天內,家中不可出現酵(酵母),也不可食用任何發酵食品(例如酵素、益生菌、醃製品、麵包等)。因此稱為「除酵節」。

可見,除酵節的第一天,也就是逾越節的那一天。無論是除酵節還是逾越節,都是為了紀念上帝將以色列人從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來,象徵著拯救、釋放與自由。

除酵節與逾越節原本是猶太教的節期。然而,為了連結舊約與新約,並證明耶穌正是舊約所應驗的彌賽亞,基督教提出了「最後的晚餐」(聖餐)的概念。

在馬可福音14:22:

耶穌拿起餅,先獻上感謝的禱告,然後擘開餅,分給門徒,說:「你們吃;這是我的身體。」(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又在14:24提到:

「這是我的血,是印證上帝與人立約的血,為眾人流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的身體與血,取代了逾越節的羊肉與抹在門框上的血,象徵著拯救的意義。

進一步思考,舊約中有「獻祭禮儀」:當人犯罪或不潔時,要宰殺牲畜,將牲畜的肉與血獻給上帝,使罪得赦免。耶穌的身體與血就像這獻祭禮儀,具有「贖罪」的功能。因此,「最後的晚餐」(聖餐)象徵耶穌的犧牲,蘊含著拯救與贖罪的意義。

 

門徒的心情像三溫暖,尋找比敵人還可惡的背叛者


門徒為了逾越節的晚餐,便詢問耶穌:「要在哪裡預備晚餐?」接下來的經文中,耶穌預知了兩件事:一是逾越節晚餐的房間,二是有人將要出賣祂。這裡的經文就像泡「三溫暖」,門徒的心情劇烈起伏:先是「熱」,後又突然「冷」。

熱的部分出現在馬可福音14:16:

「兩個門徒出去,進了城,所遇見的每一件事正像耶穌告訴他們的;他們就在那裡預備逾越節的晚餐。」(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不是耶穌第一次預知事件,上一次是在祂進耶路撒冷之前,指示門徒去找那頭小驢。門徒兩度親身經歷耶穌的預知,如果我是門徒,一定會驚嘆祂的神奇與偉大。

然而,熱完就開始「冷」了:用餐時,耶穌忽然說:

「我告訴你們,你們當中,跟我一起吃飯的,有一個人要出賣我。」(可14:18,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話讓門徒大為震驚,心情如同陷入冰點。

馬可福音14:19描述:

「他們非常憂愁,一個一個地問他:『不是我吧?』」(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上一秒還在驚嘆耶穌的奇妙,下一秒卻因祂的預言而惶恐不安,這正是「三溫暖」般的心情轉折。門徒不僅感到憂愁,還迫切想知道究竟誰會出賣耶穌,於是紛紛問祂:「不是我吧?」。

耶穌回答:

「是你們十二人當中的一個;那跟我一起在盤子裡蘸餅吃的就是。」(可14:20,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耶穌這番話一出,想必沒有人敢再和祂一起蘸餅吃。出賣耶穌的門徒,無疑是「叛徒」,對耶穌極不忠誠。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曾說:

「大家通常會認為,叛徒比敵人還要可惡多了。」(《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姚怡平譯,台北:大塊,2020,p216-217)

歷來,無論任何時代、國籍或族群,都視「叛徒」比「敵人」更可怕。

例如,義大利詩人但丁在《神曲》裡將地獄分成九層,最後一層是最痛苦的一層,正是留給「背叛者」的。對所有人而言,「背叛」被視為不可饒恕之罪。

若與時事連結,去年有關大法官提名人劉靜怡的事件便是例證。民進黨黨團祭出黨紀警告,若有黨員投票支持劉靜怡,將會被開除黨籍。這種情況無論在哪個政黨或團體都可能發生,重點在於要求「忠誠、不可背叛」。

這也顯示出人性的一面:人們需要社群的力量,深怕個體的背叛將傷害整個群體的利益。

我曾舉過以下例子:

