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的開頭,作者凱特單刀直入地拋出問題:你上一次傾聽別人說話是什麼時候?
胎兒十六週大就對聲音有反應,聽覺也是人臨終前最後消失的知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聽,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就只停在「聽」。
書名:《你都沒在聽》
作者: 凱特‧墨菲 (Kate Murphy)
譯者:謝佩妏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年:2020年
本身為《紐約時報》撰稿人的凱特,工作就是在聽人說話。此書是她花了兩年時間採訪需要大量傾聽,例如心理諮商師、美髮師、酒保、牧師、談判專家、甚至還有間諜…等。
除整理各路好手的傾聽經驗外,也有心理、神經科學、生物力學等層面的科學根據。書中不見艱澀的理論,反倒以幽默、平易近人的文字介紹傾聽的重要性,同時也是一本提升傾聽技巧的指南。
在讀此書之前,我以為的傾聽就是在對方說話時不插話、適時的給予反應。然而,讀完書後學到傾聽不是被動地聽。真正的傾聽,就是身體、心靈、理性、感性被另一個人的敘述給打動。傾聽,是有一個人願意跟你一同感受。
強調要宣傳自己、輸出觀點、傾聽自己內心、傾聽直覺的當代,卻鮮少鼓勵我們仔細、用心地傾聽他人。作者用詼諧的口吻為傾聽抱不平:「在溝通研究中,傾聽有如被冷落在一旁的繼子繼女,躲在高效演說、修辭、辯論、說服和宣傳的陰影之下。」然而傾聽的重要性絕對不遜於表達。
2004年正值網路革命風起雲湧之際,一位無名網友在某個鮮為人知的線上聊天室貼了一句:「我好寂寞,有人願意跟我說話嗎?」這句發自內心的吶喊在網路上快速蔓延,累積大量的回應和媒體關注。
很多人之所以寂寞,不是因為孤單。有人寫道:「我每天身邊都圍繞著很多人,我卻感覺跟他們很疏離。」寂寞的人沒有可以分享想法和感受的人,同樣重要的是,也沒有人跟他們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每一個人都渴望被理解,都渴望被當作一個有想法、有情緒,且想法獨特寶貴、值得用心聆聽的人。
凱特認為「好奇心」是傾聽的要素之一,也鼓勵大家主動與身邊的人攀談。曾有人在電車上做實驗,請實驗對象主動與坐在旁邊的乘客聊天,多數人擔心會被貼冷臉或無法接話,但聊天過程卻出乎預料的順利且能從對話中有所收穫。
常備錦囊妙語可能不是跟人產生連結的最好方式。根據自體心理學的原則,說錯話創造了修補的機會,反而能強化你跟他人的聯繫。
讓我想到Youtuber孫女,她有多項符合書中提到的「好聽眾」的特質。例如勇於跟陌生人攀談,抱著開放心態傾聽,傾聽對方人生故事時給予情緒價值,引導對方進一步透漏更多(如她本人說的「又解開支線」)。
當一個人覺得被瞭解和欣賞的時候,就更願意分享。觀眾也從影片中得知不少有趣的觀點,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她的分享內容新奇有趣外,又富有人情味和溫度。
對某些人來說主動踏出與人攀談的那一步沒那麼容易。沒關係,有個活動的門檻低多了,那就是:八卦。
無人不八卦,因為八卦能讓我們判斷誰值得信任或效仿、事情有多嚴重、誰是敵是友。因為如此,聽八卦有助於形成我們的倫理道德觀,成為社會的一份子。
荷蘭的研究發現,聽正面的八卦讓人起而仿效,負面的八卦則讓人覺得自己沒那麼糟。另一項研究顯示,八卦愈是讓你震驚或激動,你愈有可能從中學到教訓。
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問自己是個「好聽眾」嗎?—對不熟悉或是略有交集的人算是吧。之前工作上往來的工廠同事、美髮師,甚至是吃麵遇到的阿姨,都會主動跟我傾訴私事。
但換成至親及男友,我就認為自己算不上好的聽眾,反而是我個人脫口秀多過於傾聽。我想是相對時常陪伴在身邊的人,交情較淺的人因不熟悉,較易對對方產生好奇、探究的想法。
無論是誰,其實都很容易預設自己瞭解伴侶、家人的想法。這叫做親密溝通偏見。親密關係雖然美好,但也會讓我們自滿,高估自己理解最親近的人在想什麼的能力。
那就好像一旦你跟一個人建立關係,你會以為關係永遠存在。可是我們每天跟人的互動和從事的活動持續塑造著我們,一點一滴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所以沒有人跟昨天一樣,今天的我也不能跟明天的我一模一樣。
看法、態度和信念隨時在改變。無論你們認識多久、自認為多暸解對方,只要停止傾聽,最終會失去對他人的理解,對彼此越來越陌生。
從書中也看到自己在對話中的症頭—我很容易心急,或是過於在意說話的氣氛冷掉,常會一股腦地說個不停。然而,當個好聽眾就是能夠接納停頓和沉默,因為太快填滿沉默會妨礙說者表達努力要表達的想法,更何況是插話。那不但讓人無法暢所欲言,也阻礙真正的問題浮上檯面。
如凱特提醒的:「我不需要說個不停才能讓話題繼續。最有趣和最珍貴的對話,有時並非來自我的問題,而是由於我閉上了嘴巴。給對方時間和空間整理思緒,你從互動中得到的收穫反而更多。」
雖傾聽對人的社交、大腦活動、心理慰藉有幫助,然而人的注意力有限,且時時保持高專注地傾聽也很耗費精神與體力。跟人生大多數事情不同的是,要不要傾聽,完全由你自己掌控。你可以決定誰值得你認真傾聽。傾聽是你賜給別人的禮物,沒人可以強迫你傾聽。
《你都沒在聽》的原文書名為《You're Not Listening》。英文中的Listening和hearing雖中文都翻譯成聽,但意義上卻有所不同。hearing(聽)先於Listening(傾聽)。聽是被動的,傾聽是主動的。
我很喜歡凱特用心地以不同角度切入定義傾聽並推崇傾聽的優勢。看完書後我覺得一個好的聽眾就像與傾訴者默契地一退一進共舞。
也如同我們閱覽人物傳記和電影,猶如多體驗了不同的人生支線。不帶偏見的聽人分享,能擴充自己的認知邊界,同時傾聽也是創新、同理、洞察的培養皿。
並且好聽眾也具有否定能力,能夠處理對立的看法和灰色地帶,因為知道事實往往並不僅止於表面所見,所以不急著尋找方便的推論和立即的答案。這或許是心胸狹隘的相反。否定能力也是創造力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