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

197 位追蹤者
李維庭,穗波心理師,心理碩士,早年從事愛情研究,執業心理師(衞福部八里療養院),證號000001號臨床心理師。現主持「穗波心理師」Podcast 、沙龍及可免費匿名向心理師提問的「家庭樹洞」、「愛情樹洞」及「隨便亂聊」FB社團
avatar-img
221會員
416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混沌少年時」中第三集的心理師與男主角的對談場景尤其引人注目,這種晤談技巧在台灣的司法精神鑑定中也有類似應用。臨床心理師透過測驗、觀察及晤談,提出心理衡鑑報告,協助釐清嫌犯的心理狀態。劇中,男主角試圖隱瞞犯案實情,但心理師巧妙地揭示了他的內在世界和犯罪心理。
Thumbnail
5/5混沌少年時(Adolescence)
彼得潘-avatar-img
22 小時前
年輕時訂閱過“心靈”雜誌(主編:王溢嘉 老師)是偏向心理層面的好雜誌 涵括腦 身體 生心理 觀念甚至對愛情 性的剖析都非常到位 拜讀大作聊到心理醫師 當時雜誌也提到‘’嫌犯側寫‘’ 說是在案發現場觀察後和辦案人員聊幾句就能描述“可能”嫌犯的樣貌 性別 甚至膚色 身高和大約年紀和可能的國籍 還能素描出概略的長相和可能的犯罪動機。這太神奇讓我質疑 一如我對靈媒和寵物狗語師抱存疑態度 因為太離奇。 年歲漸增讓人寬容 不再較真 容許的灰色地帶越來越寬 他們說相信了才有奇蹟 也許吧 但我更相信奇蹟與我無緣就是! 翻拍 心靈雜誌74/7/15 49期 內頁條目:
穗波心理師-avatar-img
發文者
22 小時前
1
彼得潘 心理側寫,psychological profiling 確實有這門技術,比較是從大數據得出的現在AI應該也做得
1
src
彼得潘-avatar-img
2 天前
我是雙魚座 年輕時被有友人嘲笑是個靈肉二分的爛星座 我不太在意 因為我對這些甚至血型等等論斷一個人是荒謬也無聊的 但如果是談論感情的範疇我就饒有興致 男生因為荷爾蒙的衝動容易傾向“玩玩”的心態 甚至友人間還流傳著一個潛規則:見紅就娶 不見紅就分。我耐心的告訴他們 處女膜因為騎自行車或其他運動可能破裂 另外也有處女膜較厚實需要手術切開的 ……可惜言者諄諄 聽者邈邈 他們其實就是想上床而不想負責任 有些知道懷孕了就失蹤的 逼迫拿孩子的…… 也許我老派 認為感情是親熱的基礎 漸進的肢體接觸才是彼此接納彼此的默契 而一夜情流行時 我覺得不可思議 陌生人竟然能相偕上床然後醒來再見 這是相當官能的取向 雖然他們說“各取所需”“你情我願”不存在任何負擔 其實的染花柳病的機率大增 不可不慎呀!
女主角神野櫻子是一位拜金女郎,但最終她選擇了讓她心動的貧窮男人歐介,而非多金的男友。文章探討了愛情中的「條件」和「核心」之間的關係,認為愛情的核心是心動的感覺,而條件則是外在的因素。愛情的發生需要兩者兼具,但核心的心動感覺更為重要。文章最後強調,愛情應該考慮心動的感覺和基本條件的相互搭配。
Thumbnail
描述「愛情樹洞」FB社團成立的來龍去脈及使用方法。
Thumbnail
單親尋找愛情,需要考量年齡、個人條件與子女因素。年輕單親較重視感覺,年長單親較重視條件。公開擁有子女的時間點和對象的接受度,會影響戀情發展,也可能帶來「回春」般的體驗。文章提出三點建議:及早公開有子女事實,平衡個人與父母角色,保持教養子女的主導地位。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