  • 一位美女,外型亮麗(顏值中高以上)、有錢,又擅長撒嬌,卻可能會背叛、找小王。
  • 一位忠誠的女人,長相普通(顏值中低以下)、樸素,卻肯任勞任怨、絕不背叛。
  • 一位帥哥(顏值中高以上)、有錢、浪漫貼心,卻可能會外遇找小三。
  • 一位外型平凡(顏值中低以下)、樸素且憨厚的男人,但他忠誠可靠。
多數人都希望另一半能夠忠誠,並不想和可能出軌的人共度一生。

 

用「功利主義」來思考背叛與貪污,心情反而愉快許多


讓我們做個思想實驗:

一位已婚的女人,巧遇自己曾經迷戀的偶像。兩人一起用餐、聊天,使她對這位男人的愛慕之情更加深厚。而這位男人也對她頗為欣賞,於是提出邀請,希望她當晚留在飯店陪伴他。然而,這位女人其實非常愛她的丈夫。經過一番內心掙扎,她想到:「只要不讓丈夫知道,我既能享受這個瘋狂之夜,也不會傷害任何人;一切依舊如常,還能豐富我的人生經驗。利大於弊,我沒有理由拒絕。」

問題:如果這件事永遠不被揭發,沒有人受傷、也沒有人知道,你能接受嗎?

贊成的理由:從理性觀點看,似乎沒有人在這段關係中受到直接傷害,理論上「利大於弊」。

反對的理由:從道德與倫理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背叛與不忠誠本身就是錯誤的行為,即使不被揭發也不應該發生。

再讓我們舉個例子:

一位官員雖然貪汙,但做事非常有效率,並且造福許多百姓:讓人人有書念、人人有錢賺,福利制度也相當完善,為地方發展盡心盡力。另一位官員則是兩袖清風,清廉無私,但一事無成,幾乎沒有任何建設。

請問,你會偏好哪一位官員?

多數人或許會選擇那位「貪官」,正如英國哲學家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所言:

「如果貪官夠能幹,做事有效率,人民倒願意容忍他們,相較於硜硜自守而一事無成的清官,老百姓甚至更喜歡貪官。」(《世界是這樣思考的:寫給所有人的全球哲學巡禮》,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林宏濤譯,出版社:商周,2019,博客來電子書。)

大家是否發現,在不同情境下,我們的判斷標準會截然不同?

面對女人外遇:我們認為這是情感上的背叛與不忠,令人無法接受。

面對貪官貪污:即使貪官對人民也是一種背叛與不忠,卻往往比較能被接受。

不過,女人外遇沒有造成任何明顯傷害,各方看似「皆大歡喜」。貪官雖然貪污,但卻讓百姓安居樂業,看似沒有受害者。

為什麼我們不能接受外遇的女人,卻能容忍貪污的官員?這是否暗示我們的核心價值搖擺不定?又或者說,這兩個例子都展現出一種「功利主義」的傾向。

何謂功利主義?

簡而言之,功利主義認為,只要某件事或決定能增進多數人的「效益」或「幸福」,那麼這件事或決定便在道德上是正確的。

因此,若依功利主義角度來看:

貪官雖然貪污,但若能讓大多數人民得到實質好處,他的行為或許被視作「道德上可接受」。

外遇的女人若並未對任何人造成損害,且帶來「多數人的快樂」,那麼她的行為在功利主義框架下,也可以被視為「道德上可接受」。

 

「功利主義」用在基督信仰上,猶大將成為救世主


若用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基督教的教導,就會發現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

例如,假設我們以功利主義的標準來衡量「猶大出賣耶穌」這件事:猶大的出賣,確實帶來了耶穌的受難與死亡;而耶穌的受難與復活,又帶來全人類的救贖;看似「增加了大多數人的效益與幸福」。

