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丟搞學術郎

26 位追蹤者
我們是苦命的丟搞學術郎,就是仍在研究所打滾,並苦苦盼望何時能畢業的研究生。我們會分享研究所的大小事,也包括寫論文、期刊、大專生計畫,以及申請參與國外研討會之補助等學術懶人包,歡迎大家有空來一窺學術郎的生活,也歡迎留言或來信分享學術郎的苦難事蹟(信箱:[email protected]),多蝦~
avatar-img
24會員
37內容數
選錯指導教授如同進入研究所的煉獄,生殺大權掌握於教授手中,連說「不」的權利都沒有,畢業談何容易?基於此,本沙龍旨在揭露研究生的悲苦日常,奇怪的學術生態,以及各種社會科學領域研究生可能會需要的知識與懶人包。我們期許這些資訊能對目前在學的學術郎有所幫助。也歡迎分享你的學術故事([email protected]),多蝦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這週想分享的是我在換指導教授半年餘,所觀察到前任、現任指導教授在指導論文方式的不同。因為我受兩位老師指導的年份差距甚大(一位五年,一位半年),撇開教授人脈、資源的多寡、個人家庭生活的忙碌程度等面向,只專注在兩位老師「論文指導方式」之比較。
Thumbnail
本文探討研究生與指導教授間的學術倫理問題,透過導讀2007年周善行與曾牧雲的期刊文章,介紹研究結果不實、報導方式不當、指導教授抄襲、論文排名等議題,並探討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也說明關於指導關係互動的規範。文章亦佐以自身被指導教授不當對待的經驗分享,期望研究生與指導教授應更瞭解自身權益與責任。
Thumbnail
距離我們逃離地獄研究室,已經過了半年。這半年,基本上在修復自己與持續寫論文中度過,雖稱不上多輕鬆,但也比待在地獄裡好。經過了一段日子的沉澱,想跟大家分享在經歷過這些怪事後,我的意外收穫與轉念。
論文口試就像舉辦一場小型活動,要聯繫來賓,招待客人,也要準備當天的表演活動(論文口頭報告)。今天的文章主要說明我認為口試前四大重要部分,包括論文修改、口試委員聯繫要點、簡報製作、口試大小事。將各自從自己的經驗、參考的資料,以及搭配準備要點清單加以書寫,大家若要準備口試可以跟著打勾看看喔!
Thumbnail
我以前從來沒想過,過去加入多年的研究室,竟然與邪教如此相像。我也是在離開研究室之後,才驚覺自己過去被深深洗腦而不自知,一切怪異端倪當時渾然不覺,現在才發現有諸多不對勁。這週就由我來為大家解密,地獄研究室中更多不為人知,與邪教不謀而合的故事。
Thumbnail
巴茂拍拍,我發現到不少學術界人士跟個小屁孩沒兩樣,大概所有技能都點到念書上了吧。這位前老闆真的很誇張阿😑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4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
跳鼠飛行日記 好😖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
這次講座的講者李承宗從小學習音樂,讀過音樂班,擁有多元求學經歷,最後到美國密西根大學讀神經學博士,現在則是一位班多紐手風琴的演奏家,並在有大學內兼課。而講座採參與式講座,以問答的方式進行,事先向參與的聽眾募集了關於對講者個人經歷、音樂心理學、音樂對人類社會的意義、音樂教育等面向的問題。
Thumbnail
天涯漫客-avatar-img
2025/02/27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
口試加油~~!! 預祝一切順利~~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8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3
天涯漫客 謝謝你,我會努力的!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3
因為換了指導教授,我過去所收的問卷與訪談資料全部不能用,所以需要重新透過訪問蒐集資料。於是這個月的我,卯足全力地進行訪問,也終於快到訪問的尾聲了🎉撇除大家論文中研究方法那個章節會撰寫的內容,以下想跟大家分享我於這次訪問時所發現的小撇步、逐字稿生成工具等。
Thumbnail
沒有具代表性的群體,鮮少被重視與討論,但是他們與手握權力之人不同的生活經歷,往往可以提供許多有價值、更多元的觀點。Missing people can lead to missing ideas。學術圈由同質性高的群體把持,會造成許多實質性、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越來越難找到有人提出想法去解決。
Thumbnail
念的大學也有差別..........台灣高社經家庭念比較便宜的公立大學,低社經家庭念較貴的私立大學,一畢業就需要背學貸,等到還完錢都不知道輸人幾條街了,整個就是不公平....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3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6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3
跳鼠飛行日記 真的,社會就是如此不公平,但或許也是如此,才能形成許多多元的面貌吧:)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3
哈囉~我是薩奇🐰我終於在去年鼓起勇氣考了人生第一次的雅思考試。我認為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時常接觸該語言,增加input,才更容易有output。可能是我平時就有接觸英文的習慣,所以默默增進了英文的能力,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想跟大家分享如何在日常中,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增進英文的小撇步
嗨!很高興在新年第一天與大家見面,我是巴茂!似乎週三更的我們常常遇到過節的日子,從聖誕節、元旦,到農曆新年初一,很幸運可以在這些日子跟大家報平安,也很不可思議可以發文到今天。今天簡單介紹音樂與情緒,以及講講過年的巴茂~
Thumbnail
投票
心情不好時聽什麼歌?
2 個選項 · 前往投票
Vein-avatar-img
2025/01/29
3
心情不好的時候我都在練習唱歌,順便練習唱歌的歌聲,唱歌聽歌有益身心理/靈健康
3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5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
愛唱歌的創作人俊碩 真的!人生不能沒有歌~
丟搞學術郎-avatar-img
2