這樣一來,猶大的行為是否就成為「可以接受」的?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神學家加爾文也強調,若將猶大的背叛視為救贖計畫的一部分,實屬荒謬。(《加爾文基督教要義(上、下冊)》,約翰.加爾文(Calvin John),加爾文基督教要義翻譯小組,台北:加爾文出版社,2007,p181)

因此,馬可福音14:21指出:

「正如聖經所說,人子將要受害;可是那出賣人子的人有禍了!這個人沒有出生倒好!」(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這節經文提醒我們:即使猶大的行為在某種意義上看起來「符合多數人的利益」,仍不會因此被視為正確或正當。這也顯示,純粹以「功利」作為信仰的唯一標準,會導致嚴重的偏差。

有些人可能會提出另一種觀點,認為猶大出賣耶穌是「上帝的旨意」,因此與猶大本身無關。然而,這同樣只是一種藉口,因為經文明確告訴我們:猶大所做的事是「有禍的、是錯誤的」。

同理,外遇的女人、貪汙的官員、出賣耶穌的猶大,他們所犯的錯都無可辯駁,也不能用功利主義來衡量信仰與道德倫理的價值。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曾說:

「認罪為受造之物與造物主溝通的正確基本規則。」(《禱告》,楊腓力(Philip Yancey),徐成德、黃梓恩、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08,p39

面對上帝,我們沒有任何藉口與理由。因此,楊腓力才強調「認罪」是我們與上帝溝通的基本原則。然而,要真正做到認罪並不容易:或許我們可以在上帝面前認罪,卻常常在日常生活中無法如此坦誠。

 

最後的晚餐是一種愛的連結,包含連結所恨惡的人


神學家加爾文認為,聖餐是一種「愛的連結」。我們不應該帶著仇恨、生氣、罪惡的心態去領受聖餐,而是必須先在主面前悔改、認罪。也因此,當我們越無法原諒或悔改時,就越需要聖餐的幫助。(《更寬廣的生命》,加爾文(John Calvin),陳佐人選譯,台北:校園,2011,p103-104)

這裡有個問題:出賣耶穌的猶大能否領受最後的晚餐(或聖餐)呢? 

在馬可福音14:24,耶穌曾說:

「這是我的血,是印證上帝與人立約的血,為眾人流的。」(現代中文譯本2019版)

其中「為眾人流的」並沒有限定對象,並未指明只有信主的人、好人才包含在內;同樣地,也沒有排除壞人或背叛者。

或許我們很難接受「壞人」也能領受耶穌的救恩,因為我們的思考常常非黑即白;但事實上,有些人會從黑轉白,也有人可能從白轉黑。

人類的狀態不斷在變動,並無絕對的價值體系,而是隨著年齡、經歷,以及上帝的恩典在成長或退步。

因此,加爾文才會強調,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聖餐。因為一不留神就會犯罪,需要聖餐時時提醒我們要認罪、放下仇恨,並依靠耶穌形成「愛的群體」。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猶大也能領受最後的晚餐;不僅猶大要悔改,我們周圍的人也必須學會放下仇恨,彼此接納。

 

愛如果是一種忠誠,耶穌的犧牲就不是愛了


不過,我們往往誤解了「愛」的定義。

奧地利哲學家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曾說:

「當一個社群提到「愛」的時候,意思指的往往是『忠誠』。」(《改變自己的藝術: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莊雅棉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9,博客來電子書)

如果將「愛」等同於「忠誠」,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這樣的「愛」往往帶有以下幾種特徵:

1.對外排斥

為了鞏固群體的向心力,「愛」只限於自己人,並對不同陣營產生排斥。

2.從屬與效忠

例如,民進黨曾以黨紀強制黨員服從領袖或權威,否則就被貼上「不忠誠」、「不愛台灣」的標籤。

3.失去反省空間

過度強調「愛的忠誠」容易讓人忽略反省和質疑的必要性。為了展現忠誠,人們把判斷力交給團體規範,反而喪失了自我思考的機會。

若愛只建立在「忠誠」之上,就會失去以下幾個層面:

1.缺乏關懷與同理

如果愛只強調忠誠,當有人「背叛」時,我們不會關懷他們背後的原因,也不會同理他們是否陷入困境,從而缺乏真實的關懷。

2.缺乏自由與多元

若愛的標準僅是「忠誠」,便不允許個體表達不同的意見或想法,因而忽略個人自由與多元性的重要性。

3.缺乏包容與接納

「忠誠」的愛通常不允許任何改變,無法接納不完美的人,更難包容他人成長或改變的過程。

4.缺乏反思與真誠

僅要求對方「服從」的愛,往往排斥開誠布公的溝通,結果只會滋生更多謊言,而忽略了誠實與反省所帶來的真正連結。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以「外遇」為例:

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人願意愛一個曾經外遇的伴侶,無論是女人或男人。我們常說這樣的人「很傻」,但也許他們比我們更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

我們通常將愛與「忠誠」畫上等號,認為愛就不能背叛,並且帶有某種佔有性。然而,也存在另一種「犧牲的愛」:犧牲的愛會給予對方自由,而非因佔有慾而強行挽留。

如果我的伴侶真的愛上了別人、外遇,我願意尊重他的選擇,只希望他能幸福。若有一天,他哭著回頭,我依然願意包容與接納,而不是懷著怨恨。即便他的行為確實有錯,我還是想關懷並同理他所經歷的痛苦與掙扎。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對錯不分」;我依然需要反思與真誠地把問題攤開來討論,並試著與伴侶溝通彼此的期待。

如此一來,才真正實踐了「犧牲的愛」。

耶穌的愛是犧牲的愛,祂為眾人流出寶血。這種犧牲的愛,同時結合了「關懷、同理、自由、多元、包容、接納、真誠」等面向,使整個群體更加健康、更加溫暖。

盼望在新的一年裡,我們能彼此學習這份犧牲的愛,讓新港教會成為的愛的團契,並透過愛共同建造上帝的教會。

avatar-img
7會員
45內容數
每週講道篇,提供參考、複習用。 如有問題或引用錯誤,請不吝指教,協助我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馬的講章 的其他內容
「沒有收益的時間就是浪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劉思潔譯,出版社:游擊文化,2024,博客來電子書。)
天主教修士大衛.斯坦德拉(David Steindl-Rast):「人不是因為快樂才感恩,而是因為感恩才快樂。」(《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戴斯蒙‧屠圖、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韓絜光譯,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過於沈溺短暫快樂或安全感,卻忽視警醒,最終帶來的是無法承受的後果,而非真正的喜樂。
台灣神學家宋泉盛牧師:「我們要確確實實了解,倘若我們缺少對神的慈愛的信心,無論什麼樣的苦難都毫無意義的。」(《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14)
哲學家賽內卡:「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
法國神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其著作《沈思錄》中提到:「只有兩種人可以稱得上是理性的:一種是因認識神而全心事奉神的人;另一種是因不認識神而全心尋求神的人。」(《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陳樂知譯,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p160)
「沒有收益的時間就是浪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劉思潔譯,出版社:游擊文化,2024,博客來電子書。)
天主教修士大衛.斯坦德拉(David Steindl-Rast):「人不是因為快樂才感恩,而是因為感恩才快樂。」(《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戴斯蒙‧屠圖、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韓絜光譯,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過於沈溺短暫快樂或安全感,卻忽視警醒,最終帶來的是無法承受的後果,而非真正的喜樂。
台灣神學家宋泉盛牧師:「我們要確確實實了解,倘若我們缺少對神的慈愛的信心,無論什麼樣的苦難都毫無意義的。」(《生死大事》,宋泉盛,林明貞譯,台南:教會公報,2007,p114)
哲學家賽內卡:「因財富和名聲而取得崇高地位的人,沒有一個是真正偉大的。那麼,為什麼他看起來很偉大呢?因為你把他的地位一起納入考量。矮人即使站到山上依然不高;巨人即使站在井底,身高也不會改變。是我們自己測量錯誤,這也是我們蒙受欺騙的原因。我們不重視本質,反而看重裝飾。」
法國神學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在其著作《沈思錄》中提到:「只有兩種人可以稱得上是理性的:一種是因認識神而全心事奉神的人;另一種是因不認識神而全心尋求神的人。」(《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陳樂知譯,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23,p160)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之前解釋的時候朋丟了肥宅這根本就是我的梗圖,所以這張圖就誕生了 感謝 朋友 贊助撥出 解釋: 浪漫時期怪人開始同情老清教徒Milton的撒旦,甚至覺得撒旦是整部的英雄
Thumbnail
我記得我看《人慈》的後座力和震撼,羅格.布雷格曼舉了非常多耳熟能詳的實驗與故事,徹地深入調查發現,事實的真相並非被媒體報導所渲染的人性本惡,反而是人性本善的呈現,世界並非如此令人絕望。 我抱著同樣的好奇心翻開了《慷慨的感染力》,作者是TED總裁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滿滿的正
Thumbnail
主角一連串遭遇與不幸,而周圍的壞人遲遲沒受到制裁而過好生活,遭受背叛的主角興起復仇的念頭進而想代替上帝之手來制裁壞人。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Thumbnail
所以到頭來命定論和自由意志似乎仍是個循環辯證的問題,如果命定的結果是無法更改的,我們又何必去預視?何必擁有救世主呢?反正最終之戰的復仇會勝利、反正人們必定會迎來飢荒不是嗎?反之,如果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又為什麼明明努力拒絕了,仍是無可避免朝著被寫好的預言前進了呢?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主角安德魯從對自己隱藏的過去到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義的故事。他透過教導他人如何尊重「臨終者」,重新與人接觸,並放下過去的自我偽裝,這本書充滿了愛和治癒的故事。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之前解釋的時候朋丟了肥宅這根本就是我的梗圖,所以這張圖就誕生了 感謝 朋友 贊助撥出 解釋: 浪漫時期怪人開始同情老清教徒Milton的撒旦,甚至覺得撒旦是整部的英雄
Thumbnail
我記得我看《人慈》的後座力和震撼,羅格.布雷格曼舉了非常多耳熟能詳的實驗與故事,徹地深入調查發現,事實的真相並非被媒體報導所渲染的人性本惡,反而是人性本善的呈現,世界並非如此令人絕望。 我抱著同樣的好奇心翻開了《慷慨的感染力》,作者是TED總裁克里斯.安德森 Chris Anderson,滿滿的正
Thumbnail
主角一連串遭遇與不幸,而周圍的壞人遲遲沒受到制裁而過好生活,遭受背叛的主角興起復仇的念頭進而想代替上帝之手來制裁壞人。
Thumbnail
本文繼上一篇,引用「自強不息者最終能得到拯救的主題」探討東西文化差異。在文章中提到了亞斯蘭、彼得、愛德蒙、露西和蘇珊等角色,以及他們在納尼亞世界中的冒險和成長。文章指出人生中充滿了善惡拉鋸的現象,只有忠於展現獨特自我的生命冒險,才能達到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
Thumbnail
所以到頭來命定論和自由意志似乎仍是個循環辯證的問題,如果命定的結果是無法更改的,我們又何必去預視?何必擁有救世主呢?反正最終之戰的復仇會勝利、反正人們必定會迎來飢荒不是嗎?反之,如果人是擁有自由意志的,又為什麼明明努力拒絕了,仍是無可避免朝著被寫好的預言前進了呢?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主角安德魯從對自己隱藏的過去到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義的故事。他透過教導他人如何尊重「臨終者」,重新與人接觸,並放下過去的自我偽裝,這本書充滿了愛和治癒的故事。
Thumbnail
信仰可以引領你到一個高度, 但偏執會吞噬你; 信賴可以幫助你走出困境, 但依賴會控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